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5437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汽车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弹性件、活动板和支撑板,座椅靠背的后侧面上设有凹槽,支撑板设置在凹槽的槽口处,支撑板的前侧面为用于向前支撑智能电子产品的支撑面,活动板设置在凹槽内,活动板的后侧面为向用于后压紧支撑于支撑面上的智能电子产品的压紧面,弹性件对活动板施加向后的弹性力,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对夹持于支撑面和压紧面之间的智能电子产品进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线圈,支撑板上设置有供用户观看夹持于支撑面和压紧面之间的智能电子产品的屏幕的透光部。汽车包括汽车座椅。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方案,在对智能化电子产品充电同时可以使用智能化电子产品,还提高了后排乘坐的舒适度和安全性。全性。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智能电子产品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技术的不断升级,以及汽车智能座舱不断完善,用户对于汽车无线充电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同时,智能电子产品(手机和平板电脑)已成为年青人士和商务人士的必需品,给现代人类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对于长时间乘车的用户来说,智能电子产品的电量无法保证长时间的娱乐与工作,前排的无线充电装置并不能满足充电时操作手机和平板电脑的需求。
[0003]为满足在智能电子产品进行无线充电时操作智能电子产品的需求,就有技术提出了在汽车座椅靠背上设置无线充电的结构,例如申请号为CN201620795122.9的专利申请中提出的一种具有多功能无线充电装置的汽车座椅,通过在座椅背部设置可折叠的平台来放置手机、平板电脑,通过在平台上设置无线充电发射线圈,为智能电子产品无线充电。上述的方案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0004]存在安全隐患,放倒的平台可能成为突发状况下的安全隐患源,例如急刹车时,乘客前倾的身体或者头部容易撞到放倒的平台;
[0005]放倒的平台会影响后排乘坐空间,降低乘客乘坐舒适度和体验;
[0006]智能电子产品固定不稳,易发生抖动,导致看智能电子产品的屏幕的乘客容易产生眩晕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汽车座椅和汽车,以减轻或消除至少一个上述的技术问题。
[0008]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靠背、弹性件、活动板和支撑板,所述座椅靠背的后侧面上设置有向前凹陷的凹槽,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凹槽的槽口处,所述支撑板的前侧面为用于向前支撑智能电子产品的支撑面,所述活动板以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活动板的后侧面为向用于后压紧支撑于所述支撑面上的智能电子产品的压紧面,所述弹性件对所述活动板施加向后的弹性力以驱动所述活动板向后压紧支撑于所述支撑面上的智能电子产品,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对夹持于所述支撑面和所述压紧面之间的智能电子产品进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供用户观看夹持于所述支撑面和所述压紧面之间的智能电子产品的屏幕的透光部。
[0009]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为透明的钢化玻璃板。
[0010]可选的,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
[0011]可选的,所述弹性件为设置在所述活动板和所述凹槽的底壁之间的压缩弹簧。
[0012]可选的,所述支撑板以能够在锁定位置和打开位置之间移动的方式设置所述凹槽的槽口处;还包括用于将所述支撑板锁紧在所述锁定位置的锁紧结构;当所述锁紧结构处
于解锁状态时,所述支撑板能够在所述锁定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凹槽的槽口处形成用于供智能电子产品进出所述凹槽的通道。
[0013]可选的,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凹槽内的底座,所述支撑板连接在所述底座上。
[0014]可选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支撑板通过可调螺栓与所述连接部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活动板的下侧部设置有支撑于所述底座上的滑轮。
[0016]可选的,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活动板的行程后止点的限位部。
[0017]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汽车,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汽车座椅。
[0018]本技术通过在汽车座椅的靠背中集成无线充电结构并合理设置无线充电结构的结构,在对智能化电子产品充电同时可以使用智能化电子产品,还提高了后排乘坐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还能够减轻或消除在充电同时使用智能化电子产品容易产生眩晕感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座椅靠背的后视图;
[0020]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无线充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1]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无线充电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2]图中:1—座椅靠背;101—凹槽;
[0023]2—底座;201—支撑部;202—限位部;203—连接部;
[0024]3—活动板;4—支撑板;5—可调螺栓;6—压缩弹簧;7—滑轮;8—打开位置;9—箭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6]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汽车座椅,包括座椅靠背1和无线充电结构,无线充电结构包括弹性件、活动板3和支撑板4,座椅靠背1的后侧面上设置有向前凹陷的凹槽101,支撑板4设置在凹槽101的槽口处,支撑板4的前侧面为用于向前支撑智能电子产品的支撑面,活动板3以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在凹槽101内,活动板3的后侧面为向用于后压紧支撑于支撑面上的智能电子产品的压紧面,弹性件对活动板3施加向后的弹性力以驱动活动板3向后压紧支撑于支撑面上的智能电子产品,凹槽101内设置有用于对夹持于支撑面和压紧面之间的智能电子产品进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线圈,支撑板4上设置有供用户观看夹持于支撑面和压紧面之间的智能电子产品的屏幕的透光部。
[0027]采用上述方案,活动板3和支撑板4构成智能电子产品的夹持结构,能够适配不同类型和厚度的智能电子产品,将带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电子产品夹持在活动板3和支撑板4之间,可利用无线充电线圈对智能电子产品进行无线充电;智能电子产品被夹持在活动板3和支撑板4之间,不易晃动,能够减轻或消除在充电同时使用智能化电子产品容易产生眩晕感的问题;通过设置透光部,使得用户可以观看智能电子产品的屏幕,有助于使用智能化电子产品的功能;通过将弹性件、活动板3和支撑板4集成在凹槽101内,将电子产品夹持在凹槽101内,没有放倒的充电平台,一方面,能够规避突发状况时用户身体或头部可能发生的碰撞事故,提升了安全性,另一方面,将夹持在凹槽101内,保证了后排乘坐空间,提高了后
排乘坐的舒适度。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板4为透明的钢化玻璃板。采用钢化玻璃板作为支撑板4,一方面,可以直接透过钢化玻璃板看到智能电子产品的屏幕,另一方面,通过合理设置钢化玻璃板的厚度,在智能电子产品的触摸屏贴在钢化玻璃板上的时候,可以直接通过钢化玻璃板操作智能电子产品的触摸屏,也就是说,在实现无线充电功能的同时可以操作智能电子产品。钢化玻璃板的厚度可以参考现有技术中与触摸屏配合使用的钢化玻璃膜的厚度。
[0029]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充电线圈设置在活动板3上,无线充电线圈可以集成在活动板3的内部,在智能电子产品贴紧活动板3的时候便可对智能电子产品进行无线充电。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活动板3上设置有电源接口,电源接口与车载12V电源相接提供无线充电电源。
[0030]在一些实施例中,弹性件为设置在活动板3和凹槽101的底壁之间的压缩弹簧6。压缩弹簧6的两端可以分别与活动板3和凹槽101的底壁连接,利用压缩弹簧6向后顶活动板3,使得活动板3能够保持对智能电子产品的压紧。
[0031]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靠背、弹性件、活动板和支撑板,所述座椅靠背的后侧面上设置有向前凹陷的凹槽,所述支撑板设置在所述凹槽的槽口处,所述支撑板的前侧面为用于向前支撑智能电子产品的支撑面,所述活动板以能够沿前后方向移动的方式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活动板的后侧面为向用于后压紧支撑于所述支撑面上的智能电子产品的压紧面,所述弹性件对所述活动板施加向后的弹性力以驱动所述活动板向后压紧支撑于所述支撑面上的智能电子产品,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用于对夹持于所述支撑面和所述压紧面之间的智能电子产品进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线圈,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供用户观看夹持于所述支撑面和所述压紧面之间的智能电子产品的屏幕的透光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为透明的钢化玻璃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线圈设置在所述活动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设置在所述活动板和所述凹槽的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浩郑兴赵曜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