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载智能配电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622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3: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智能配电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包括电源智能管理模式选择模块、配电管理模块、若干个负载以及与若干个负载对应连接的若干个芯片,所述电源智能管理模式选择模块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电源智能管理模式选择模块发送的配电指令,若干个芯片根据配电指令对负载供电进行控制,所述芯片还监测相应负载的工作参数并发送给控制模块。其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负载开启,降低能耗,并且能够进行多种电源智能管理模式的自由搭建,做到电源的精准供电。到电源的精准供电。到电源的精准供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载智能配电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电源管理
,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智能配电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电动汽车由于它有高压电池包的存在,不再受到发动机及蓄电池的牵制,使其远程交互、人机交互功能越来越强大;但是随着功能的增多,整车用电设备也在大量增加,这将对整车用电器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维护便利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减少这些损耗,同时提升用户的体验,我们需要更加精准的电源管理策略。
[0003]按照当前传统的电源模式,低压用电器只有于常电和非常电的模式。基本采用的是传统保险丝来实现的低压电源分配,而传统保险丝因为本身是通过物理特性来实现回路的被动过流保护,无法实现主动的电源开关功能。这种电源模式基本不存在可以管理的空间,无法实现电源的精细化管理。
[0004]部分现有现有采用的是将用电器即负载分类后通过继电器控制,由于继电器是受控于控制器的,无法做到任意更改控制逻辑。而且用电场景也将受限制于继电器的数量,无法做到自由构建用电场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载智能配电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其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负载开启,降低能耗,并且能够进行多种电源智能管理模式的自由搭建,做到电源的精准供电。
[0006]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载智能配电系统,包括电源智能管理模式选择模块、配电管理模块、若干个负载以及与若干个负载对应连接的若干个芯片,所述电源智能管理模式选择模块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电源智能管理模式选择模块发送的配电指令,若干个芯片根据配电指令对负载供电进行控制,所述芯片还监测相应负载的工作参数并发送给控制模块。
[0007]进一步,若负载为车辆下电休眠后仍然需要供电的设备,则与该负载对应连接的为E

Fuse芯片或HSD芯片;若负载为车辆下电休眠后不需要供电的设备,则与负载对应连接的为mosfet芯片。
[0008]进一步,所述若干个负载按照功能赋予功能代码;同样功能、相同控制逻辑的同类负载,赋予相同的功能代码;同样功能、不同控制逻辑的同类负载,赋予不同的功能代码;不同类的负载,赋予不同的功能代码。
[0009]进一步,所述电源智能管理模式选择模块中的至少一个电源智能管理模式通过出厂设置和/或自定义设置,自定义设置的电源智能管理模式能够选择该电源智能管理模式下只开启的负载。
[0010]进一步,每种电源智能管理模式下除出厂归类的负载外,还能通过用户自定义添
加负载。
[0011]一种车载智能配电控制方法,应用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载智能配电系统,包括如下步骤:
[0012]S1,按照整车功能特性清单构建至少一个电源智能管理模式;
[0013]S2,通过电源智能管理模式选择模块设定电源智能管理模式,向控制模块发出配电指令;
[0014]S3,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电源智能管理模式选择模块发送的配电指令,若干个芯片根据配电指令对负载供电进行控制,即只开启该电源智能管理模式下的负载。
[0015]进一步,所述电源智能管理模式包括省电模式、驾驶模式和自动驾驶模式。
[0016]进一步,S2中在车机上设置电源智能管理模式。
[0017]进一步,由整车控制器根据当前使用场景切换到对应的电源智能管理模式。
[0018]一种存储介质,其内存储有计算机可读程序,所述计算机可读程序被调用时能执行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载智能配电控制方法。
[0019]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按照电源智能管理模式选择模块确定的电源智能管理模式给汽车所需功能的负载进行精准智能配电,相较于常规配电技术的一个电源挡位管理汽车上百个用电器,大幅降低了能耗。
[0021]2、本专利技术由于每个负载均单独配备一个芯片进行供电管理,使得电源供电更加精准,在场景重构时只需要调整不同场景下的负载功能代码即可。即使相同场景下,同一负载的供电逻辑需要更改时,也只需要更改此负载功能代码的供电逻辑即可。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供电硬件和供电软件的软硬件解耦,为SOA服务化软件的快速迭代打下硬件基础,同时满足快速OTA的需求。
[0022]3、本专利技术所述芯片还监测相应负载的工作参数并发送给控制模块,即芯片会作为电子保险丝,目前传统技术的保险丝是通过物理特性来进行线束回路的保护,传统保险丝考虑老化问题必须预留30%~50%的容量来应对车辆全寿命周期的使用,这就导致适配保险丝的线径必然也有30%~50%的余量在其中。而本专利技术的电子保险丝由于为芯片类产品,不用考虑老化原因,所以不需要预留30%~50%的容量,从而使得线径相对于传统保险丝来说将降低至少20%。并且由于电子保险丝即芯片能够实现工作参数监控以及信息上传,为设计人员提供优化的数据参数,为电源诊断提供数据条件。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车载智能配电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参见图1,所示的车载智能配电系统,包括电源智能管理模式选择模块、配电管理
模块、若干个负载以及与若干个负载对应连接的若干个芯片,所述电源智能管理模式选择模块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电源智能管理模式选择模块发送的配电指令,若干个芯片根据配电指令对负载供电进行控制,所述芯片还监测相应负载的工作参数并发送给控制模块。
[0026]所述芯片还监测相应负载的工作参数并发送给控制模块,即芯片会作为电子保险丝,目前传统技术的保险丝是通过物理特性来进行线束回路的保护,传统保险丝考虑老化问题必须预留30%~50%的容量来应对车辆全寿命周期的使用,这就导致适配保险丝的线径必然也有30%~50%的余量在其中。而本专利技术的电子保险丝由于为芯片类产品,不用考虑老化原因,所以不需要预留30%~50%的容量,从而使得线径相对于传统保险丝来说将降低至少20%。并且由于电子保险丝即芯片能够实现工作参数监控以及信息上传,为设计人员提供优化的数据参数,为电源诊断提供数据条件。
[0027]若负载为车辆下电休眠后仍然需要供电的设备,则与该负载对应连接的为E

Fuse芯片或HSD芯片;若负载为车辆下电休眠后不需要供电的设备,则与负载对应连接的为mosfet芯片。在本实施例中,E

Fuse芯片的具体选用的型号为VNF1048F,HSD芯片的具体选用的型号为BTS7008

1EPA,mosfet芯片的具体选用型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智能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智能管理模式选择模块、配电管理模块、若干个负载以及与若干个负载对应连接的若干个芯片,所述电源智能管理模式选择模块与控制模块通信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负载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电源智能管理模式选择模块发送的配电指令,若干个芯片根据配电指令对负载供电进行控制,所述芯片还监测相应负载的工作参数并发送给控制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智能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若负载为车辆下电休眠后仍然需要供电的设备,则与该负载对应连接的为E

Fuse芯片或HSD芯片;若负载为车辆下电休眠后不需要供电的设备,则与负载对应连接的为mosfet芯片。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智能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负载按照功能赋予功能代码;同样功能、相同控制逻辑的同类负载,赋予相同的功能代码;同样功能、不同控制逻辑的同类负载,赋予不同的功能代码;不同类的负载,赋予不同的功能代码。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智能配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智能管理模式选择模块中的至少一个电源智能管理模式通过出厂设置和/或自定义设置,自定义设置的电源智能管理模式能够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程丁祖兵翟钧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