一种减速器冷却润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836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减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速器冷却润滑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润滑油由油泵从减速器内抽出经循环温控池强制散热冷却,冷却后润滑油经第一压力表检测,进入减速器输入端通盖,润滑冷却输入端轴承后返回减速器,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因减速器油温高、润滑油变质的问题;在循环温控池出口设置温控阀和循环油管,当未达到指定温度时,对油进行强制循环冷却,可保证对油温的控制;在循环温控池前设置蓄油池,在循环温控池达到所能承载的油量时,蓄油池可对高温油进行的蓄存,也避免了高温油与低温油的混合;设置储油池,可以保证回路中的油量;该冷却润滑装置稳定可靠,具有散热好,可操纵性强的优点。可操纵性强的优点。可操纵性强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速器冷却润滑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减速器
,具体涉及一种减速器冷却润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螺旋卸船机,采用阿基米德轴向等进螺旋输送管运送散货,可以在一台设备上分时进行多种散货的卸船作业,因此又称为多用途卸船机。从船舱中取料、出舱、上岸的部件、机构连成一体,卸船作业时,散货的运送状态呈流动状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连续作业。货物在密闭的管道(通常是圆柱形的桶状体)中流动,所以能有效地防止货物被污染,同时也保证了货物不污染环境。螺旋卸船机是现代化散货码头的标志性设备。
[0003]通常情况下,螺旋卸船机的垂直螺旋减速器采用双驱输入、飞溅润滑。卸船机卸船过程中,减速器润滑油油位随垂直螺旋臂摆动和水平螺旋臂俯仰变化而变化,输入端轴承润滑效果差,减速器运行一段时间后油温高达105℃,由于温度过高,常导致润滑油变质等问题的出现,不利于设备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速器冷却润滑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减速器冷却润滑装置,包括双驱减速器和设置在所述双驱减速器上的输入端轴承,双驱减速器通过油泵依次与蓄油池、循环温控池和冷却池相连,所述冷却池出口设置有第一压力表,第一压力表通过高压油管与输入端轴承相连,所述双驱减速器与所述油泵之间设置阀门。
[0007]可选的,所述循环温控池包括散热器和设置在散热器出口的温控阀,所述温控阀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通过高压油管与所述第一压力表相连,第二出口通过循环油管与所述散热器入口相连,所述循环油管上设置有循环泵。
[0008]可选的,所述散热器包括冷却水箱,冷却水箱内设置有输油管,所述润滑油经输油管流出散热器,所述冷却水箱内水流方向与所述输油管内润滑油流向相反。
[0009]可选的,所述油泵的入口设置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包括壳体和滤网,所述滤网与所述壳体可拆卸连接。
[0010]可选的,所述壳体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凹孔,所述滤网周侧设置有垂直于所述滤网的不锈钢板,所述不锈钢板外侧壁上设有弹性凸块,所述弹性凸块与所述凹孔卡接。
[0011]可选的,所述油泵为电动齿轮泵。
[0012]可选的,所述输入端轴承并联有两个,两个输入端轴承分别通过进油管路与高压油管相连,在两个输入端轴承所在的进油管路上均设置有第二压力表。
[00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技术采用强制循环和散热的设计,润滑油由油泵从减速器内抽出,经循环
温控池强制散热冷却,冷却后润滑油经第一压力表检测,进入减速器输入端轴承,确保了减速器油温在标准范围内,避免了因减速器油温高、润滑油变质,引起减速器部件因高温和润滑不良的损坏,从而延长该减速器的使用寿命的问题;在循环温控池出口设置温控阀和循环油管,当未达到指定温度时,对油进行强制循环冷却。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技术的减速器冷却润滑系统原理示意图;
[0016]图中:1、高压油管;2、第一压力表;3、循环温控池;4、油泵;5、过滤器;6、阀门;7、减速器;8、蓄油池;9、冷却池;10、输入端轴承;11、进油管路;第二压力表12。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所示,一种减速器冷却润滑装置,包括双驱减速器7和设置在双驱减速器7上的输入端轴承10,双驱减速器7通过过滤器5经出油管路连接有油泵4,油泵4为电动齿轮泵,双驱减速器7与过滤器5间设有阀门6,油泵4的输出端经中间管路依次与蓄油池8、循环温控池3和冷却池9相连,冷却池9内有一定的润滑油储备,冷却池9的出口通过第一压力表2经高压油管1与输入端轴承10相连,整个系统处于密封状态,蓄油池8与循环温控池3之间设有截止阀,冷却池9与第一压力表2之间设有增压泵。
[0020]循环温控池3包括散热器和位于散热器出口的温控阀,温控阀上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通过高压油管1与第一压力表2相连,第二出口通过循环油管和循环泵与散热器入口相连。散热器包括冷却水箱,冷却水箱内穿设有输油管,润滑油经输油管流出散热器,冷却水箱内水流方向与输油管内润滑油流向相反。
[0021]使用时,润滑油经减速器7进行润滑,流经阀门6,油泵4工作将润滑油吸入过滤器5,流经出油管路后进入蓄油池8,蓄油池8与循环温控池3之间的截止阀为打开状态,润滑油流经循环温控池3内进行降温后进入冷却池9,然后经第一压力表2和输入端轴承10再次进入减速器7,即可完成对双驱减速器7的冷却润滑。当润滑油流经散热器进行降温后,达到冷却要求即可直接经温控阀流入高压油管1和第一压力表2;如未达到降温要求。第一出口关闭;润滑油经温控阀第二出口进入循环油管,然后进入循环温控池3对润滑油再次进行冷却,同时关闭蓄油池8与循环温控池3之间的截止阀,温度较高的润滑油可以暂存于蓄油池8内,避免了高温油与较低温度润滑油的混合;当温控阀第一出口关闭时,增加泵工作,冷却池内储存的润滑油进入回路中,继续为减速器提供润滑油进行润滑,可以保证回路中的油量。
[0022]过滤器5包括壳体和滤网,壳体内侧壁上设有相对的两个凹孔,滤网周侧固定连接有垂直于滤网的不锈钢板,不锈钢板外侧壁上设有弹性凸块,弹性凸块与凹孔卡接。当过滤器5过滤效果无法达到要求时,将向外拔出滤网,弹性凸块远离凹孔即可将滤网取下进行更换。
[0023]输入端轴承10并联有两个,两个输入端轴承10分别通过进油管路11与高压油管相连,在两个输入端轴承10所在的进油管路11上均设置有第二压力表12。两个输入端轴承10
的进油管路11上均设置第二压力表12,便于根据第二压力表12的示数情况直观的判断输入端轴承10的故障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速器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双驱减速器(7)和设置在所述双驱减速器(7)上的输入端轴承(10),双驱减速器(7)通过油泵(4)依次与蓄油池(8)、循环温控池(3)和冷却池(9)相连,所述冷却池(9)出口设置有第一压力表(2),第一压力表(2)通过高压油管(1)与输入端轴承(10)相连,所述双驱减速器(7)与所述油泵(4)之间设置阀门(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速器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温控池(3)包括散热器和设置在散热器出口的温控阀,所述温控阀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通过高压油管(1)与所述第一压力表(2)相连,第二出口通过循环油管与所述散热器入口相连,所述循环油管上设置有循环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减速器冷却润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冷却水箱,冷却水箱内设置有输油管,润滑油经输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伦清程亮罗小年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华电集团贵港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