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混合搅拌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407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搅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效混合搅拌设备,第一搅拌组件包括位于搅拌箱体内部底部的第二中心杆,第二中心杆的四周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多个搅拌叶片设置成等间距的环状分布,搅拌叶片设置成向上凹陷的弧形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二电机的转动,带动第二中心杆的转动,使得搅拌叶片发生转动,可以将处于搅拌箱体底部的保温隔热材料扬起来,确保处于搅拌箱体底部的保温隔热材料能够被混合搅拌,并在第二搅拌组件的配合下,使得保温隔热材料搅拌的更加充分、均匀,相比于传统的搅拌方式,该搅拌方式的搅拌效果更佳、搅拌效率更快,极大的提高了保温隔热材料的搅拌效率以及搅拌效果,便于保温隔热材料的后续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混合搅拌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搅拌设备
,具体是一种高效混合搅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建筑新材料是在传统建筑材料的基础上产生的新一代建筑材料,建筑新材料主要包括新型建筑结构材料、新型墙体材料以及保温隔热材料等。其中保温隔热材料通常由多个材料混合而成,保温材料的性能直接影响了保温层的保温性能,为了充分发挥不同材料的优点,常常需要通过搅拌设备将其进行搅拌混合,以使其在搅拌过程中更好的发生反应。因此,需要提高一种高效混合搅拌设备。
[0003]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高效混合搅拌设备(公开号CN211302771U)该专利将筒体的下端设置成锥形,通过驱动电机连接的搅拌轴和搅拌浆,并将搅拌桨设置成“V”字形,在对保温隔热材料的混合的过程中,通过驱动电机的转动,带动搅拌轴的转动,使得搅拌桨发生转动,通过搅拌桨的转动对保温隔热材料进行搅拌混合处理,将筒体的下端设置成锥形,便于搅拌混合后保温隔热材料的下料,但是它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之处,由于筒体的下端设置成锥形,位于筒体底部的保温隔热材料难以通过搅拌桨进行搅拌混合,会影响到保温隔热材料搅拌混合的效率以及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混合搅拌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混合搅拌设备,包括搅拌箱体、机架以及进料管,所述搅拌箱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机架,所述搅拌箱体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进料管,所述搅拌箱体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所述进料管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搅拌箱体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箱体内部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搅拌组件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搅拌组件;
[0006]所述第一搅拌组件包括位于搅拌箱体内部底部的第二中心杆,所述第二中心杆的四周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多个所述搅拌叶片设置成等间距的环状分布,所述搅拌叶片设置成向上凹陷的弧形状,所述搅拌叶片与第二中心杆为固定连接。
[0007]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箱体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中心杆与搅拌箱体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中心杆与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为固定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搅拌组件包括位于搅拌箱体内部顶部一侧的第一中心杆,所述第一中心杆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搅拌棒,多个所述搅拌棒等间距的依次排列。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位于搅拌箱体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所述进料管之间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
上方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一侧设置有支撑座。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为啮合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为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座与搅拌箱体为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搅拌组件上的第一中心杆均穿过搅拌箱体、并延伸到搅拌箱体的外侧,所述第一中心杆与搅拌箱体为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搅拌组件上的第一中心杆分别与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为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搅拌箱体内部的底部且位于第二中心杆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导料块,所述搅拌箱体内部底部的边缘处设置有第二导料块。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管上设置有进料阀门,所述搅拌箱体底部的两侧且位于第一导料块以及第二导料块之间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设置有出料阀门。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在对保温隔热材料进行搅拌混合的过程中,启动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电机的转动,带动第二中心杆的转动,使得搅拌叶片发生转动,可以将处于搅拌箱体底部的保温隔热材料扬起来,确保处于搅拌箱体底部的保温隔热材料能够被混合搅拌,并在第二搅拌组件的配合下,使得保温隔热材料搅拌的更加充分、均匀,相比于传统的搅拌方式,该搅拌方式的搅拌效果更佳、搅拌效率更快,极大的提高了保温隔热材料的搅拌效率以及搅拌效果,便于保温隔热材料的后续使用。
[0015]2、本技术通过第一电机的转动,使得第一齿轮发生转动,并带动第二齿轮发生转动,确保第一齿轮以及第二齿轮的转动方向相反,从而使得位于搅拌箱体内部的两个第一中心杆以及搅拌棒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保温隔热材料搅拌的更加充分、均匀,提高了保温隔热材料的搅拌效果以及搅拌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一种高效混合搅拌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图1中A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8]图3为搅拌箱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搅拌箱体;2、机架;3、进料管;301、进料阀门;4、驱动组件;401、第一齿轮;402、第二齿轮;403、第一电机;404、支撑座;5、第一搅拌组件;501、第二中心杆;502、搅拌叶片;6、第二搅拌组件;601、第一中心杆;602、搅拌棒;7、第二电机;8、第一导料块;9、第二导料块; 10、出料管;11、出料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效混合搅拌设备,包括搅拌箱体1、机架2以及进料管3,搅拌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机架2,搅拌箱体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进料管3,搅拌箱体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进料管3 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4,搅拌箱体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5,搅拌箱体1内部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搅拌组件5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搅拌组件6;
[0021]第一搅拌组件5包括位于搅拌箱体1内部底部的第二中心杆501,第二中心杆501的
四周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502,多个搅拌叶片502设置成等间距的环状分布,搅拌叶片502设置成向上凹陷的弧形状,搅拌叶片502与第二中心杆501为固定连接,在对保温隔热材料进行搅拌混合的过程中,启动第二电机7,通过第二电机7的转动,带动第二中心杆501的转动,使得搅拌叶片502发生转动,通过搅拌叶片502的转动,可以将处于搅拌箱体1底部的保温隔热材料扬起来,确保处于搅拌箱体1底部的保温隔热材料能够被混合搅拌,并在第二搅拌组件6的配合下,使得保温隔热材料搅拌的更加充分、均匀,相比于传统的搅拌方式,该搅拌方式的搅拌效果更佳、搅拌效率更快,极大的提高了保温隔热材料的搅拌效率以及搅拌效果,便于保温隔热材料的后续使用。
[0022]在图1和图3中,搅拌箱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电机7,第二中心杆501与搅拌箱体1为转动连接,第二中心杆501与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为固定连接。
[0023]在图3中,第二搅拌组件6包括位于搅拌箱体1内部顶部一侧的第一中心杆601,第一中心杆601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搅拌棒602,多个搅拌棒602 等间距的依次排列。
[0024]在图1、图2和图3中,驱动组件4包括位于搅拌箱体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进料管3之间的第一齿轮401,第一齿轮40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齿轮402,第一齿轮401的上方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混合搅拌设备,包括搅拌箱体(1)、机架(2)以及进料管(3),所述搅拌箱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机架(2),所述搅拌箱体(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进料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体(1)的顶部且位于两个所述进料管(3)之间设置有驱动组件(4),所述搅拌箱体(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搅拌组件(5),所述搅拌箱体(1)内部的顶部且位于第一搅拌组件(5)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搅拌组件(6);所述第一搅拌组件(5)包括位于搅拌箱体(1)内部底部的第二中心杆(501),所述第二中心杆(501)的四周设置有多个搅拌叶片(502),多个所述搅拌叶片(502)设置成等间距的环状分布,所述搅拌叶片(502)设置成向上凹陷的弧形状,所述搅拌叶片(502)与第二中心杆(501)为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混合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箱体(1)底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第二电机(7),所述第二中心杆(501)与搅拌箱体(1)为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中心杆(501)与第二电机(7)的输出轴为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混合搅拌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组件(6)包括位于搅拌箱体(1)内部顶部一侧的第一中心杆(601),所述第一中心杆(601)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搅拌棒(602),多个所述搅拌棒(602)等间距的依次排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混合搅拌设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长峰郭志昂刘月梅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峰越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