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砖原料混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7710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料机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镁砖原料混料机,其避免了原料在投料管或排料管处堵塞,同时扩大了对混合机主体内原料搅拌的范围,提高了装置对原料混合的效果和速率;包括混合机主体、电机固定架、电机、第一搅拌轴和多组第一搅拌杆,混合机主体内部设置有腔室,顶端左右两侧设置有投料管,并且混合机主体的底端设置有排料管,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在混合机主体的顶端中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机构、扩搅机构和第一螺旋叶片,第一搅拌轴可驱动输送机构和扩搅机构,输送机构用于向混合机主体内稳定的输送原料,扩搅机构用于扩大原料搅拌范围,并且第一螺旋叶片固定在第一搅拌轴的底部。定在第一搅拌轴的底部。定在第一搅拌轴的底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镁砖原料混料机


[0001]本技术涉及混料机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镁砖原料混料机。

技术介绍

[0002]镁砖属于碱性耐火材料,对碱性熔渣有较强的抵抗能力,镁砖主要用于铺筑炉底表面层及均热炉炉墙下部,它可以抵抗氧化铁皮的侵蚀,镁砖制备前需要通过混料机对原料进行混合,现有的镁砖原料混料机包括混料机主体,混料机主体的顶端左右两侧设置有投料管,底端设置有排料管,并且混料机主体的顶端中部设置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轴连接,搅拌轴与混料机主体转动连接,并且搅拌轴上设置有多组搅拌杆,使用时通过投料管将原来投入到混合机主体内,并通过电机带动搅拌轴和搅拌杆转动,通过搅拌杆对原料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完毕后从排料管排出即可,但其使用过程中发现,在投料和排料的过程中,原料容易在投料管和排料管堵塞,需要工作人员进行疏通,费费时费力,同时原料在混合主体内搅拌的范围较小,导致原料混合搅拌的效果和速率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避免了原料在投料管或排料管处堵塞,同时扩大了对混合机主体内原料搅拌的范围,提高其对原料混合效果和速率的镁砖原料混料机。
[0004]本技术的一种镁砖原料混料机,包括混合机主体、电机固定架、电机、第一搅拌轴和多组第一搅拌杆,混合机主体内部设置有腔室,顶端左右两侧设置有投料管,并且混合机主体的底端设置有排料管,电机通过电机固定架固定在混合机主体的顶端中部,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搅拌轴连接,第一搅拌轴与混合机主体转动连接,并且多组第一搅拌杆均匀固定在第一搅拌轴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机构、扩搅机构和第一螺旋叶片,第一搅拌轴可驱动输送机构和扩搅机构,输送机构用于向混合机主体内稳定的输送原料,扩搅机构用于扩大原料搅拌范围,并且第一螺旋叶片固定在第一搅拌轴的底部,第一螺旋叶片位于排料管内;将原料倒入投料管内,并通过电机带动第一搅拌轴转动,此时第一搅拌轴带动第一搅拌杆转动,并通过第一搅拌轴驱动输送机构和扩搅机构,输送机构将投料管内的原料稳定的向混合机主体内输送,并通过第一搅拌杆和扩搅机构对混合机主体内的原料进行快速的混合搅拌,搅拌完毕后,打开排料管,并通过第一搅拌轴带动第一螺旋叶片转动,使得第一螺旋叶片将混合后的原料稳定的从排料管排出,避免了原料在投料管或排料管处堵塞,同时也提高了原料的搅拌效果和搅拌速率。
[0005]优选的,输送机构包括多组链轮、链条、两组输送轴和两组第二螺旋叶片,多组链轮分别固定在第一搅拌轴以及两组输送轴上,多组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并且两组输送轴分别与两组投料管的顶端内侧转动连接,两组第二螺旋叶片分别固定在两组输送轴上;通过第一搅拌轴带动链轮转动,多组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连接,从而使得两组输送轴同时转动,并使得输送轴带动第二螺旋叶片转动,通过第二螺旋叶片将投料管内投放的原
料稳定的向下输送,避免在投料管内部堵塞,避免通过人工手动疏通投料管,省时省力,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
[0006]优选的,扩搅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两组第二齿轮、两组第二搅拌轴和多组第二搅拌杆,第一齿轮固定在第一搅拌轴的上部,第一齿轮位于链轮的下方,并且第一齿轮与两组第二齿轮同时啮合传动连接,第二齿轮固定在第二搅拌轴的顶端,两组第二搅拌轴分别与混合机主体顶部的左右两侧转动连接,并且多组第二搅拌杆均匀固定在两组第二搅拌轴上,第二搅拌杆与第一搅拌杆相互错位;通过第一搅拌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连接,从而使得第二搅拌轴带动第二搅拌杆转动,通过第二搅拌杆与第一搅拌杆的配合使用,对混合机主体内的原料进行搅拌,扩大了对混合机主体内原料搅拌的范围,提高了装置对原料混合的效果和速率。
[0007]优选的,还包括两组第一直角加强块和两组第二直角加强块,两组第一直角加强块分别对称固定在混合机主体顶端的左右两侧,两组第一直角加强块分别与两组第二搅拌轴转动连接,并且两组第二直角加强块分别对称固定在两组投料管顶端的内侧,两组第二直角加强块分别与两组输送轴转动连接;通过设置第一直角加强块和第二直角加强块分别确保第二搅拌轴和输送轴转动时的稳定性,提高装置的结构强度。
[0008]优选的,还包括观察窗,观察窗固定在混合机主体的前端;通过设置观察窗,便于观察混合机主体内部原料的混合情况,提高装置的使用便捷性。
[0009]优选的,电机为消音电机;通过设置消音电机,减小噪音污染,提高装置的使用效果。
[0010]优选的,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涂有润滑油;通过涂抹润滑油,减小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之间的摩擦损耗,提高装置的使用寿命。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原料倒入投料管内,并通过电机带动第一搅拌轴转动,此时第一搅拌轴带动第一搅拌杆转动,并通过第一搅拌轴驱动输送机构和扩搅机构,输送机构将投料管内的原料稳定的向混合机主体内输送,并通过第一搅拌杆和扩搅机构对混合机主体内的原料进行快速的混合搅拌,搅拌完毕后,打开排料管,并通过第一搅拌轴带动第一螺旋叶片转动,使得第一螺旋叶片将混合后的原料稳定的从排料管排出,避免了原料在投料管或排料管处堵塞,同时也提高了原料的搅拌效果和搅拌速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技术的正视及其部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轴测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技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本技术图1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本技术图1中C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本技术图1中D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标记:1、混合机主体;2、投料管;3、排料管;4、电机固定架;5、电机;6、第一搅拌轴;7、第一搅拌杆;8、第一螺旋叶片;9、链轮;10、链条;11、输送轴;12、第二螺旋叶片;13、第一齿轮;14、第二齿轮;15、第二搅拌轴;16、第二搅拌杆;17、第一直角加强块;18、第二直角加强块;19、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0]实施例
[0021]如图1至图6所示,混合机主体1内部设置有腔室,顶端左右两侧设置有投料管2,并且混合机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排料管3,电机5通过电机固定架4固定在混合机主体1的顶端中部,电机5的输出端与第一搅拌轴6连接,第一搅拌轴6与混合机主体1转动连接,并且多组第一搅拌杆7均匀固定在第一搅拌轴6上,其特征在于,多组链轮9分别固定在第一搅拌轴6以及两组输送轴11上,多组链轮9之间通过链条10传动连接,并且两组输送轴11分别与两组投料管2的顶端内侧转动连接,两组第二螺旋叶片12分别固定在两组输送轴11上,并且第一齿轮13固定在第一搅拌轴6的上部,第一齿轮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镁砖原料混料机,包括混合机主体(1)、电机固定架(4)、电机(5)、第一搅拌轴(6)和多组第一搅拌杆(7),混合机主体(1)内部设置有腔室,顶端左右两侧设置有投料管(2),并且混合机主体(1)的底端设置有排料管(3),电机(5)通过电机固定架(4)固定在混合机主体(1)的顶端中部,电机(5)的输出端与第一搅拌轴(6)连接,第一搅拌轴(6)与混合机主体(1)转动连接,并且多组第一搅拌杆(7)均匀固定在第一搅拌轴(6)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输送机构、扩搅机构和第一螺旋叶片(8),第一搅拌轴(6)可驱动输送机构和扩搅机构,输送机构用于向混合机主体(1)内稳定的输送原料,扩搅机构用于扩大原料搅拌范围,并且第一螺旋叶片(8)固定在第一搅拌轴(6)的底部,第一螺旋叶片(8)位于排料管(3)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砖原料混料机,其特征在于,输送机构包括多组链轮(9)、链条(10)、两组输送轴(11)和两组第二螺旋叶片(12),多组链轮(9)分别固定在第一搅拌轴(6)以及两组输送轴(11)上,多组链轮(9)之间通过链条(10)传动连接,并且两组输送轴(11)分别与两组投料管(2)的顶端内侧转动连接,两组第二螺旋叶片(12)分别固定在两组输送轴(11)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镁砖原料混料机,其特征在于,扩搅机构包括第一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茂金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全顺佳明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