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厨余脱水残渣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4374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厨余脱水残渣混料装置,包括用于接收厨余餐渣的混合仓,安装于混合仓下侧的输料管;输料管中安装有螺旋推送器,混合仓下端连通输料管对应第一电机的一端,输料管对应混合仓连通处的下游安装有菌种仓,菌种仓与输料管的连通处安装有控制下料量的下料装置。在螺旋推送器的作用下,将餐渣依次向输料管的料口端推进,推进过程中,位于混合仓下游的菌种仓加入微生物菌种,菌种仓位于输料管的上侧,菌种为粉料,依靠重力作用落入输料管,与残渣混合,输料管中的推送装置为螺旋状,推进过程中残渣在输料管中充分的翻腾,与新加入的粉料菌种充分混合。与新加入的粉料菌种充分混合。与新加入的粉料菌种充分混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厨余脱水残渣混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厨余脱水残渣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的厨余垃圾已经具有成熟的配套工厂进行处理,解决厨余垃圾的污染问题,工厂化生物处理包括预处理、破碎、制浆、发酵、固体残渣焚烧、废油脂提取和有机肥制备等。其中涉及的设备有料斗、负压分拣平台、磁选机、双轴剪切式破碎机、滚筒式筛分机、混合破碎制浆机、无轴螺旋输送、打包机、制浆池等,安装于不同的车间中,分工进行处理,将厨余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0003]其中,厨余垃圾在运送至工厂化车间的时候,不仅需要经过筛选,同时需要进行固液分离,分离成渣料和泔水,泔水中还混杂有油水,因此回收的方向不同,渣料经过连续发酵,后期制成肥料等。而混有油水的泔水则用于油水分离,得到生物油,剩余泔水经过连续发酵,达标后排放。废渣在发酵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脱水,保持含水量,加入菌种,菌种必须在适宜的湿度和氧气环境下才能充分的发酵,菌种为复杂的微生物集合,菌种为成品,引进于其他商家。微生物菌种经过包埋后为粉料,与厨余垃圾的餐渣充分混合。厨余垃圾的渣料在加入菌种前还需要混合支撑物,常用为锯末,锯末可以吸收一部分水分,同时提供结构支撑,保持发酵料透气的属性,使渣料的结构更加立体,现有的渣料在混合微生物菌种的时候,发现需要搅拌很长时间才能充分混合,微生物无法分散就会成团,发酵时容易发生发酵不完全的情况,降低了处理效率。因此,本技术在垃圾渣料与菌种粉料混合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分离混合仓和菌种加入仓,提高菌种发散效率。<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厨余脱水残渣混料装置,在垃圾渣料与菌种粉料混合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分离混合仓和菌种加入仓,提高菌种发散效率。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厨余脱水残渣混料装置,包括用于接收厨余餐渣的混合仓;
[0007]包括安装于混合仓下侧的输料管;
[0008]所述输料管中安装有螺旋推送器,所述输料管一端安装有驱动螺旋推送器的第一电机,所述输料管另一端为料口;
[0009]所述混合仓下端连通输料管对应第一电机的一端,所述输料管对应混合仓连通处的下游安装有菌种仓,所述菌种仓与输料管的连通处安装有控制下料量的下料装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安装于菌种仓下料口位置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对应的投影面呈V形安装,用于阻断下料口;
[0011]所述第一挡板一侧与菌种仓下料口的位置铰接,另一侧靠近第二挡板自由侧,所述第一挡板底部与菌种仓下料口侧壁位置安装有连杆,所述连杆包括对接端铰接的两个杆
体,所述连杆的两个自由端,一端铰接第一挡板底部,另一端穿过菌种仓下料口,所述菌种仓下料口安装有供连杆穿过并螺纹配合的螺套,所述连杆穿过螺套的部分具有外螺纹。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对立侧均安装有过渡辊,所述第二挡板下侧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第二挡板对应的过渡辊。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于混合仓上侧的残渣加入仓和辅料加入仓;所述混合仓中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混合仓上侧安装有驱动搅拌轴的第三电机。
[0014]进一步地,所述残渣加入仓、辅料加入仓和混合仓对应下料口的位置均具有下料阀。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餐渣落入对应输料管靠近第一电机的一端,在螺旋推送器的作用下,将餐渣依次向输料管的料口端推进,推进过程中,位于混合仓下游的菌种仓加入微生物菌种,菌种仓位于输料管的上侧,菌种为粉料,依靠重力作用落入输料管,与残渣混合,输料管中的推送装置为螺旋状,推进过程中残渣在输料管中充分的翻腾,与新加入的粉料菌种充分混合。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7]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本技术下料装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混合仓1、输料管2、螺旋推送器21、第一电机22、菌种仓3、第一挡板31、第二挡板32、连杆4、螺套41、过渡辊34、第二电机33、残渣加入仓5、辅料加入仓6、搅拌轴11、第三电机12、下料阀13。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1]如图1所示:一种厨余脱水残渣混料装置,包括用于接收厨余餐渣的混合仓1;
[0022]包括安装于混合仓1下侧的输料管2;
[0023]输料管2中安装有螺旋推送器21,输料管2一端安装有驱动螺旋推送器21的第一电机22,输料管2另一端为料口;输料管水平安装,混合仓通过支撑架进行支撑,位于输料管上方,餐渣依靠重力自然落入输料管。
[0024]混合仓1下端连通输料管2对应第一电机22的一端,输料管2对应混合仓1连通处的下游安装有菌种仓3,菌种仓3与输料管2的连通处安装有控制下料量的下料装置。
[0025]餐渣落入对应输料管靠近第一电机的一端,在螺旋推送器的作用下,将餐渣依次向输料管的料口端推进,推进过程中,位于混合仓下游的菌种仓加入微生物菌种,菌种仓位于输料管的上侧,菌种为粉料,依靠重力作用落入输料管,与残渣混合,输料管中的推送装置为螺旋状,推进过程中残渣在输料管中充分的翻腾,与新加入的粉料菌种充分混合。
[0026]其中,输料管足够长,提高混合时间,混合仓和菌种仓均位于远离料口的位置,发
挥充分混合的优势,菌种仓还安装有下料装置,调整下料量,使单位重量的餐渣与菌种的比例适配。
[0027]如图2所示:下料装置包括安装于菌种仓3下料口位置的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32,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32对应的投影面呈V形安装,用于阻断下料口;
[0028]第一挡板31一侧与菌种仓3下料口的位置铰接,另一侧靠近第二挡板32自由侧,第一挡板31底部与菌种仓3下料口侧壁位置安装有连杆4,连杆4包括对接端铰接的两个杆体,连杆4的两个自由端,一端铰接第一挡板31底部,另一端穿过菌种仓3下料口,菌种仓3下料口安装有供连杆4穿过并螺纹配合的螺套41,连杆4穿过螺套41的部分具有外螺纹。菌种仓下料口的位置通过两个挡板限位,控制下料量,两个挡板的自由侧相互靠近和远离,用于限位下料量。
[0029]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32对立侧均安装有过渡辊34,第二挡板32下侧安装有第二电机33,第二电机33驱动第二挡板32对应的过渡辊。菌种为粉料,在下料过程中,开启第二电机,第二电机带动第二挡板夹持侧过渡辊转动,用于防止粉料在下料位置形成挤压,菌种粉料的下料速度很慢,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之间的限位下料口比较小,容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厨余脱水残渣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接收厨余餐渣的混合仓(1);包括安装于混合仓(1)下侧的输料管(2);所述输料管(2)中安装有螺旋推送器(21),所述输料管(2)一端安装有驱动螺旋推送器(21)的第一电机(22),所述输料管(2)另一端为料口;所述混合仓(1)下端连通输料管(2)对应第一电机(22)的一端,所述输料管(2)对应混合仓(1)连通处的下游安装有菌种仓(3),所述菌种仓(3)与输料管(2)的连通处安装有控制下料量的下料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厨余脱水残渣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装置包括安装于菌种仓(3)下料口位置的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32),所述第一挡板(31)和第二挡板(32)对应的投影面呈V形安装,用于阻断下料口;所述第一挡板(31)一侧与菌种仓(3)下料口的位置铰接,另一侧靠近第二挡板(32)自由侧,所述第一挡板(31)底部与菌种仓(3)下料口侧壁位置安装有连杆(4),所述连杆(4)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国徐勇武玉宝刘堂弟李华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非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