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摩托车的电动辅助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26023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3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摩托车的电动辅助轮,包括:固定组件,与摩托车的后轮平叉固定连接;动力组件,嵌入在固定组件内部,包括电机以及和电机转动连接的螺纹丝杆,螺纹丝杆外周套设有与之匹配的螺纹滑块;连杆组件,转动设置在固定组件上,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主动拉臂背离下连杆的端部与螺纹滑块铰接,上连杆、下连杆两者背离固定组件的端部均与辅助轮壳体铰接;辅助轮组,包括辅助轮,辅助轮用于对摩托车的后轮左右两侧进行支撑;电源控制组件,与摩托车整车电路电连接,用于接收摩托车发出的控制信号,并控制电机动作。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的辅助轮,可以自动对整车左右进行支撑,防止车辆左右发生倾倒后对人和车造成伤害。车辆左右发生倾倒后对人和车造成伤害。车辆左右发生倾倒后对人和车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摩托车的电动辅助轮


[0001]本申请涉及摩托车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的电动辅助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摩托车长途骑行已经成为大多数骑手的普遍追求,大排量休旅车备受骑手的青睐。相对于四轮机动车来说,两轮摩托车的车辆安全性、稳定性、制动性能等一般都比较差,并且大排量休旅车设计中,为了满足足够的动力和整车的离地间隙,车辆本身的重量和座高都会特别高,当行驶速度较小时,因只具有两个轮子,对于本身身高较矮和力量不足的骑手来说,较难控制车身的平衡性,而驾驶摩托车时,脚一般难以着地,会经常出现倾倒摔车的情况,会为整个骑行带来诸多安全隐患。
[0003]现阶段国内摩托车辅助支撑技术不成熟,完全凭借骑手自身的技术去对车辆进行驾驭,整车缺乏主动性、智能化的防御支撑工具。
[0004]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如何设计一种可以自动对整车左右两侧进行支撑,并且能够根据整车的行驶状况,自动对不良工况进行干预,以调整车辆安全行驶的电动辅助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摩托车的电动辅助轮,该辅助轮可以自动对整车左右进行支撑,防止车辆左右发生倾倒后对人和车的伤害,并且能够根据摩托车整车的行驶状况,自动对不良工况进行干预,以调整车辆安全行驶。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摩托车的电动辅助轮,用于安装在摩托车的后轮左右两侧,包括:
[0007]固定组件,与所述摩托车的后轮平叉固定连接;<br/>[0008]动力组件,嵌入在所述固定组件内部,包括电机以及和所述电机转动连接的螺纹丝杆,所述螺纹丝杆外周套设有与之匹配的螺纹滑块,且所述螺纹滑块上贯穿设置有与所述螺纹丝杆轴向一致的导轨,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固定组件内,所述导轨用于限制所述螺纹滑块仅在其轴向运动;
[0009]连杆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且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均与所述固定组件铰接,所述下连杆中部铰接有主动拉臂,所述主动拉臂背离所述下连杆的端部与所述螺纹滑块铰接,所述上连杆、所述下连杆两者背离所述固定组件的端部均与辅助轮壳体铰接,且所述上连杆、所述下连杆、所述固定组件、所述辅助轮壳体四者形成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
[0010]辅助轮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辅助轮壳体上的辅助轮,所述辅助轮用于和地面接触,并对所述摩托车的后轮左右两侧进行支撑;
[0011]电源控制组件,与所述摩托车整车电路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摩托车发出的控制信号,并控制所述电机动作。
[0012]优选地,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
[0013]主动带轮,设置在所述电机动作端上,并随之转动;
[0014]从动带轮,固定于所述螺纹丝杆上,并通过传动带与所述主动带轮连接;
[0015]轴承,位于所述螺纹丝杆两端,并固定于所述固定组件上,所述螺纹丝杆通过两个所述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
[0016]优选地,所述固定组件包括:
[0017]下固定壳,所述动力组件嵌入在所述下固定壳内;
[0018]背板支架,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壳面向所述摩托车的端面上,用于和所述摩托车固定连接;
[0019]上固定壳,与所述下固定壳盖合,并在所述上固定壳与所述下固定壳交接处设置密封圈。
[0020]优选地,所述上连杆通过第一弹簧挂销与所述固定组件铰接,所述下连杆通过第二弹簧挂销与所述辅助轮壳体铰接,所述第一弹簧挂销和所述第二弹簧挂销之间设置有拉簧,所述拉簧用于消除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的安装间隙。
[0021]优选地,所述导轨两端设置有导轨固定块,所述导轨固定块将所述导轨轴向固定,且所述导轨固定块固定于所述固定组件上。
[0022]优选地,所述辅助轮组还包括:
[0023]安装臂,用于转动安装所述辅助轮;
[0024]滑臂,套设于所述安装臂背离所述辅助轮端部外周,且所述滑臂背离所述安装臂的端部伸入所述辅助轮壳体内,并在所述辅助轮壳体内上下滑动;
[0025]复位簧,位于所述辅助轮壳体内,所述复位簧竖直设置,且所述复位簧上端与所述辅助轮壳体内壁抵持,下端与所述滑臂端面抵持。
[0026]优选地,所述滑臂上方设置有开关顶针,所述开关顶针上方且位于所述辅助轮壳体内设置有限位开关,所述限位顶针与所述限位开关相对应,且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电源控制组件电连接。
[0027]优选地,所述辅助轮中部设置有轮毂轴承,所述辅助轮与所述轮毂轴承过盈配合固定,所述轮毂轴承与所述安装臂过盈配合固定。
[0028]优选地,所述螺纹滑块面向所述上固定壳的端面上设置有限位销钉,所述上固定壳面向所述螺纹滑块的端面上设置有上限位件和下限位件,所述限位销钉在所述上限位件和所述下限位件之间运动,且所述上限位件和所述下限位件均与所述电源控制组件电连接,用于对所述螺纹滑块的极限上/下位置进行限位。
[0029]优选地,所述电源控制组件包括集成电路板和过载保护继电器,用于接收所述摩托车发出的控制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分析,并控制所述电机正/反转、运动/停止。
[0030]相对于上述
技术介绍
,本申请的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摩托车的电动辅助轮,该电动辅助轮安装与摩托车后轮的左右两侧,用于辅助支撑摩托车,该电动辅助轮具有收起状态和工作状态,收起状态和工作状态之间的转换具体通过动力组件和连杆组件实现。
[0031]具体的说,动力组件中电机带动螺纹滑块上下运动,螺纹滑块又连接有主动拉臂,在螺纹滑块的带动下,主动拉臂会同步上下运动,并且会带动下连杆以及上连杆转动,上连杆和下连杆的转动会引起辅助轮壳体的同步运动,使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向上收起或向下
展开,从而控制辅助轮组上下运动;当辅助轮组向下运动时,直至左右两辅助轮与地面接触后停止运动,可在地面形成左右较宽的辅助支承长度。此时摩托车前后轮、左右辅助轮同时着地,前后轮承担整车的全部重量,左右辅助轮加以支撑,防止摩托车左右倾倒。
[0032]当然,当电机控制辅助轮组向上收起,处于收起状态下时,电动辅助轮和车俩平叉高度保持一致,不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
[0033]此外,该电动辅助轮通过电源控制组件的出线插头与摩托车整车电路连接,通过摩托车传感器了解整车的电源、车速信号、车辆倾斜角度等信号,再由电源控制组件自动控制电机动作,同时控制端可集成在摩托车闸把端进行控制,可实现电动辅助轮的手动控制。采用上述方式设置的电动辅助轮,可以自动对整车左右进行支撑,防止车辆左右发生倾倒后对人和车的伤害,并且能够根据摩托车整车的行驶状况,自动对不良工况进行干预,以调整车辆安全行驶。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摩托车的电动辅助轮,用于安装在摩托车的后轮左右两侧,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组件,与所述摩托车的后轮平叉固定连接;动力组件,嵌入在所述固定组件内部,包括电机以及和所述电机转动连接的螺纹丝杆,所述螺纹丝杆外周套设有与之匹配的螺纹滑块,且所述螺纹滑块上贯穿设置有与所述螺纹丝杆轴向一致的导轨,所述导轨固定在所述固定组件内,所述导轨用于限制所述螺纹滑块仅在其轴向运动;连杆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包括上连杆和下连杆,且所述上连杆和所述下连杆均与所述固定组件铰接,所述下连杆中部铰接有主动拉臂,所述主动拉臂背离所述下连杆的端部与所述螺纹滑块铰接,所述上连杆、所述下连杆两者背离所述固定组件的端部均与辅助轮壳体铰接,且所述上连杆、所述下连杆、所述固定组件、所述辅助轮壳体四者形成平行四边形连杆结构;辅助轮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辅助轮壳体上的辅助轮,所述辅助轮用于和地面接触,并对所述摩托车的后轮左右两侧进行支撑;电源控制组件,与所述摩托车整车电路电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摩托车发出的控制信号,并控制所述电机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电动辅助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组件还包括:主动带轮,设置在所述电机动作端上,并随之转动;从动带轮,固定于所述螺纹丝杆上,并通过传动带与所述主动带轮连接;轴承,位于所述螺纹丝杆两端,并固定于所述固定组件上,所述螺纹丝杆通过两个所述轴承转动设置在所述固定组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电动辅助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下固定壳,所述动力组件嵌入在所述下固定壳内;背板支架,设置在所述下固定壳面向所述摩托车的端面上,用于和所述摩托车固定连接;上固定壳,与所述下固定壳盖合,并在所述上固定壳与所述下固定壳交接处设置密封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摩托车的电动辅助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通过第一弹簧挂销与所述固定组件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登华熊明建陶然阙宇明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宗申创新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