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泔水发酵残渣沉降脱除装置,包括位于好氧池下游的沉降池,沉降池的池底开设有多个槽体,槽体之间平行,由水体入口至出口依次排列,槽体中安装有螺旋叶片,螺旋叶片穿过沉降池侧壁并向外延伸,螺旋叶片的延伸部分套接有脱水筒,脱水筒侧壁开设有滤水孔。螺旋叶片延伸进入脱水筒,残渣呈絮状落入沉降池底部槽体中,当堆积一定厚度的时候,驱动螺旋叶片将残渣污泥推送至脱水筒,残渣中水分通过滤水孔排出,而进一步挤压残渣至末端开口侧,得到相对干燥的残渣。得到相对干燥的残渣。得到相对干燥的残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泔水发酵残渣沉降脱除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厨余垃圾处理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泔水发酵残渣沉降脱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城市的厨余垃圾已经具有成熟的配套工厂进行处理,解决厨余垃圾的污染问题,工厂化生物处理包括预处理、破碎、制浆、发酵、固体残渣焚烧、废油脂提取和有机肥制备等。其中涉及的设备有料斗、负压分拣平台、磁选机、双轴剪切式破碎机、滚筒式筛分机、混合破碎制浆机、无轴螺旋输送、打包机、制浆池等,安装于不同的车间中,分工进行处理,将厨余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0003]其中,厨余垃圾在运送至工厂化车间的时候,不仅需要经过筛选,同时需要进行固液分离,分离成餐渣部分和泔水,泔水中还混杂有油水,因此回收的方向不同,渣料经过连续发酵,后期制成肥料等。而混有油水的泔水则经过油水分离,得到生物油,泔水部分经过发酵处理后成为清水,排入市政管网,可以用于浇灌等用途。泔水的发酵过程包括有氧发酵和无氧发酵,最后经过二沉池沉降过滤,类似于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污水流程,但是有所区别,由于泔水中的腐化物质比较多,其有机物多出普通污水的几十上百倍,所以泔水呈浑浊浓稠状态,发酵后的残渣更多且残渣不易与水体分离,需要加入更多的絮凝剂进行处理。因此,本技术开发了沉降池,联合使用,针对泔水发酵后残渣较多的特点,池底设置残渣脱除挤压装置,得到干化污泥残渣,针对泔水发酵后残渣较多的特点,池底设置残渣脱除挤压装置,得到干化污泥残渣,后续掩埋处理或用于有机肥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泔水发酵残渣沉降脱除装置,针对泔水发酵后残渣较多的特点,池底设置残渣脱除挤压装置,得到干化污泥残渣。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泔水发酵残渣沉降脱除装置,包括位于好氧池下游的沉降池,所述沉降池一侧为水体入口,另一侧为出口,所述沉降池的池底开设有多个槽体,所述槽体为条状,所述槽体与水流流动方向垂直,所述槽体之间平行,由水体入口至出口依次排列;
[0007]所述槽体中安装有螺旋叶片,所述沉降池外侧安装有驱动各个螺旋叶片轴向转动的驱动装置;
[0008]所述螺旋叶片穿过沉降池侧壁并向外延伸,所述螺旋叶片的延伸部分套接有脱水筒,所述脱水筒侧壁开设有滤水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槽体截面为优弧状,所述槽体与螺旋叶片同轴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叶片中央固定于一转轴,所述转轴一端穿过沉降池侧壁,并对应端部套接有齿轮,各个转轴端部对应的齿轮通过同一链条驱动,包括驱动链条的电机。
[0011]进一步地,所述脱水筒的外侧壁包裹有过滤层,过滤层通过两侧卡箍固定于脱水
筒。
[0012]进一步地,所述螺旋叶片位于沉降池中的部分,对应的叶片间距为等距,所述螺旋叶片位于脱水筒中的部分,对应的叶片间距依次缩小。
[0013]进一步地,所述脱水筒对应的末端为开口侧,该开口侧为收口式。
[0014]进一步地,所述沉降池对应的水体排出口为排水堰。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螺旋叶片延伸进入脱水筒,厨余垃圾处理至此阶段经过厌氧和好氧发酵,加入沉降池时先加入絮凝剂,然后在沉降池中发生沉降,残渣呈絮状落入沉降池底部槽体中,当堆积一定厚度的时候,驱动螺旋叶片将残渣污泥推送至脱水筒,残渣中水分通过滤水孔排出,而进一步挤压残渣至末端开口侧,得到相对干燥的残渣。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7]图1: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0018]图2:本技术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0019]图3:本技术螺旋叶片及脱水筒拆解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本技术螺旋叶片及脱水筒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沉降池1、槽体11、螺旋叶片2、脱水筒3、滤水孔31、转轴21、齿轮22、链条51、电机5、过滤层4、排水堰12。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如图1
‑
4所示:一种泔水发酵残渣沉降脱除装置,包括位于好氧池下游的沉降池1,沉降池1一侧为水体入口,另一侧为出口,沉降池1的池底开设有多个槽体11,槽体11为条状,槽体11与水流流动方向垂直,槽体11之间平行,由水体入口至出口依次排列;槽体与槽体之间的连接处向上弧状拱起,有利于残渣落入槽体中。
[0024]槽体11中安装有螺旋叶片2,沉降池1外侧安装有驱动各个螺旋叶片2轴向转动的驱动装置;
[0025]螺旋叶片2穿过沉降池1侧壁并向外延伸,螺旋叶片2的延伸部分套接有脱水筒3,脱水筒3侧壁开设有滤水孔31。沉降池侧壁对应开设有供螺旋叶片穿过的开口,该开口用于套接脱水筒,部件之间做好密封工作,螺旋叶片延伸进入脱水筒,厨余垃圾处理至此阶段经过厌氧和好氧发酵,水体有机质含量降低,微生物代写得到的残渣比较多,加入沉降池时先加入絮凝剂,然后在沉降池中发生沉降,残渣呈絮状落入沉降池底部槽体中,当堆积一定厚度的时候,驱动螺旋叶片将残渣污泥推送至脱水筒,残渣中水分通过滤水孔排出,而进一步挤压残渣至末端开口侧,得到相对干燥的残渣。
[0026]如图2所示:槽体11截面为优弧状,槽体11与螺旋叶片2同轴设置。尽量减少螺旋叶片转动时造成的扰流作用,防止打散絮凝的残渣,同时减小残渣的接触角效应。
[0027]如图3所示:螺旋叶片2中央固定于一转轴21,转轴21一端穿过沉降池侧壁,并对应端部套接有齿轮22,各个转轴21端部对应的齿轮22通过同一链条51驱动,包括驱动链条51的电机5。脱水筒与沉降池的连通位置同轴固定有轴承,轴承用于支撑转轴转动,轴承与脱水筒内侧壁之间通过支撑架进行固定。
[0028]脱水筒3的外侧壁包裹有过滤层4,过滤层4通过两侧卡箍固定于脱水筒3。过滤层为纱布或过滤棉。
[0029]螺旋叶片2位于沉降池1中的部分,对应的叶片间距为等距,螺旋叶片2位于脱水筒3中的部分,对应的叶片间距依次缩小。伴随螺旋叶片在脱水筒中间距缩小,起到挤压效果。
[0030]如图1所示:脱水筒3对应的末端为开口侧,该开口侧为收口式。用于进一步加强对残渣挤压,使排出的残渣部分含水量更低。沉降池1对应的水体排出口为排水堰12。
[0031]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泔水发酵残渣沉降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好氧池下游的沉降池(1),所述沉降池(1)一侧为水体入口,另一侧为出口,所述沉降池(1)的池底开设有多个槽体(11),所述槽体(11)为条状,所述槽体(11)与水流流动方向垂直,所述槽体(11)之间平行,由水体入口至出口依次排列;所述槽体(11)中安装有螺旋叶片(2),所述沉降池(1)外侧安装有驱动各个螺旋叶片(2)轴向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螺旋叶片(2)穿过沉降池(1)侧壁并向外延伸,所述螺旋叶片(2)的延伸部分套接有脱水筒(3),所述脱水筒(3)侧壁开设有滤水孔(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泔水发酵残渣沉降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1)截面为优弧状,所述槽体(11)与螺旋叶片(2)同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泔水发酵残渣沉降脱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2)中央固定于一转轴(21),所述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国,徐勇,武玉宝,刘堂弟,李华安,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非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