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9617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驻车加热器、前舱暖风机、后舱暖风机、散热器及冷却液电磁阀,驻车加热器通过冷却液电磁阀与散热器和后舱暖风机相连,冷却液电磁阀配置为控制发动机冷却液循环与驻车加热器、散热器和后舱暖风机之间的连通或不连通,散热器与发动机相连,用于为房车用户提供生活热水,后舱暖风机用于为后舱提供暖风。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冷却液电磁阀来控制发动机冷却液循环与驻车加热器、后舱暖风机和散热器之间的连通或不连通,解决了现有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中高温情况下行车过程冷却液回路持续循环,无法中断,使得房车车舱温度过高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属于房车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传统燃油房车上驻车暖风系统将暖风机和散热器布置到后乘员舱内部,并与发动机冷却循环连通,可实现水暖驻车加热器低温工况对发动机进行暖机,改善冷启动和后舱的暖风效果。后舱驻车加热器常接入原车的冷却液循环中,在低温工况不仅可以改善发动机冷启动和提高后舱暖风效果,同时还可以在驻车时把发动机作为储热罐储热,防止出现低温用水忽冷忽热的情况。但是,这也带来一个问题,由于冷却液循环常通,高温工况行车过程中冷却液持续高温,热量会通过暖风机和散热器带入后乘员舱,造成后舱空调制冷效果变差、电功耗增加、家具柜体热害、乘坐使用房车舒适性不佳等问题。
[0003]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中高温情况下行车冷却液持续循环工作,无法中断,使得房车车舱温度过高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包括发动机、驻车加热器、前舱暖风机、后舱暖风机、散热器以及冷却液电磁阀,所述驻车加热器通过所述冷却液电磁阀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后舱暖风机相连,所述冷却液电磁阀配置为控制发动机冷却液循环与所述驻车加热器、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后舱暖风机之间的连通或不连通,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发动机相连,用于为房车用户提供生活热水,所述后舱暖风机用于为后舱提供暖风,所述驻车加热器用于在停车后为房车的生活区域供热和在行车时为所述发动机提供升温辅助热量。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冷却液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配置为感应环境温度。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液电磁阀设置在房车冷却液循环回路中,通过控制冷却液的连通或不连通来控制发动机冷却液循环与所述驻车加热器、散热器和后舱暖风机之间的连通或不连通。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液电磁阀在不通电时为常开电磁阀。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控制方法,应用于前述的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1]步骤1:启动房车;
[0012]步骤2:发动机发动,控制组件开机;
[0013]步骤3:采集环境温度,并根据采集到的环境温度改变冷却液电磁阀的初始化状态;
[0014]步骤4:当采集到的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检测驻车加热器的状态,若驻车加热器处于开启状态,则控制所述冷却液电磁阀由通电关闭状态变为断电常通状态,若驻车加热器处于关闭状态,则控制所述冷却液电磁阀维持通电关闭状态,若驻车加热器由开启状态切换到关闭状态,则控制所述冷却液电磁阀在预设时间后由断电常通状态变为通电关闭状态。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3具体为:
[0016]若采集到的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则冷却液电磁阀初始化为通电关闭状态;
[0017]若采集到的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并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冷却液电磁阀初始化为断电常通状态;
[0018]若采集到的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冷却液电磁阀初始化为断电常通状态。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预设温度为15摄氏度,所述第二预设温度为10摄氏度。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步骤4中的所述预设时间为10分钟。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控制方法还包括:远程启动所述驻车加热器时,所述冷却液电磁阀保持断电常通状态。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通过设置冷却液电磁阀,来控制发动机冷却液循环与驻车加热器、散热器和后舱暖风机之间的连通或不连通,解决了现有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中高温情况下行车冷却液持续循环工作,无法中断,使得房车车舱温度过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100,包括发动机1、驻车加热器2、前舱暖风机3、后舱暖风机4、散热器5、冷却液电磁阀6以及控制组件7。所述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100用于在房车驻车过程中,通过对冷却液的加热,实现在低温下对房车的升温,且在高温时避免对房车过度升温。
[0027]发动机1在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100中起到一个过渡作用,用于将一路冷却液流入前舱暖风机3实现前舱升温,另一路冷却液流入驻车加热器2实现循环过程。同时,发动机1也能够被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100中的驻车加热器2升温,在低温时,升温的效果能够提高发动机1的冷启动性能,降低冷启动时发动机1的磨损,同时也提高了汽车燃油经济性,实
现对发动机1的科学使用,提高使用寿命。
[0028]进一步的,在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100中,发动机1能够存储部分热量。
[0029]驻车加热器2为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100中用于加热的部分,通过冷却液电磁阀6与散热器5和后舱暖风机4相连,用于实现对房车冷却液的加热,进而通过冷却液的循环将热量带到整个房车内。具体来讲,驻车加热器2主要用于在停车后为房车的生活区域提供热量(如:热水、热风),而在行车时也可以为发动机1的升温提供辅助热量,使低温环境升温更快。
[0030]散热器5与发动机1相连,用于为房车用户提供生活热水,在接收到通过驻车加热器2加热的冷却液后,将冷却液带来的热量散发到生活用水中。后舱暖风机4实现了向房车后舱吹出暖风升温,同时将部分冷却液传入发动机1中。
[0031]冷却液电磁阀6为本专利技术的核心部分,用于控制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100中冷却液的连通或不连通,即控制发动机1与驻车加热器2、散热器5和后舱暖风机4之间的连通或不连通,继而控制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100是否进行工作。
[0032]进一步的,冷却液电磁阀6设置在冷却液循环回路中,且位于驻车加热器2和散热器5之间,通过控制冷却液的连通或不连通来控制发动机1的冷却液循环与驻车加热器2、散热器5和后舱暖风机4之间的连通或不连通。
[0033]进一步的,冷却液电磁阀6在不通电时为一个常开的电磁阀,即无操作情况下不会对冷却液的循环造成影响,保持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100的连通。
[0034]控制组件7用于控制冷却液电磁阀6的开启和关闭。
[0035]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驻车加热器、前舱暖风机、后舱暖风机、散热器以及冷却液电磁阀,所述驻车加热器通过所述冷却液电磁阀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后舱暖风机相连,所述冷却液电磁阀配置为控制发动机冷却液循环与所述驻车加热器、所述散热器和所述后舱暖风机之间的连通或不连通,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发动机相连,用于为房车用户提供生活热水,所述后舱暖风机用于为后舱提供暖风,所述驻车加热器用于在停车后为房车的生活区域供热和在行车时为所述发动机提供升温辅助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还包括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冷却液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温度传感器,配置为感应环境温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电磁阀设置在房车冷却液循环回路中,通过控制冷却液的连通或不连通来控制发动机冷却液循环与所述驻车加热器、散热器和后舱暖风机之间的连通或不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电磁阀在不通电时为常开电磁阀。6.一种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房车驻车暖风循环系统中,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启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李洁徐晓南姜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大通房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