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起重搬运台车
[0001]本公开涉及用于搬运车辆的起重搬运台车的技术。
技术介绍
[0002]在日本特开2019
‑
78099中,公开了一种涉及能够支承、升降、搬运车辆的起重搬运台车的技术。该技术的起重搬运台车,在将台车框架插入到车辆的下部的状态下,利用臂部支承各个轮胎。利用基端升降部和前端升降部使台车框架升降,以便升降车辆。台车主体被连接于台车框架。台车主体配备有驱动轮单元和搬运控制部,将车辆向任意方向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支承轮胎的臂部被支承于台车框架。在对作为搬运对象的车辆进行升降的情况下,由于臂部承受车辆的负荷,因此,台车框架需要具有支承车辆的负荷的强度。但是,由于台车框架需要被插入到车辆的下部,因此,高度方向上的尺寸受到制约。因此,对于起重搬运台车,要求用于在有限的高度空间中确保支承车辆的强度的框架结构。
[0004]本公开是鉴于上述课题做出的,提供一种用于在有限高度的空间中确保用于支承作为搬运对象的车辆的框架刚性的起重搬运台车。
[0005]为了解决上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搬运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台车框架,所述台车框架从车辆前后方向被插入到搬运对象车辆的下部;多个臂,所述多个臂构成为,在支承状态下,在所述搬运对象车辆的多个轮胎的接地部的前后,从所述台车框架分别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能够支承所述多个轮胎的每一个;升降机构,在所述支承状态下,所述升降机构通过使所述台车框架升降,而使所述搬运对象车辆升降;以及台车主体,所述台车主体被连接于所述台车框架的前端侧,在所述支承状态下,能够任意移动所述台车框架,所述台车框架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从所述台车框架的所述前端侧向所述台车框架的后端侧延伸;以及后端框架,在所述台车框架的所述后端侧,所述后端框架被接合于所述主框架,其中,所述后端框架包括:一对纵梁;一对横梁,所述一对横梁被设置成架设在所述一对纵梁的端部之间;以及一对臂固定板,所述一对臂固定板被设置成从所述一对纵梁的下面侧分别向车辆宽度方向的外侧突出,在所述后端框架的上面侧,以覆盖所述后端框架的方式设置有顶板,所述多个臂包括被支承于所述后端框架的多个后端臂,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被收纳于所述后端框架的框内的至少一个升降单元,所述顶板被固定于所述后端框架,所述顶板将所述多个后端臂固定于夹在所述顶板与所述一对臂固定板之间的位置,将所述至少一个升降单元的上端面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重搬运台车,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北岛敏树,渡边纪尚,中村裕,梶田直哉,中野贤二,三宫孝文,清水尉匡,安田广平,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