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叶马铃苣苔的组织培养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45130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5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心叶马铃苣苔的组织培养方法,涉及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诱导不定芽培养,2)继代增殖培养,3)生根培养,4)炼苗移栽;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心叶马铃苣苔的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心叶马铃苣苔的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和方法,具有简单、易行、经济的特点;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育成的心叶马铃苣苔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到98%以上,可以为其规模化种植提供优质种苗保障。模化种植提供优质种苗保障。模化种植提供优质种苗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心叶马铃苣苔的组织培养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繁殖
,具体涉及一种心叶马铃苣苔的组织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苦苣苔科马铃苣苔属植物心叶马铃苣苔(Oreocharis cordatula(Craib)Pellegrin)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粗而短根状茎;叶为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聚伞花序,每花序具4至10花;花序梗长达12厘米,与花梗、花冠、花萼被淡褐色腺状柔毛;花序为密集的聚伞花序,花朵和萼片均为黄色,而花冠裂片为黄紫色,花色鲜艳可爱。心叶马铃苣苔株形美观,花朵清丽可人,可用于室内盆栽花卉开发,当地居民常用于跌打草药,用途广泛,具有较高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
[0003]心叶马铃苣苔仅见分布于我国云南(香格里拉)、四川(九龙、木里、盐源)山顶、沟谷石灰岩上,是我国的特有物种。然而长期以来,这一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的苦苣苔植物一直处于野生状态,且根据IUCN濒危等级评估体系被评为“近危(Near Threaten,NT)”,限制了其在园林园艺实践中的有效应用。目前,心叶马铃苣苔的种苗主要通过种子和叶插进行繁育。种子播种虽然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幼苗,然而经种子繁育的后代易发生性状分离,遗传性状不稳定,易丢失亲本的优良性状,并且长势不一,较难得到长势一致的群体后代。另外,心叶马铃苣苔的种子也不耐贮藏,一年后种子活力就下降50%,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种子萌发率越来越低。而叶插方式繁育需要大量的生长健康的叶片,成本高,耗时较长,且不同个体的叶插后代长势也很难保持一致,且存在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下、长势不一等问题,且对其的组织培养未见报道。因此,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缓解其种苗紧张压力、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是十分必要的。
[0004]目前马铃苣苔属已经报道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有黄花马铃苣苔Oreocharis flavida Merr.、瑶山苣苔O.cotinifolia(W.T.Wang)Mich.&A.Weber,上述两种物种分别分布于我国海南岛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与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不同,尤其是其原产地生长条件具有很大的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心叶马铃苣苔的组织培养方法。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叶马铃苣苔Oreocharis cordatula(Craib)Pellegrin的组织培养快繁方法,通过诱导诱导不定芽培养、继代增殖培养、试管苗生根培养、炼苗移栽阶段成功获得了心叶马铃苣苔离体再植株,建立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体系。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心叶马铃苣苔的组织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7]1)诱导不定芽培养,2)继代增殖培养,3)生根培养,4)炼苗移栽;
[0008]所述步骤1)的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1.0~3.0mg/L TDZ(脱叶灵,N

苯基

N'

(1,2,3

噻二唑
‑5‑
基)脲)、0.05~0.5mg/L 2,4

D(2,4

二氯苯氧乙酸)、0.1~
0.5mg/L IBA(吲哚
‑3‑
丁酸)、15~30g/L蔗糖、3.5~6.0g/L琼脂,pH为5.4~5.8;
[0009]所述步骤2)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1.0~2.0mg/L 6

BA(6

苄氨基腺嘌呤)、0.05~0.5mg/L NAA(萘乙酸)、15~30g/L蔗糖、3.5~6.0g/L琼脂,pH为5.4~5.8;
[0010]所述步骤3)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基础培养基、0.1~0.5mg/L IBA(吲哚
‑3‑
丁酸)、1.0~2.0mg/L GGR(双吉尔

GGR,购自北京艾比蒂研究开发中心)、15~30g/L蔗糖、3.5~6.0g/L琼脂,pH为5.4~5.8。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心叶马铃苣苔的组织培养技术,建立了心叶马铃苣苔的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和方法,具有简单、易行、经济的特点;通过本专利技术育成的心叶马铃苣苔组培苗移栽成活率达到98%以上,可以为其规模化种植提供优质种苗保障。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3]进一步,所述步骤1)的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1.00~2.0mg/L TDZ、0.3~0.4mg/L 2,4

D、0.1~0.3mg/L IBA、20~25g/L蔗糖、4.0~4.5g/L琼脂,pH为5.4~5.8;
[0014]所述步骤2)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1.0~1.5mg/L 6

BA、0.2~0.4mg/L NAA、25~30g/L蔗糖、3.8~5.5g/L琼脂,pH为5.4~5.8;
[0015]所述步骤3)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基础培养基、0.3~0.4mg/L IBA、1.2~1.8mg/L GGR、18~20g/L蔗糖、3.5~4.5g/L琼脂,pH为5.4~5.8。
[0016]进一步,所述步骤1)的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1.0mg/LTDZ、0.2mg/L2,4

D、0.1mg/L IBA、20g/L蔗糖、4.5g/L琼脂,pH为5.5;
[0017]所述步骤2)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1.0mg/L 6

BA、0.05mg/L NAA、25g/L蔗糖、5.0g/L琼脂,pH为5.5;
[0018]所述步骤3)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基础培养基、0.1mg/L IBA、1.0mg/L GGR、15g/L蔗糖、3.5g/L琼脂,pH为5.5。
[0019]进一步,所述步骤1)的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2.0mg/L TDZ、0.3mg/L 2,4

D、0.3mg/L IBA、20g/L蔗糖、4.0g/L琼脂,pH为5.5;
[0020]所述步骤2)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1.5mg/L 6

BA、0.2mg/L NAA、30g/L蔗糖、5.5g/L琼脂,pH为5.8;
[0021]所述步骤3)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基础培养基、0.4mg/L IBA、1.2mg/L GGR、18g/L蔗糖、4.0g/L琼脂,pH为5.8。
[0022]进一步,所述步骤1)的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3.0mg/L TDZ、0.4mg/L2,4

D、0.5mg/L IBA、25g/L蔗糖、4.5g/L琼脂,pH为5.8;
[0023]所述步骤2)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2.0m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心叶马铃苣苔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诱导不定芽培养,2)继代增殖培养,3)生根培养,4)炼苗移栽;所述步骤1)的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1.0~3.0mg/L TDZ、0.05~0.5mg/L 2,4

D、0.1~0.5mg/L IBA、15~30g/L蔗糖、3.5~6.0g/L琼脂,pH为5.4~5.8;所述步骤2)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1.0~2.0mg/L 6

BA、0.05~0.5mg/L NAA、15~30g/L蔗糖、3.5~6.0g/L琼脂,pH为5.4~5.8;所述步骤3)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基础培养基、0.1~0.5mg/L IBA、1.0~2.0mg/L GGR、15~30g/L蔗糖、3.5~6.0g/L琼脂,pH为5.4~5.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心叶马铃苣苔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1.0~2.0mg/L TDZ、0.3~0.4mg/L 2,4

D、0.1~0.3mg/L IBA、20~25g/L蔗糖、4.0~4.5g/L琼脂,pH为5.4~5.8;所述步骤2)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1.0~1.5mg/L 6

BA、0.2~0.4mg/L NAA、25~30g/L蔗糖、3.8~5.5g/L琼脂,pH为5.4~5.8;所述步骤3)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基础培养基、0.3~0.4mg/L IBA、1.2~1.8mg/L GGR、18~20g/L蔗糖、3.5~4.5g/L琼脂,pH为5.4~5.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心叶马铃苣苔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1.0mg/L TDZ、0.2mg/L 2,4

D、0.1mg/L IBA、20g/L蔗糖、4.5g/L琼脂,pH为5.5;所述步骤2)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1.0mg/L 6

BA、0.05mg/L NAA、25g/L蔗糖、5.0g/L琼脂,pH为5.5;所述步骤3)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基础培养基、0.1mg/L IBA、1.0mg/L GGR、15g/L蔗糖、3.5g/L琼脂,pH为5.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心叶马铃苣苔的组织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诱导不定芽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2.0mg/L TDZ、0.3mg/L 2,4

D、0.3mg/L IBA、20g/L蔗糖、4.0g/L琼脂,pH为5.5;所述步骤2)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基础培养基、1.5mg/L 6

BA、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放吴军华符龙飞辛子兵韦毅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