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池盖板的氦检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6296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盖板的氦检夹具,包括上下放置的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下腔体上表面开设有待检产品腔,所述待检产品腔固设有支承结构,所述支承结构上放置有待检产品,所述待检产品上表面与下腔体上表面平齐,所述上腔体底面两端开设有电极腔,所述电极腔之间开设有防爆阀腔,所述下腔体与上腔体之间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可靠性强、气密性好、故障率低、检测效率高等特点,降低了新能源电池盖板氦检出错率,提高了氦检的精准度和操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高企业效益。高企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池盖板的氦检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储能电池检测
,具体为一种新能源电池盖板的氦检夹具。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推动下,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快速扩张,带动新能源电池市场迅猛增长。目前,新能源电池普遍采用的是方形铝壳结构,由壳体和电池盖板两部分组成,其中电池盖板在为新能源电池提供密闭空间的同时,也作为新能源电池能量传输媒介,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电池包的可靠性和制造成本,特别是电池盖板的气密性,对电池成品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工业生产中,非常有必要对电池盖板进行气密性检测。
[0003]目前,电池盖板氦检主要是用氦气作为示踪气体,在氦检夹具内抽真空再将氦气充入装有待检产品的氦检夹具中,然后通过氦检漏仪,判断工件的泄漏情况。现有氦检夹具结构较复杂,操作不便,且氦检过程中易漏气,使得检测结果不精准,严重影响了氦检效率,并增加了重复氦检的检测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盖板的氦检夹具,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新能源电池盖板的氦检夹具,包括上下放置的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下腔体上表面开设有待检产品腔,所述待检产品腔固设有支承结构,所述支承结构上放置有待检产品,所述待检产品上表面与下腔体上表面平齐,所述上腔体底面两端开设有电极腔,所述电极腔之间开设有防爆阀腔,所述下腔体与上腔体之间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用于下腔体与上腔体之间的密封,所述第二密封圈用于上腔体与待检产品之间的密封,所述第三密封圈用于上腔体与待检产品的注液孔之间的密封,所述下腔体侧端固设有进气接头,所述进气接头一端通过内部孔道与待检产品腔连通,另一端连通检测机台的供气端,所述上腔体侧端固设有检测接头,所述检测接头一端连通检测机台的检测端,另一端通过内部孔道与电极腔、防爆阀腔连通。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承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待检产品腔内的承台和开设于待检产品腔周边的第一凹槽,所述承台用于支撑待检产品的底板,所述第一凹槽与待检产品的面板形状匹配,用于定位、支撑面板。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上腔体底面开设有第一密封圈槽、第二密封圈槽和第三密封圈槽,所述第一密封圈槽位于上腔体侧面与待检产品之间,所述第一密封圈设置于第一密封圈槽内,所述第二密封圈槽位于面板范围内且靠近面板侧面,所述第二密封圈设置于第二密封圈槽内,所述第三密封圈槽与注液孔同轴且位于注液孔外圈,所述第三密封圈设置于第三
密封圈槽内。
[0009]进一步的,所述承台开设有不贯通的圆柱孔,所述圆柱孔与注液孔同轴,所述圆柱孔内设置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一端与圆柱孔的孔底贴平,另一端伸入注液孔。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上腔体底面开设有弹簧孔,所述弹簧孔内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放置于待检产品上表面,另一端与弹簧孔的孔底贴平。
[0011]进一步的,所述待检产品腔两侧开设有第二凹槽。
[0012]进一步的,所述下腔体上表面对角开设有不贯通的第一销孔,所述上腔体底面开设有不贯通的第二销孔,所述第二销孔的大小、位置与第一销孔匹配,所述第一销孔、第二销孔内设置有定位销。
[0013]进一步的,所述下腔体的四角开设有用于将下腔体固定在机台上的安装孔。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设置有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能够很好的对待检产品进行密封,密封效果好,不会发生漏气现象,气密性检测可靠。
[0016]2、本技术在下腔体和上腔体之间设置有定位销,在待检产品腔中设置有定位待检产品的第一凹槽和定位轴,以保证待检产品的位置精度,避免下腔体和上腔体压合时对待检产品造成伤害,并进一步保证密封效果。
[0017]3、本技术设置有弹簧,在解除上腔体上的压力后,弹簧自动将上腔体顶起,有效防止待检产品吸附在上腔体内,方便操作人员取出待检产品,降低了工序的复杂性,提高了检测效率。
[0018]本技术具有结构可靠性强、气密性好、故障率低、检测效率高等特点,降低了新能源电池盖板氦检出错率,提高了氦检的精准度和操作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提高企业效益。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爆炸图;
[0020]图2为下腔体立体图;
[0021]图3为上腔体立体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剖视图;
[0023]图5为待检产品立体图;
[0024]图中:1

下腔体,101

待检产品腔,102

承台,103

第一凹槽,104

圆柱孔,105

第二凹槽,106

第一销孔,107

安装孔,2

上腔体,201

电极腔,202

防爆阀腔,203

第一密封圈槽,204

第二密封圈槽,205

第三密封圈槽,206

弹簧孔,207

第二销孔,3

待检产品,301

面板,302

底板,303

电极,304

防爆阀,305

注液孔,4

第一密封圈,5

第二密封圈,6

第三密封圈,7

进气接头,8

检测接头,9

定位轴,10

弹簧,11

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6]请参阅图1

图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27]一种新能源电池盖板的氦检夹具,包括上下放置的上腔体2和下腔体1,下腔体1上
表面开设有待检产品腔101,待检产品腔101固设有支承结构,支承结构上放置有待检产品3,待检产品3上表面与下腔体1上表面平齐,上腔体2底面两端开设有电极腔201,用于容纳待检产品3凸出的电极303及作为检测电极303气密性的通气孔道,电极腔201之间开设有防爆阀腔202,用于容纳待检产品3凸出的防爆阀304及作为检测防爆阀304气密性的通气孔道,下腔体1与上腔体2之间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5和第三密封圈6,第一密封圈4用于下腔体1与上腔体2之间的密封,第二密封圈5用于上腔体2与待检产品3之间的密封,第三密封圈6用于上腔体2与待检产品3的注液孔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池盖板的氦检夹具,包括上下放置的上腔体(2)和下腔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腔体(1)上表面开设有待检产品腔(101),所述待检产品腔(101)固设有支承结构,所述支承结构上放置有待检产品(3),所述待检产品(3)上表面与下腔体(1)上表面平齐,所述上腔体(2)底面两端开设有电极腔(201),所述电极腔(201)之间开设有防爆阀腔(202),所述下腔体(1)与上腔体(2)之间从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第二密封圈(5)和第三密封圈(6),所述第一密封圈(4)用于下腔体(1)与上腔体(2)之间的密封,所述第二密封圈(5)用于上腔体(2)与待检产品(3)之间的密封,所述第三密封圈(6)用于上腔体(2)与待检产品(3)的注液孔(305)之间的密封,所述下腔体(1)侧端固设有进气接头(7),所述进气接头(7)一端通过内部孔道与待检产品腔(101)连通,另一端连通检测机台的供气端,所述上腔体(2)侧端固设有检测接头(8),所述检测接头(8)一端连通检测机台的检测端,另一端通过内部孔道与电极腔(201)、防爆阀腔(202)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盖板的氦检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结构包括固定设置于待检产品腔(101)内的承台(102)和开设于待检产品腔(101)周边的第一凹槽(103),所述承台(102)用于支撑待检产品(3)的底板(302),所述第一凹槽(103)与待检产品(3)的面板(301)形状匹配,用于定位、支撑面板(3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电池盖板的氦检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2)底面开设有第一密封圈槽(203)、第二密封圈槽(204)和第三密封圈槽(205),所述第一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欢邓仁荣杨前军
申请(专利权)人:宜春市骏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