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TO-CAN组件PIN引脚插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35918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6
一种T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TO

CAN组件PIN引脚插接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通信器件组装
,尤其涉及一种TO

CAN组件PIN引脚插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BOSA、TOSA及ROSA,其上均携带有一个甚至几个TO

CAN组件,而TO

CAN组件通常是由帽座、插接在帽座上的多根PIN引脚、固定在帽座内部的陶瓷基板、固定在陶瓷基板上的光电二极管、崩光电二极管及球透镜等构成,其中,针对目前市面上常见的TO

CAN组件,其一般设有四根引脚,而其中三根引脚和帽座为绝缘连接,而另外一根引脚与帽座为金相连接。
[0003]目前在进行TO

CAN组件的组装时,通常先进行引脚的插接,而后再进行透镜及二极管等的粘贴固化或者共晶操作。而目前在进行引脚插接时,帽座通过输送带输送至插设位置处,而后通过对帽座进行姿态调节,使得帽座上的其中一个插设孔位于引脚插设的正下方,接着引脚插设装置将单根引脚插设在帽座上,而后再次通过姿态调节,使得帽座上的其他孔逐个地位于引脚的正下方,并最终完成引脚的插接操作,当引脚插接完成后,对引脚进行金相固定和绝缘固定连接。
[0004]上述的插接方式,在进行插接时,需要频繁地对帽座的姿态进行调节,并且采用单根插接的方式,因此整体而言其效率较低,并且对姿态调节系统的精度具有严格的要求,而实际生产中,为了确保精度需要频繁地对其精度进行调节和维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TO

CAN组件PIN引脚插接装置,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方便进行引脚的插接操作,并且改善引脚的插接效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0006]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技术:一种TO

CAN组件PIN引脚插接装置,包括引脚上料单元,引脚上料单元的出料端设有推出单元,推出单元的一端设有插接单元,插接单元的一侧设有帽座放置机构;引脚上料单元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连接有步进机构,步进机构的另一端设有下料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步进机构以使下料机构进行引脚的步进下料;推出单元包括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的一侧设有推出机构,转动机构用于调节引脚的位置,以使推出机构将引脚从转动机构中推出;插接单元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上连接转向机构,转向机构上设有四个夹持机构,转动机构用于调节夹持机构的方位,以使夹持机构对推出机构推至其内的引脚进行逐个夹持,翻转机构用于带动被夹持机构夹持的引脚进行转动,以使呈水平状态的引脚调节为呈竖直状态,升降机构用于带动呈竖向状态的引脚向下运动,以使引脚插设在帽座放置机构上的帽座上。
[0007]进一步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件,第一安装件的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驱动电
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上开设有凹槽,凹槽内壁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条,导向条上套设有滑动座,滑动座的外壁设有第一转轴,滑动座上螺接有调节丝杆,调节丝杆的两端设于转动盘上,调节丝杆的一端设有转动头,第一转轴上转动设有连杆。
[0008]进一步地,步进机构包括转动圆头座,转动圆头座的上端转动设有转轴,转轴的外侧端设有棘轮,转轴的内侧端设有安装盘,转轴上套设有圆盘,圆盘位于棘轮的内侧,圆盘的外周成形有呈三角状的摆动板,摆动板的下端转动设有第一销,第一销设于连杆的另一端,摆动板上设有第二销,第二销上转动设有转动板,转动板的下端设有第三销,第三销上挂设有拉簧,拉簧的另一端设有第四销,第四销设于摆动板上,转动板的上端设有弧板,弧板的另一端内壁设有楔形件,楔形件作用于棘轮,以拨动棘轮进行转动。
[0009]进一步地,下料机构包括安装于安装盘上的上料圆盘,上料圆盘的周侧呈圆周阵列地开设有V槽,上料圆盘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安装件,第二安装件外侧安装有固定横板,固定横板上安装有V形弹簧片,第二安装件的外壁还设有第五销,第五销上设有L形件,第五销穿于L形件的弯折处,L形件的竖直段下端设有楔形定位头,L形件的水平段上侧设有挡杆,挡杆设于第二安装件上,V形弹簧片的另一端作用于L形件水平段的下壁,楔形定位头穿于其中一个V槽内,用于上料圆盘的转动锁定。
[0010]进一步地,上料圆盘的背侧转动设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的外侧端设有转动帽,第一丝杆上螺接有外拉盘,外拉盘上呈圆周阵列地设有连接支板,连接支板的外侧端设有限位件,限位件上分别穿有一对导向杆,导向杆设于上料圆盘上,限位件上开设有V形槽,V形槽的外侧端封闭,限位件与V槽数量一致,限位件与V槽之间呈一一对应的关系,且限位件上的V形槽正对于与其对应的V槽。
[0011]进一步地,上料圆盘的外周罩设有弧形板,弧形板的上端设有沿着竖直方向设有下料矩形框,下料矩形框的上端设有装料斗,装料斗内设有调节内板,调节内板的上端位于装料斗内,且与装料斗的内壁轮廓相匹配,调节内板的下端穿于下料矩形框内,下料矩形框安装于第二安装件上,调节内板向外延伸地设有导向穿杆,导向穿杆穿于装料斗侧壁上,调节内板上还转动设有第三丝杆,第三丝杆螺接于装料斗上,第三丝杆的外侧端设有第一转帽,弧形板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弧形板的下端设有凹形下料件,凹形下料件的外侧端倾斜向下地设于弧形板上。
[0012]进一步地,弧形板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凸耳,凸耳上转动设有第四丝杆,第四丝杆的外侧端设有第二转帽,凸耳之间还设有导杆,第四丝杆上设有移动板,导杆穿于移动板上,移动板的下端设有调节斜板,调节斜板位于凹形下料件内。
[0013]进一步地,转动机构包括一对凹形座,凹形座的上端安装有转动座,其中一个转动座安装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柱,转动柱上呈圆周阵列地开设有放置槽,另外一个转动座上开设有推出孔,当放置槽正对于推出孔时,用于引脚的推出;推出机构包括分别安装于转动座侧壁上的推出端座,其中一个推出端座安装有推出电机,推出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推出丝杆,推出端座之间设有一对导向中杆,推出丝杆上设有推出座,推出座的上设有连接板,连接板的另一端设有推出板,推出板的下端设有顶杆,顶杆作用于放置槽内引脚的端部,以将引脚顶出。
[0014]进一步地,升降机构包括竖向凹件,竖向凹件上开设有竖向导孔,竖向凹件的外壁上下两端分别安装有升降端座,升降端座的上端安装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有升降丝杆,升降丝杆上设有升降座,升降座的内侧端穿于竖向凹件,升降座的内侧端设有滑动块,滑动块上转动设有第一转板;翻转机构包括导向框,导向框内活动设有活动块,活动块上安装有转动气缸,转动气缸的活动端设有第二转板;转向机构包括插接圆柱,插接圆柱上呈圆周阵列地开设有四个穿孔,插接圆柱的内侧端套设有转动环,转动环的外周呈对称的设有固定台,其中一个固定台安装于第一转板的另一端,另外一个固定台安装于第二转板的另一端,转动环的外周还设有第三安装件,第三安装件安装有转动电机,转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有齿轮,齿轮上啮合有从动齿环,从动齿环设于插接圆柱上;夹持机构包括设于插接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TO

CAN组件PIN引脚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脚上料单元(1),引脚上料单元(1)的出料端设有推出单元(2),推出单元(2)的一端设有插接单元(3),插接单元(3)的一侧设有帽座放置机构(4);引脚上料单元(1)包括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连接有步进机构,步进机构的另一端设有下料机构,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步进机构以使下料机构进行引脚的步进下料;推出单元(2)包括转动机构,转动机构的一侧设有推出机构,转动机构用于调节引脚的位置,以使推出机构将引脚从转动机构中推出;插接单元(3)包括升降机构,升降机构设有翻转机构,翻转机构上连接有转向机构,转向机构上设有四个夹持机构,转动机构用于调节夹持机构的方位,以使夹持机构对推出机构推至其内的引脚进行逐个夹持,翻转机构用于带动被夹持机构夹持的引脚进行转动,以使呈水平状态的引脚调节为呈竖直状态,升降机构用于带动呈竖向状态的引脚向下运动,以使引脚插设在帽座放置机构(4)上的帽座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TO

CAN组件PIN引脚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安装件(100),第一安装件(100)的上端安装有驱动电机(101),驱动电机(101)的输出轴连接有转动盘(102),转动盘(102)上开设有凹槽(103),凹槽(103)内壁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条(104),导向条(104)上套设有滑动座(105),滑动座(105)的外壁设有第一转轴(107),滑动座(105)上螺接有调节丝杆(106),调节丝杆(106)的两端设于转动盘(102)上,调节丝杆(106)的一端设有转动头,第一转轴(107)上转动设有连杆(10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TO

CAN组件PIN引脚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步进机构包括转动圆头座(113),转动圆头座(113)的上端转动设有转轴(112),转轴(112)的外侧端设有棘轮(115),转轴(112)的内侧端设有安装盘(114),转轴(112)上套设有圆盘(111),圆盘(111)位于棘轮(115)的内侧,圆盘(111)的外周成形有呈三角状的摆动板(110),摆动板(110)的下端转动设有第一销(109),第一销(109)设于连杆(108)的另一端,摆动板(110)上设有第二销(120),第二销(120)上转动设有转动板(119),转动板(119)的下端设有第三销(118),第三销(118)上挂设有拉簧(117),拉簧(117)的另一端设有第四销(116),第四销(116)设于摆动板(110)上,转动板(119)的上端设有弧板(121),弧板(121)的另一端内壁设有楔形件(122),楔形件(122)作用于棘轮(115),以拨动棘轮(115)进行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TO

CAN组件PIN引脚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料机构包括安装于安装盘(114)上的上料圆盘(123),上料圆盘(123)的周侧呈圆周阵列地开设有V槽(124),上料圆盘(123)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安装件(125),第二安装件(125)外侧安装有固定横板(130),固定横板(130)上安装有V形弹簧片(128),第二安装件(125)的外壁还设有第五销(126),第五销(126)上设有L形件(127),第五销(126)穿于L形件(127)的弯折处,L形件(127)的竖直段下端设有楔形定位头,L形件(127)的水平段上侧设有挡杆(129),挡杆(129)设于第二安装件(125)上,V形弹簧片(128)的另一端作用于L形件(127)水平段的下壁,楔形定位头穿于其中一个V槽(124)内,用于上料圆盘(123)的转动锁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TO

CAN组件PIN引脚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料圆盘(123)的背侧转动设有第一丝杆(136),第一丝杆(136)的外侧端设有转动帽(137),第一丝杆(136)上螺接有外拉盘(135),外拉盘(135)上呈圆周阵列地设有连接支板(134),连接支板(134)的外侧端设有限位件(132),限位件(132)上分别穿有一对导向杆(131),导向杆(131)设于
上料圆盘(123)上,限位件(132)上开设有V形槽(133),V形槽(133)的外侧端封闭,限位件(132)与V槽(124)数量一致,限位件(132)与V槽(124)之间呈一一对应的关系,且限位件(132)上的V形槽(133)正对于与其对应的V槽(124)。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TO

CAN组件PIN引脚插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料圆盘(123)的外周罩设有弧形板(140),弧形板(140)的上端设有沿着竖直方向设有下料矩形框(138),下料矩形框(138)的上端设有装料斗(139),装料斗(139)内设有调节内板(150),调节内板(150)的上端位于装料斗(139)内,且与装料斗(139)的内壁轮廓相匹配,调节内板(150)的下端穿于下料矩形框(138)内,下料矩形框(138)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江谭军项刚郭亮李旭赵涵刘志勇马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九州光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