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大流量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9870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精密大流量泵,包括流量泵,所述流量泵的顶部设置有除锈机构,所述流量泵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的侧面安装有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的侧面安装有第三凸轮,所述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均固定安装在流量泵的一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通过采用三凸轮并联泵,从而可有利于通过三泵头并联泵,有效地加大了泵机的流量,并且泵头的进液孔和出液孔之间采用尽量错开的设计,从而使得液体流动轨迹类似于Z型,有效地提升了使用的效果,另外使用弓型片替代弹簧,方便了通过所需要的泵体配套合适的弹力弓形片,进而提升了其效果,且内部采用新设计的高压密封圈,其材质采用为塑料弹性锁套。套。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密大流量泵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流量泵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精密大流量泵。

技术介绍

[0002]大流量自吸水泵具备自吸能力的水泵就叫“自吸泵”。水泵的抽水管内是空气的情况下,利用泵工作时形成的负压(真空),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低于抽水口的水压上来,再从水泵的排水端排出。这个过程前是不需要加“引水(引导用的水)”的。具备这种自吸能力的微型水泵,就叫“微型自吸水泵”。原理类似微型气泵。大流量轴流泵的流量大、结构简单、重量轻、外形尺寸小,它的形体为管状,因此占地面积小。轴流泵工作时,叶轮全部浸没在水中,起动时不必灌泵,操作简单方便。轴流泵当T作条件变化时,只要改变叶片角度,仍然可保持在较率下工作。轴流泵输送液体不是依靠叶轮对液体的离心力,而是利用旋转叶轮叶片的推力,使被输送的液体沿泵轴方向流动。当轴流泵泵轴由电动机带动旋转后,由于叶片与轴流泵泵轴线有一定的螺旋角,所以对液体产生推力(或叫升力),将液体推出,从而沿排出管排出。这和电风扇运行的道理相似,靠近风扇叶片前方的空气被叶片推向前面,使空气流动。当液体被推出后,原来位置便形成局部真空,外面的液体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沿进口管被吸人叶轮中。只要叶轮不断旋转,轴流泵便能不断地吸入和排出液体。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112761918A的“大流量柱塞水泵”,设有底盖的曲轴主箱体内设两端位于主箱体外的曲轴,该曲轴上设有拐臂,拐臂上设有一端与其活动连接的连杆,连杆的另一端与主箱体上的分箱体内的导向活塞杆的活塞活动连接,导向活塞杆依次穿过分箱体内的两个密封座及分箱体上的吸水室壳体,且导向活塞杆的轴肩与注水柱塞顶相邻,注水柱塞上部设有导向压套;分箱体的泵体上端设有与其匹配的分箱体泵盖,分箱体泵盖侧面设有中间排水口,曲轴主箱体外设有封闭的冷却室,冷却室上设有冷却室进水孔及冷却室出水孔,冷却室进水孔与冷却泵相连,冷却室出水孔与回流软管相连。本专利技术节能减耗,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减轻难度、缩短时间同时又降低成本。可长时间安全运行。
[0004]现在使用的柱塞泵所采用的双泵头串联泵,泵的流量较小,且泵头的进液孔和出液孔间,采用的是直通式或错位会导致多组单向阀工作时互相干扰,影响液体的压力脉动,另外现有的柱塞泵,压力脉动大进而对管道的冲击大,使用弹簧压紧滑杆会存在柱塞杆直径不能太大,否则弹簧要做的很大,弹力太大,不利于使用,其次柱塞杆直径不能太小导致弹力太小,不能保证滑杆随凸轮的轮廓线往返运动,再者凸轮推动滑杆向前运动,阻力较大,影响泵的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精密大流量泵,其流量大,并且提高泵的使用寿命。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精密大流量泵,包括流量泵,所述流量泵的顶部设置有除锈机
构,所述流量泵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轮,所述第一凸轮的侧面安装有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的侧面安装有第三凸轮,所述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均固定安装在流量泵的一端,所述流量泵的顶部安装有顶板,通过设置有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通过采用三凸轮并联泵,从而可有利于通过三泵头并联泵,有效地加大了泵机的流量,并且泵头的进液孔和出液孔之间采用尽量错开的设计,从而使得液体流动轨迹类似于Z型,有效地提升了使用的效果,另外使用弓型片替代弹簧,方便了通过所需要的泵体配套合适的弹力弓形片,进而提升了其效果,且内部采用新设计的高压密封圈,其材质采用为塑料弹性锁套,可配大的或小的柱塞杆,从而提升了整体流量泵的运行稳定性与效果,延长了流量泵的使用寿命;
[0008]所述除锈机构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所述连接管道的一端均匀分布有多个分布管道,所述分布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增压输送机,所述增压输送机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开设有除锈剂舱,所述隔板的另一侧开设有润滑剂舱,所述除锈剂舱和润滑剂舱均开设于储液箱的内侧,所述除锈剂舱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除锈剂吸料管,所述润滑剂舱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润滑剂吸料管,所述除锈机构的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均分管,所述均分管均贯穿于顶板的底部,所述均分管的底部安装有均分架,所述均分架的侧面均匀分布有多个侧喷头,所述均分架的内侧均匀分布有多个中部喷头,所述均分架的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边部喷头,所述侧喷头、中部喷头和边部喷头均设置在流量泵的内侧上方,通过在除锈机构的侧面利用连接管道和分布管道连接上增压输送机,通过在增压输送机顶部分别设置有除锈剂泵头和润滑剂泵头,并在增压输送机的侧面安装有第一控制盒和第二控制器盒,将增压输送机安装于储液箱的顶部,在储液箱的内侧通过隔板的分隔,从而提供了除锈剂舱与润滑剂舱,将除锈剂泵头和润滑剂泵头的底部分别连接有除锈剂吸料管和润滑剂吸料管,且在除锈机构的底部则均分有多个均分管贯穿于流量泵的内侧顶部,并在均分管的底部利用均分架连接,并均匀有多个侧喷头、中部喷头和边部喷头,将其指向分布于流量泵的内部中心以及内壁等位置,从而可通过增压输送机上的第一控制盒控制除锈剂泵头将除锈剂舱内部的除锈剂经过除锈剂吸料管抽出,随后通过分布管道和连接管道输送至除锈机构,再通过均分管均分至均分架,随后利用均分的侧喷头、中部喷头和边部喷头将除锈剂均匀风喷射在流量泵内部的各个位置,有效且全面对流量泵的内部进行除锈操作,避免了未使用时内部存在生锈的情况而造成的锈蚀,影响泵机使用问题,随后再通过第二控制器盒控制润滑剂泵头将润滑剂舱内部装载的润滑剂通过润滑剂吸料管抽出,同样输送至除锈机构均分喷淋在流量泵的内壁,即可对内部的零部件提供了有效的润滑防锈保护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延长了流量泵的使用寿命,提升了流量泵使用的稳定性,且喷入除锈剂和润滑剂均可通过泵体的工作将其排出部分,不影响泵机的正常使用。
[0009]优选的,所述流量泵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外壁缠绕安装有传动带,通过传动轴可与传动带连接均为流量泵的内部提供了有效的传动力作用。
[0010]优选的,所述传动带的一端缠绕有齿轮轴,所述齿轮轴的侧面安装有电动机,所述齿轮轴活动安装在电动机的两侧,通过齿轮轴安装在电动机的两端则可提供了有效的驱动力,为传动带提供了传动力。
[0011]优选的,所述流量泵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底座,所述流量泵与电动机之间安装有连接架,通过底座则可在流量泵的底部为整体提供了稳定的支撑作用,连接架则对电动
机提供了安装固定的作用。
[0012]优选的,所述流量泵的内侧转动安装有中轴,所述中轴的两端贯穿于传动轴的内侧,中轴可连接上传动轴主要提供了传动以及驱动的作用。
[0013]优选的,所述流量泵的内侧设置有第一滑杆机构,所述流量泵的内侧安装有第二滑杆机构,所述流量泵的内侧安装有第三滑杆机构,所述第一滑杆机构、第二滑杆机构和第三滑杆机构均设置在中轴的侧面,所述第二滑杆机构设置于第一滑杆机构的侧方,所述第三滑杆机构设置于第二滑杆机构的侧方,通过第一滑杆机构、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大流量泵,包括流量泵(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泵(100)的顶部设置有除锈机构(200),所述流量泵(100)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凸轮(101),所述第一凸轮(101)的侧面安装有第二凸轮(102),所述第二凸轮(102)的侧面安装有第三凸轮(103),所述第二凸轮(102)和第三凸轮(103)均固定安装在流量泵(100)的一端,所述流量泵(100)的顶部安装有顶板(115);所述除锈机构(200)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管道(201),所述连接管道(201)的一端均匀分布有多个分布管道(202),所述分布管道(2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增压输送机(203),所述增压输送机(20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储液箱(208),所述储液箱(208)的内侧固定安装有隔板(217),所述隔板(217)的一侧开设有除锈剂舱(209),所述隔板(217)的另一侧开设有润滑剂舱(210),所述除锈剂舱(209)和润滑剂舱(210)均开设于储液箱(208)的内侧,所述除锈剂舱(209)的内侧固定连接有两个除锈剂吸料管(213),所述润滑剂舱(210)的内侧顶部固定连接有两个润滑剂吸料管(215),所述除锈机构(200)的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均分管(221),所述均分管(221)均贯穿于顶板(115)的底部,所述均分管(221)的底部安装有均分架(222),所述均分架(222)的侧面均匀分布有多个侧喷头(223),所述均分架(222)的内侧均匀分布有多个中部喷头(224),所述均分架(222)的底部均匀分布有多个边部喷头(225),所述侧喷头(223)、中部喷头(224)和边部喷头(225)均设置在流量泵(100)的内侧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大流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泵(100)的两侧均活动安装有传动轴(104),所述传动轴(104)的外壁缠绕安装有传动带(10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大流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带(105)的一端缠绕有齿轮轴(107),所述齿轮轴(107)的侧面安装有电动机(108),所述齿轮轴(107)活动安装在电动机(108)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密大流量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泵(100)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四个底座(109),所述流量泵(100)与电动机(108)之间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军范玉琴文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益思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