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及酯类残液或重组分乳化、流态化喷烧处置系统及其处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41903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20 22: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丙烯酸及酯类残液或重组分乳化、流态化喷烧处置系统及其处理方法,包括乳化罐、冷却器、循环泵、第一输送泵、真空罐、第一文丘里喷射器、化油釜、破碎泵、第二输送泵、喷烧釜、喷烧泵、液态化焚烧炉和送料炉排,乳化罐的出料口通过循环泵与化油釜的进料口相连,化油釜的出气口和喷烧釜的出气口均并联在第一文丘里喷射器的进气口上,第一文丘里喷射器的出料口与真空罐的进料口相连,真空罐的底部通过第一输送泵与冷却器的进料口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循序渐进的将固体废料焚烧完全并大幅减小了固体废料的粘度以增加流动性,从而有效避免了堵塞的发生并保证工况稳定,还减小了电耗并保障气压系统的正常运行。耗并保障气压系统的正常运行。耗并保障气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丙烯酸及酯类残液或重组分乳化、流态化喷烧处置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丙烯酸及酯类残液或重组分乳化、流态化喷烧处置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化工原料废液属于危险废物,特别是包含如丙烯酸、丙烯酸酸丁酯重组分、二聚丙烯酸、多聚丙烯酸、丁氧基丙烯酸等的废液,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才能排放;目前对于上述危险废液的处置方式以焚烧法为主。
[0003]现有的焚烧设备仅对废液进行简单的固液分离后,就直接进行焚烧,由于固体物料中含有较多的水分,其粘度较大,因此流动性较差,很容易造成堵塞,并导致工况不稳并增加电耗,还会引起气压系统的紊乱,此外,焚烧后的废物仍然具有较多有害物质,焚烧后尾气也无法达到排放标准,亟需等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循序渐进的将固体废料焚烧完全并大幅减小了固体废料的粘度以增加流动性,从而有效避免了堵塞的发生并保证工况稳定,还减小了电耗并保障气压系统的正常运行,还充分减少了焚烧后的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并使焚烧后得尾气达到排放标准的丙烯酸及酯类残液或重组分乳化、流态化喷烧处置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丙烯酸及酯类残液或重组分乳化、流态化喷烧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乳化罐、冷却器、循环泵、第一输送泵、真空罐、第一文丘里喷射器、化油釜、破碎泵、第二输送泵、喷烧釜、喷烧泵、液态化焚烧炉和送料炉排,所述乳化罐的出料口通过循环泵与化油釜的进料口相连,所述化油釜的出气口和所述喷烧釜的出气口均并联在第一文丘里喷射器的进气口上,所述第一文丘里喷射器的出料口与真空罐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真空罐的底部通过第一输送泵与冷却器的进料口相连,所述冷却器的出料口与第一文丘里喷射器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破碎泵的进料口插接在化油釜的底部并与化油釜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破碎泵的出料口插接在油釜的顶部并与化油釜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进液口插接在化油釜的底部并与化油釜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输送泵的出液口与喷烧釜的进料口相连,所述喷烧泵的进料口插接在喷烧釜的底部并与喷烧釜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喷烧泵的出料口插接在喷烧釜的顶部并与喷烧釜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送料炉排的进料口与喷烧泵的出料口相连;所述送料炉排的出料口与液态化焚烧炉相连。
[0006]优选地,还包括废液泵和气液分离罐,所述废液泵的进料口插接在气液分离罐的底部一侧并与气液分离罐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废液泵的出料口插接在喷烧釜的顶部并与喷烧釜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出气口与真空罐的进气口相连。
[0007]优选地,还包括蒸汽缓冲罐,所述送料炉排的进气口插接在蒸汽缓冲罐的一侧并与蒸汽缓冲罐的内部相互连通。
[0008]优选地,还包括第二文丘里喷射器,所述第二文丘里喷射器的进气口插接在蒸汽缓冲罐的一侧并与蒸汽缓冲罐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二文丘里喷射器的出料口与液态化焚烧炉相连,所述第二文丘里喷射器的进气口与气液分离罐的出气口相连。
[0009]优选地,还包括惰性气体缓冲罐,所述惰性气体缓冲罐的出气口与气液分离罐的进气口相连
[0010]一种丙烯酸及酯类残液或重组分乳化、流态化喷烧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1](1)将含有丙烯酸及酯类重组分的废液装入到乳化罐中进行乳化,再借助循环泵将乳化后的废液送入到化油釜中;启动破碎泵并保持工作以打散化油釜中的物料并持续循环。
[0012](2)化油釜中的气体借助第一文丘里喷射器高速进入到真空罐中,进而在第一输送泵的作用下进入到冷却器中冷凝成液态并借助第一文丘里喷射器回到真空罐中。
[0013](3)化油釜中的物料借助第二输送泵进入到喷烧釜中进行燃烧,喷烧釜中产生的气体也借助第一文丘里喷射器高速进入到真空罐中,喷烧釜中未燃烧完全的物料在喷烧泵的作用下在喷烧釜中进行从上往下的循环以促进燃烧完全。
[0014](4)喷烧釜中燃烧后的废渣在喷烧泵的作用下进入到送料炉排中,进而被送料炉排送入到液态化焚烧炉中;同时,蒸汽缓冲罐中的蒸汽会进入到送料炉排中以除去废渣中的水分;蒸汽缓冲罐中的蒸汽还会在第二文丘里喷射器的作用下进入到液态化焚烧炉中。
[0015](5)惰性气体缓冲罐中的惰性气体进入到气液分离罐中,气液分离罐中的气体进入到真空罐中,气液分离罐中的液体在废液泵的作用下进入到喷烧釜中。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对废液进行充分的乳化以彻底分离出固体废料并进行流态化喷烧,进而能循序渐进的将固体废料焚烧完全并大幅减小了固体废料的粘度以增加流动性,从而有效避免了堵塞的发生并保证工况稳定,还减小了电耗并保障气压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还充分减少了焚烧后的废物中的有害物质并使焚烧后得尾气达到排放标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除非另外定义,本专利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专利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专利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
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19]为了保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以下说明清楚且简明,本专利技术省略了已知功能和已知部件的详细说明。
[0020]如图1所示,一种丙烯酸及酯类残液或重组分乳化、流态化喷烧处置系统,包括乳化罐1、冷却器2、循环泵3、第一输送泵4、真空罐5、第一文丘里喷射器6、化油釜7、破碎泵8、第二输送泵9、喷烧釜10、喷烧泵11、液态化焚烧炉16和送料炉排18,乳化罐1的出料口通过循环泵3与化油釜7的进料口相连,化油釜7的出气口和喷烧釜10的出气口均并联在第一文丘里喷射器6的进气口上,第一文丘里喷射器6的出料口与真空罐5的进料口相连,真空罐5的底部通过第一输送泵4与冷却器2的进料口相连,冷却器2的出料口与第一文丘里喷射器6的进料口相连;破碎泵8的进料口插接在化油釜7的底部并与化油釜7的内部相互连通,破碎泵8的出料口插接在油釜7的顶部并与化油釜7的内部相互连通;第二输送泵9的进液口插接在化油釜7的底部并与化油釜7的内部相互连通,第二输送泵9的出液口与喷烧釜10的进料口相连,喷烧泵11的进料口插接在喷烧釜10的底部并与喷烧釜10的内部相互连通,喷烧泵11的出料口插接在喷烧釜10的顶部并与喷烧釜10的内部相互连通,送料炉排18的进料口与喷烧泵11的出料口相连;送料炉排18的出料口与液态化焚烧炉16相连。
[0021]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丙烯酸及酯类残液或重组分乳化、流态化喷烧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乳化罐、冷却器、循环泵、第一输送泵、真空罐、第一文丘里喷射器、化油釜、破碎泵、第二输送泵、喷烧釜、喷烧泵、液态化焚烧炉和送料炉排,所述乳化罐的出料口通过循环泵与化油釜的进料口相连,所述化油釜的出气口和所述喷烧釜的出气口均并联在第一文丘里喷射器的进气口上,所述第一文丘里喷射器的出料口与真空罐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真空罐的底部通过第一输送泵与冷却器的进料口相连,所述冷却器的出料口与第一文丘里喷射器的进料口相连;所述破碎泵的进料口插接在化油釜的底部并与化油釜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破碎泵的出料口插接在油釜的顶部并与化油釜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输送泵的进液口插接在化油釜的底部并与化油釜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第二输送泵的出液口与喷烧釜的进料口相连,所述喷烧泵的进料口插接在喷烧釜的底部并与喷烧釜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喷烧泵的出料口插接在喷烧釜的顶部并与喷烧釜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送料炉排的进料口与喷烧泵的出料口相连;所述送料炉排的出料口与液态化焚烧炉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丙烯酸及酯类残液或重组分乳化、流态化喷烧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废液泵和气液分离罐,所述废液泵的进料口插接在气液分离罐的底部一侧并与气液分离罐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废液泵的出料口插接在喷烧釜的顶部并与喷烧釜的内部相互连通,所述气液分离罐的出气口与真空罐的进气口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丙烯酸及酯类残液或重组分乳化、流态化喷烧处置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蒸汽缓冲罐,所述送料炉排的进气口插接在蒸汽缓冲罐的一侧并与蒸汽缓冲罐的内部相互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珂刘晔白家银
申请(专利权)人:中环信南京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