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续混料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3741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8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续混料系统,包括桶身;桶身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桶身内部转动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连接设置有铲板;若干个铲板沿着传动轴的长度方向分布;铲板随传动轴同步旋转,推动物料朝出料口移动;传动轴的其中一端延长至出料口远离进料口的一侧;出料口两侧的铲板镜像反装设置;出料口对应桶身两端方向的铲板镜像反装设置,从而能够让物料在出料口附近实现对向挤压,增强混合效果。混合效果。混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续混料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物料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连续混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物料混合是化工、食品、饲料、医药等众多行业生产里的重要环节。现有混料设备大多还停留在桶体配合单向旋转搅拌头的阶段,不仅搅拌混匀效果有限,而且物料转移速度较低难以满足产量需求。同时,混料设备在使用完毕后内部会残留较多细碎物料,需要彻底清洁之后才不会影响其它物料的混合工作,所以有必要对清洁便利性进行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专利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内部清理方便、出料速度快的连续混料系统。
[0004]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一种连续混料系统,包括卧式混合机;所述卧式混合机包括桶身;所述桶身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桶身内部转动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连接设置有铲板;若干个所述铲板沿着所述传动轴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铲板随传动轴同步旋转,推动物料朝出料口移动;所述传动轴的其中一端延长至出料口远离进料口的一侧;所述出料口两侧的所述铲板镜像反装设置。
[0005]进一步的,所述铲板头部窄,尾部宽。
[0006]进一步的,所述桶身侧面开设有清洗窗;所述清洗窗上覆盖有门盖;所述清洗窗外侧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压紧扁担;所述压紧扁担贴合在所述门盖外表面上;所述压紧扁担与所述桶身可拆卸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扁担与所述桶身铰接相连;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固定手轮和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连接设置在所述压紧扁担远离铰接部位的一侧;所述限位块表面设置有凹槽;所述桶身上摆动设置有铰接棒;所述铰接棒远离铰接点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手轮螺纹配合;当所述铰接棒转动至所述凹槽内部时,所述固定手轮与铰接棒配合将所述限位块压紧固定。
[0008]进一步的,所述桶身上设置铰链,所述压紧扁担采用螺栓与铰链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压紧扁担靠近所述门盖的一侧为崎岖的齿形轮廓;所述压紧扁担通过若干个凸起段与所述桶身贴合。
[0010]进一步的,所述桶身上还连接设置有透气口;所述透气口与所述桶身卡箍相连;所述透气口外部套设有布袋。
[0011]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连续混料系统,包括卧式混合机;卧式混合机包括桶身;桶身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桶身内部转动设置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连接设置有铲板;若干个铲板沿着传动轴的长度方向分布;铲板随传动轴同步旋转,推动物料朝出料口移动;传动轴的其中一端延长至出料口远离进料口的一侧;出料口两侧的铲板镜像反装设置;出料口对应桶身两端方向的铲板镜像反装设置,从而能够让物料在出料口附近实
现对向挤压,增强混合效果,提升出料速度;(2)本技术的连续混料系统,桶身侧面开设有清洗窗;清洗窗上覆盖有门盖;清洗窗外侧设置有限位组件;限位组件包括压紧扁担;压紧扁担压紧设置在门盖外表面上;压紧扁担与桶身可拆卸连接;清洗窗的作用在于可以在完成混料任务后对桶身内部进行清洗;限位组件的作用在于,在不使用清洗窗时保证门盖的封闭位置稳定,从而减少工作中的晃动造成,也避免门盖以外打开后造成物料外泄的生产事故;(3)本技术的连续混料系统,压紧扁担靠近所述门盖的一侧为崎岖的齿形轮廓;压紧扁担通过若干个凸起段与所述桶身贴合;凸起段的作用在于,减少了压紧扁担与门盖的贴合面积,从而降低了贴合压紧的难度和压紧扁担表面轮廓的加工精度,有效控制了部件制备成本。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连续混料系统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的连续混料系统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的限位组件结构细节图。
[0015]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0016]1、连续混料系统本体,10、透气口,11、桶身,12、进料口,13、出料口,14、传动轴,141、铲板,15、清洗窗,151、门盖,16、限位组件,161、压紧扁担,162、固定手轮,163、限位块,164、凹槽,165、铰接棒。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0018]如图1

2所示,一种连续混料系统,包括桶身11;所述桶身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12和出料口13;所述桶身11内部转动设置有传动轴14;所述传动轴14上连接设置有铲板141;若干个所述铲板141沿着所述传动轴14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铲板141随传动轴14同步旋转,推动物料朝出料口13移动;所述传动轴14的其中一端延长至出料口13远离进料口12的一侧;所述出料口13两侧的所述铲板141镜像反装设置。
[0019]利用传动轴14可带动多个铲板141同步旋转,从而借助倾斜设置的板面推动物料沿着传动轴14长度方向移动,出料口13并不是单纯设置在桶身11的某一端,而是与靠近的一端之间还设置有铲板,出料口13对应桶身11两端方向的铲板141镜像反装设置,从而能够让物料在出料口13附近实现对向挤压,增强混合效果,进料口12侧面还可以设置添加孔,用来在工艺需要时向物料内加入其它原料,借助桶身11内的混合过程来实现多种物料的混匀。该混合机适合对物料混合均匀度不高却追求产量的客户,可连续投料混合出料,采用铲板式叶片,更好的便于混合均匀,可控制混合方向。
[0020]所述铲板141头部窄,尾部宽。
[0021]所述桶身11侧面开设有清洗窗15;所述清洗窗15上覆盖有门盖151;所述清洗窗15外侧设置有限位组件16;所述限位组件16包括压紧扁担161;所述压紧扁担161贴合在所述门盖151外表面上;所述压紧扁担161与所述桶身11可拆卸连接。
[0022]清洗窗15的作用在于可以在完成混料任务后对桶身11内部进行清洗;门盖151可采用铰接翻转式或嵌入式等多种方式;限位组件16的作用在于,在不使用清洗窗15时保证
门盖151的封闭位置稳定,从而减少工作中的晃动造成,也避免门盖151以外打开后造成物料外泄的生产事故;桶身上开有清洗窗15,清洗窗上覆盖有门盖151,门盖151上均布有压紧扁担161,铰接的连接形式使得压紧扁担可翻转,从而能在拆装门盖151时腾出足够的操作空间。
[0023]所述压紧扁担161与所述桶身11铰接相连;所述限位组件16还包括固定手轮162和限位块163;所述限位块163连接设置在所述压紧扁担161远离铰接部位的一侧;所述限位块163表面设置有凹槽164;所述桶身11上摆动设置有铰接棒165;所述铰接棒165远离铰接点的一端与所述固定手轮162螺纹配合;当所述铰接棒165转动至所述凹槽164内部时,所述固定手轮162与铰接棒165配合将所述限位块163压紧固定。
[0024]铰接棒165作为与桶身11相连的部件,可以让限位组件16实现对门盖151的稳定按压;具体而言,凹槽164的作用在于防止铰接棒165向摆动轨迹的两侧偏转,增强该活动部件的转动稳定性;固定手轮162可以通过螺纹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续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卧式混合机(1);所述卧式混合机(1)包括桶身(11);所述桶身(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12)和出料口(13);所述桶身(11)内部转动设置有传动轴(14);所述传动轴(14)上连接设置有铲板(141);若干个所述铲板(141)沿着所述传动轴(14)的长度方向分布;所述铲板(141)随传动轴(14)同步旋转,推动物料朝出料口(13)移动;所述传动轴(14)的其中一端延长至出料口(13)远离进料口(12)的一侧;所述出料口(13)两侧的所述铲板(141)镜像反装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铲板(141)头部窄,尾部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混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桶身(11)侧面开设有清洗窗(15);所述清洗窗(15)上覆盖有门盖(151);所述清洗窗(15)外侧设置有限位组件(16);所述限位组件(16)包括压紧扁担(161);所述压紧扁担(161)贴合在所述门盖(151)外表面上;所述压紧扁担(161)与所述桶身(11)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混料系统,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宝利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