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性高的液压登车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40936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压登车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稳定性高的液压登车桥,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安装有收缩组件,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收缩组件的顶部铰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基座的两端底部均安装有升降移动组件。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基座对装置进行支撑,先启动收缩组件带动第一液压缸立起,然后启动第一液压缸带动桥体的右端升起,以带动卡紧组件与车体后部对齐,然后启动两个升降移动组件将基座升起,然后移动基座使得卡紧组件与车体板对接,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装置定位支撑更加稳定,并且方便折叠收纳,减少空间占用,存放运输方便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性高的液压登车桥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登车桥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稳定性高的液压登车桥。

技术介绍

[0002]登车桥是用于叉车与货车之间的搭桥设备,方便装卸货物,分类很多,一般分为移动登车桥和固定登车桥,运用登车桥提供可靠的连接,使搬运叉车能够安全和快速地进出运输车辆进行装卸货,但是现有的登车桥还存在以下不足;
[0003]1、现有的登车桥一般只设置两个支点,升起后定位效果不好,稳定性有待提高。
[0004]2、现有的登车桥结构一般无法折叠收纳,存放使用占用空间较大,存放运输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液压登车桥,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登车桥一般只设置两个支点,升起后定位效果不好,稳定性有待提高,并且登车桥结构一般无法折叠收纳,存放使用占用空间较大,存放运输较为不便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稳定性高的液压登车桥,包括基座,所述基座顶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部安装有收缩组件,所述基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收缩组件的顶部铰接有第一液压缸,所述基座的两端底部均安装有升降移动组件,所述支撑杆的顶部铰接有桥体,所述桥体的底部与第一液压缸铰接,所述桥体的左端铰接有接地板,所述桥体的右端铰接有卡紧组件,所述桥体与基座之间安装有两个活动支撑组件。
[0008]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收缩组件包括第二液压缸和滑动块,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底部固定安装至限位槽的内部,所述第二液压缸的右端固定连接至滑动块左侧,所述滑动块的顶端与第一液压缸铰接,所述滑动块的底部滑动连接至限位槽的内部。
[0009]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卡紧组件包括连接板、伺服马达、活动卡板、固定卡板和螺纹杆,所述连接板左侧与桥体铰接,所述连接板的右侧与固定卡板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卡板的左侧与连接板滑动连接,所述伺服马达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的顶端贯穿并螺纹连接至活动卡板的顶部,所述活动卡板的顶端与固定卡板转动连接。
[0010]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活动支撑组件包括套杆、滑杆和两个定位销,所述套杆的底端与基座铰接,所述滑杆的顶端贯穿并滑动连接至套杆的顶端,两个所述定位销相对的一端依次插接至套杆和滑杆的内部。
[0011]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套杆与滑杆上均开设有相配套的定位孔,所述定位销插接至定位孔的内部。
[0012]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升降移动组件包括电动推杆、活动块和两个转轮,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固定连接至基座上,所述电动推杆的底端与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块的外侧与基座滑动连接,两个所述转轮相对的一端通过轴杆均与活动块转动连接。
[0013]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本方案通过基座对装置进行支撑,先启动收缩组件带动第一液压缸立起,然后启动第一液压缸带动桥体的右端升起,以带动卡紧组件与车体后部对齐,然后启动两个升降移动组件将基座升起,然后移动基座使得卡紧组件与车体板对接,然后启动两个升降移动组件复位,使得基座接地,并且桥体升起后带动活动支撑组件升起,然后对活动支撑组件定位,辅助对桥体进行支撑,然后启动卡紧组件与车体板卡紧,并配合第一液压缸调节桥体的右端高度,使得卡紧组件与车体板实现精确固定,使用完毕后,启动卡紧组件与车体板分离,然后启动第一液压缸带动桥体回缩,然后启动收缩组件将第一液压缸再次收缩至限位槽的内部,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装置定位支撑更加稳定,并且方便折叠收纳,减少空间占用,存放运输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A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部分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部分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说明:
[0020]1、基座;2、限位槽;3、收缩组件;31、第二液压缸;32、滑动块;4、支撑杆;5、第一液压缸;6、升降移动组件;61、电动推杆;62、活动块;63、转轮;7、桥体;8、接地板;9、卡紧组件;91、连接板;92、伺服马达;93、活动卡板;94、固定卡板;95、螺纹杆;10、活动支撑组件;101、套杆;102、滑杆;103、定位销;104、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2]请参阅图1~4,本技术中,一种稳定性高的液压登车桥,包括基座1,基座1顶部开设有限位槽2,限位槽2的内部安装有收缩组件3,基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收缩组件3的顶部铰接有第一液压缸5,基座1的两端底部均安装有升降移动组件6,支撑杆4的顶部铰接有桥体7,桥体7的底部与第一液压缸5铰接,桥体7的左端铰接有接地板8,桥体7的右端铰接有卡紧组件9,桥体7与基座1之间安装有两个活动支撑组件10。
[0023]本技术中,通过基座1对装置进行支撑,先启动收缩组件3带动第一液压缸5立起,然后启动第一液压缸5带动桥体7的右端升起,以带动卡紧组件9与车体后部对齐,然后启动两个升降移动组件6将基座1升起,然后移动基座1使得卡紧组件9与车体板对接,然后启动两个升降移动组件6复位,使得基座1接地,并且桥体7升起后带动活动支撑组件10升起,然后对活动支撑组件10定位,辅助对桥体7进行支撑,然后启动卡紧组件9与车体板卡紧,并配合第一液压缸5调节桥体7的右端高度,使得卡紧组件9与车体板实现精确固定,使
用完毕后,启动卡紧组件9与车体板分离,然后启动第一液压缸5带动桥体7回缩,然后启动收缩组件3将第一液压缸5再次收缩至限位槽2的内部,从而实现了装置具备装置定位支撑更加稳定,并且方便折叠收纳,减少空间占用,存放运输方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登车桥一般只设置两个支点,升起后中间段悬空,稳定性有待提高,并且登车桥结构一般无法折叠收纳,存放使用占用空间较大,存放运输较为不便的问题。
[0024]请参阅图1,其中:收缩组件3包括第二液压缸31和滑动块32,第二液压缸31的底部固定安装至限位槽2的内部,第二液压缸31的右端固定连接至滑动块32左侧,滑动块32的顶端与第一液压缸5铰接,滑动块32的底部滑动连接至限位槽2的内部。
[0025]本技术中,通过启动第二液压缸31带动滑动块32沿着限位槽2的内部滑动,使得装置方便将第一液压缸5立起和收纳,使得装置便于收纳折叠。
[0026]请参阅图1与图4,其中:卡紧组件9包括连接板91、伺服马达92、活动卡板93、固定卡板94和螺纹杆95,连接板91左侧与桥体7铰接,连接板91的右侧与固定卡板94固定连接,活动卡板93的左侧与连接板91滑动连接,伺服马达92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与螺纹杆95固定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性高的液压登车桥,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顶部开设有限位槽(2),所述限位槽(2)的内部安装有收缩组件(3),所述基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所述收缩组件(3)的顶部铰接有第一液压缸(5),所述基座(1)的两端底部均安装有升降移动组件(6),所述支撑杆(4)的顶部铰接有桥体(7),所述桥体(7)的底部与第一液压缸(5)铰接,所述桥体(7)的左端铰接有接地板(8),所述桥体(7)的右端铰接有卡紧组件(9),所述桥体(7)与基座(1)之间安装有两个活动支撑组件(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液压登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缩组件(3)包括第二液压缸(31)和滑动块(32),所述第二液压缸(31)的底部固定安装至限位槽(2)的内部,所述第二液压缸(31)的右端固定连接至滑动块(32)左侧,所述滑动块(32)的顶端与第一液压缸(5)铰接,所述滑动块(32)的底部滑动连接至限位槽(2)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性高的液压登车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紧组件(9)包括连接板(91)、伺服马达(92)、活动卡板(93)、固定卡板(94)和螺纹杆(95),所述连接板(91)左侧与桥体(7)铰接,所述连接板(91)的右侧与固定卡板(94)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兆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旭阳特液压登车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