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振镜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5319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50
本申请涉及一种振镜电机,包括线控单元、壳体单元和镜片单元,所述线控单元包括:带有多个光电池单体的PCB板、遮光板和光源,所述遮光板设置在所述光源和多个所述光电池单体之间;所述遮光板包括:遮挡部和沿所述遮挡部一侧表面中心向外凸设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遮光板的定位孔。本申请通过遮光板的特殊结构设置,缩短了遮光板与光电池单体之间的装配间距,提高了光电池单体的检测精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振镜电机


[0001]本申请涉及振镜扫描
,特别地涉及一种振镜电机。

技术介绍

[0002]激光雷达是无人驾驶不可或缺的探测和传感部件。激光雷达可用于物体探测和规避、物体识别与跟踪、及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等。振镜电机作为激光雷达的核心部件在激光雷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0003]振镜电机中设置有检测装置,用于确定振镜电机中旋转元件的角度位置。其中,可以利用光电池、光源和设置在光电池和光源之间的遮光板确定旋转元件的角度位置。但是,如果遮光板与光电池单体之间的装配距离不当,在振镜电机的工作过程中,会有一些杂散光无法彻底遮挡,导致光电池的检测精度低。目前亟需解决上述问题以提高光电池的的检测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振镜电机,通过遮光板的特殊结构设置,缩短了遮光板与光电池单体之间的装配间距,提高了光电池单体的检测精度。
[0005]本申请提出的振镜电机,包括线控单元、壳体单元和镜片单元,所述线控单元包括:带有多个光电池单体的PCB板、遮光板和光源,所述遮光板设置在所述光源和多个所述光电池单体之间;所述遮光板包括:遮挡部和沿所述遮挡部一侧表面中心向外凸设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遮光板的定位孔。
[0006]如上所述的振镜电机,所述遮挡部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两侧的第一扇形板和第二扇形板。
[0007]如上所述的振镜电机,所述壳体单元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部设有绕组和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有转轴,所述镜片单元与所述壳体单元的转轴的第一端连接,靠近所述转轴的第二端径向穿设有限位横轴;所述线控单元包括柔性限位垫和控制板轴承座,所述柔性限位垫嵌设在所述控制板轴承座上,所述控制板轴承座嵌设在所述机壳一侧,所述柔性限位垫上设有限位通孔,用于容纳所述限位横轴以缓冲所述限位横轴的冲撞。
[0008]如上所述的振镜电机,所述柔性限位垫材质为橡胶。
[0009]如上所述的振镜电机,所述遮光板与所述光电池之间的装配间距为0.1

0.4mm。
[0010]如上所述的振镜电机,所述PCB板通过通孔与所述转轴的第二端间隙配合;所述遮光板与所述第二端的端部过盈配合。
[0011]如上所述的振镜电机,所述线控单元还包括后盖,通过所述PCB板与所述壳体单元固定;所述光源通过光源电路板固定在所述后盖上,所述光源的投射光斑范围大于多个所述光电池单体的设置范围。
[0012]如上所述的振镜电机,所述光源利用SMT贴片工艺与所述光源电路板电连接。
[0013]如上所述的振镜电机,所述后盖上设有围板形成的通光孔,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
通光孔内,围板围设呈圆锥台形,所述圆锥台的上台面将所述光源、下台面将多个所述光电池单体罩设在其内部。
[0014]如上所述的振镜电机,所述光电池单体为SMD封装的PIN硅光二极管,用于接收波长在一定范围内的红外光。
[0015]如上所述的振镜电机,所述光源为高速红外发射二极管,所述高速红外发射二极管能够均匀产生广角光场。
[0016]如上所述的振镜电机,所述高速红外发射二极管的光束角为100
°‑
130
°
[0017]综上,本申请通过遮光板的特殊结构设置,缩短了遮光板与光电池单体之间的装配间距,使得遮光板能够遮挡更多的杂散光,同时增加了光电池单体未遮挡部分的光线辐射强度,提高了光电池单体的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001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9]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振镜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包括线控单元和壳体单元在内的振镜电机的分总成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图2的A

A向剖视图;
[0022]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控制板轴承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A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壳体单元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5B是图5A的V向结构示意图;
[0025]图6是图2的A

A向局部剖视图;
[0026]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PCB板和遮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PCB板和遮光板工作状态下局部结构示意图;以及
[0028]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遮光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0]在以下的详细描述中,可以参看作为本申请一部分用来说明本申请的特定实施例的各个说明书附图。在附图中,相似的附图标记在不同图式中描述大体上类似的组件。本申请的各个特定实施例在以下进行了足够详细的描述,使得具备本领域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施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应当理解,还可以利用其它实施例或者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结构、逻辑或者电性的改变。
[0031]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振镜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振镜电机100包括依次连接的线控单元101、壳体单元102和镜片单元103,其中,线控单元101用于控制振镜电机的转动,壳体单元102内部设置有转子组件和定子组件,镜片单元103上的镜片104用于操纵激光雷达发射端的光束。图2是包括线控单元和壳体单
元在内的振镜电机的分总成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A

A向剖视图。结合图2和图3所示,壳体单元102包括机壳200,机壳200的一端与控制板轴承座201连接,另一端与镜片轴承座202连接,机壳200的内部设有绕组(图中未示出)和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包括穿设在壳体单元102内的转轴203,转轴203的第一端与镜片单元103连接,靠近转轴203第二端位置径向穿设有限位横轴204,转轴203的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轴承205和第二轴承206固定在壳体单元102上,限位横轴204和第一轴承205容置在控制板轴承座201内,第二轴承206容置在镜片轴承座202内。
[0032]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控制板轴承座、机壳和镜片轴承座为分体设计,这样,振镜电机中的零部件在安装装配时,在控制板轴承座、镜片轴承座与转子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确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简单调整机壳的位置的方式实现振镜电机机壳和镜片单元之间相对位置的准确度。并且,由于控制板轴承座、镜片轴承座和转轴的相对位置不变,所以控制板轴承座、镜片轴承座和机壳的同心度可以保持不变,进而使得振镜电机中的零件的同心度得到提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振镜电机,包括线控单元、壳体单元和镜片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单元包括:带有多个光电池单体的PCB板、遮光板和光源,所述遮光板设置在所述光源和多个所述光电池单体之间;所述遮光板包括:遮挡部和沿所述遮挡部一侧表面中心向外凸设的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遮光板的定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镜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部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固定部两侧的第一扇形板和第二扇形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镜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单元包括:机壳,所述机壳内部设有绕组和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有转轴,所述镜片单元与所述转轴的第一端连接,靠近所述转轴的第二端径向穿设有限位横轴;以及柔性限位垫和控制板轴承座,所述柔性限位垫嵌设在所述控制板轴承座上,所述控制板轴承座嵌设在所述机壳一侧,所述柔性限位垫上设有限位通孔,用于容纳所述限位横轴以缓冲所述限位横轴的冲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镜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限位垫材质为橡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振镜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板与所述光电池单体之间的装配间距为0.1

0.4m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振镜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凌晨赵晋烨丁凯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睿驰同利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