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相机机构用验证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9209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D相机机构用验证平台,包括验证平台,被测物放置平台通过被测物多自由度调整组件可在X/Y/Z/R方向进行调整的设置在验证平台上;竖向横梁竖向设置在验证平台上,竖向横梁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横向横梁;结构光通过结构光调整组件可在Z向和Y向移动的设置在横向横梁上;左端相机和右端相机通过左端多自由度调整机构和右端多自由度调整机构均可在X/Y/Z/R方向进行调整的设置在横向横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3D相机对被测物多角度的拍摄,进而能对3D相机结构的光学特性进行相关验证,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研发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D相机机构用验证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验证平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3D相机机构的验证平台。

技术介绍

[0002]随着3D机器视觉技术的尺寸测量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高精度,大大提高了工业在线测量的实时性和准确性,同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控制也得到明显提升,将3D相机作为机器的眼睛,其作用就像人类的眼睛一样——眼睛获取的信息可被大脑(计算机)处理,3D相机获取的三维信息为机器视觉算法提供必要的深度信息,从而可以让机器识别物体的大小,颜色和深度距离。
[0003]搭载3D相机能让机器更快、更智能、更精确地执行复杂的任务,目前常应用于物流、检测、码垛、上下料等场景,在特定的距离下,针对大中型物体,识别速度往往是更常见的客户诉求;而针对小物体,精准度则成为了主要指标。
[0004]3D相机的设计研发过程中机构精度的验证往往也制约着开发企业的研发速度和成本的有效控制,研发过程中3D相机的位置与被测物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结构光相对3D相机的位置,会造成3D相机光学特性的不同差异,现有的人工验证方式精度低且效率低下,同时对3D相机的通用性也较差,导致后续无法快速准确的对3D相机进行设计制造,提升了企业的研发制造时间及研发费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将被测物在X/Y/Z/R方向进行位置调整,同时结构光配合可在X/Y/Z/R方向移动的两个相机多角度的对被测物进行拍照摄像,便于对3D相机结构进行光学验证,从而能快速有效的进行3D相机的制造,降低企业成本的的3D相机机构用验证平台。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3D相机机构用验证平台,包括:
[0007]验证平台;
[0008]被测物放置平台,通过被测物多自由度调整组件可在X/Y/Z/R方向进行调整的设置在所述验证平台上;
[0009]竖向横梁,竖向设置在所述验证平台上,所述竖向横梁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横向横梁;
[0010]结构光,通过结构光调整组件可在Z向和Y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横向横梁上;
[0011]左端相机和右端相机,所述左端相机和右端相机通过左端多自由度调整机构和右端多自由度调整机构均可在X/Y/Z/R方向进行调整的设置在所述横向横梁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被测物多自由度调整组件包括:
[0013]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通过X向螺旋千分尺和Y向螺旋千分尺可分别在第一底板上进行X和Y向调整的第一调整平台,其中,所述X向螺旋千分尺和Y向螺旋千分尺将
第一调整平台移动后通过第一锁紧件将所述第一调整平台位置固定;
[0014]第二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平台上,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通过Z向螺旋千分尺可在第二底板的Z向进行位置调整的第二调整平台,其中,所述Z向螺旋千分尺将第二调整平台移动后通过第二锁紧件将所述第二调整平台位置固定;
[0015]第三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调整平台上;
[0016]旋转平台,通过R方向螺旋千分尺可在所述第三底板上进行旋转,并通过第三锁紧件进行位置固定,其中,所述被测物放置平台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上。
[0017]进一步的,所述结构光调整组件包括结构光Z轴调整板和结构光Y轴调整板,所述结构光Z轴调整板的两侧设有竖向设置的第一调整槽,第一紧固件穿过第一调整槽将结构光Z轴调整板可在Z轴方向调整的固定在横向横梁上;
[0018]所述结构光Y轴调整板上设有横向设置的两个第二调整槽,第二紧固件穿过第二调整槽将所述结构光Y轴调整板可在Y轴方向调整的固定在所述结构光Z轴调整板上。
[0019]进一步的,所述左端多自由度调整机构和右端多自由度调整机构的结构为对称设置,所述左端多自由度调整机构包括:
[0020]相机X方向移动板,所述相机X方向移动板可在X方向位置可调的设置在所述横向横梁上;
[0021]X向位置指示标,设置在所述相机X方向移动板的一侧,且所述X向位置指示标指向位于横向横梁上端的X方向标尺;
[0022]角度调整板,通过回转轴可旋转的设置在所述相机X方向移动板上;
[0023]角度位置指示标,设置在所述角度调整板上,且所述角度位置指示标对准位于角度调整板上的标尺;
[0024]相机固定座,通过位置调节装置可在Y向和Z向进行移动的设置在所述角度调整板上;
[0025]相机,设置在所述相机固定座上。
[0026]进一步的,所述位置调节装置包括可在所述角度调整板上进行Y向移动的相机Y向调节板,所述相机Y向调节板上设有可在Z向移动的相机Z向调节板,且所述相机Z向调节板的一侧设有相机限位板。
[0027]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0028]1.被测物通过X向螺旋千分尺、Y向螺旋千分尺、Z向螺旋千分尺和R方向螺旋千分尺可在被测物放置平台上进行X/Y/Z/R方向的调整,用于满足3D相机对被测物不同位置的光学验证需求。
[0029]2.结构光通过结构光Z轴调整板、结构光Y轴调整板在Z轴和Y轴方向上进行位置调整,用于满足3D相机对结构光不同位置的光源需求。
[0030]3.通过相机X方向移动板100、相机Y向调节板110、机Z向调节板111和角度调整板103可以实现对单个相机或两个的X/Y/Z/R方向的位置调整,从而实现了对3D相机结构的相关光学验证,能快速有效的对3D相机进行制造,降低企业研发成本。
附图说明
[003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32]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0034]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被测物放置平台和被测物多自由度调整组件装配时的立体图结构示意图;
[0035]图4为图3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0036]图5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右端多自由度调整机构和右端相机装配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其中:验证平台1、被测物放置平台2、被测物多自由度调整组件3、竖向横梁4、横向横梁5、结构光6、结构光调整组件7、左端相机8和右端相机9、左端多自由度调整机构10、右端多自由度调整机构11、卡尺12、第一底板30、X向螺旋千分尺31、Y向螺旋千分尺32、第一调整平台33、第一锁紧件34、第二底板35、Z向螺旋千分尺36、第二调整平台37、第二锁紧件38、第三底板39、旋转平台40、R方向螺旋千分尺41、第三锁紧件42、结构光Z轴调整板70、结构光Y轴调整板71、相机X方向移动板100、X向位置指示标101、X方向标尺102、角度调整板103、回转轴104、角度位置指示标105、标尺106、限位销107、相机固定座108、相机109、相机Y向调节板110、相机Z向调节板111、相机限位板112、第一调整槽700、第二调整槽710。
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D相机机构用验证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验证平台;被测物放置平台,通过被测物多自由度调整组件可在X/Y/Z/R方向进行调整的设置在所述验证平台上;竖向横梁,竖向设置在所述验证平台上,所述竖向横梁上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横向横梁;结构光,通过结构光调整组件可在Z向和Y向移动的设置在所述横向横梁上;左端相机和右端相机,所述左端相机和右端相机通过左端多自由度调整机构和右端多自由度调整机构均可在X/Y/Z/R方向进行调整的设置在所述横向横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相机机构用验证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被测物多自由度调整组件包括: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设有通过X向螺旋千分尺和Y向螺旋千分尺可分别在第一底板上进行X和Y向调整的第一调整平台,其中,所述X向螺旋千分尺和Y向螺旋千分尺将第一调整平台移动后通过第一锁紧件将所述第一调整平台位置固定;第二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调整平台上,所述第二底板上设有通过Z向螺旋千分尺可在第二底板的Z向进行位置调整的第二调整平台,其中,所述Z向螺旋千分尺将第二调整平台移动后通过第二锁紧件将所述第二调整平台位置固定;第三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二调整平台上;旋转平台,通过R方向螺旋千分尺可在所述第三底板上进行旋转,并通过第三锁紧件进行位置固定,其中,所述被测物放置平台设置在所述旋转平台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3D相机机构用验证平台,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荣超潘建福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诠泰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