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卖亭用可折叠全覆盖遮阳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5883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8:15
一种售卖亭用可折叠全覆盖遮阳篷,包括篷甲、篷乙、篷丙、伸缩杆甲、伸缩干乙;篷甲、篷乙分别与售卖亭前后侧、左右侧边缘铰接;篷丙在篷乙的外侧边与篷乙铰接;伸缩杆甲、伸缩杆乙分别提供篷甲、篷乙展开的动力;这样,先展开篷丙,再通过伸缩杆甲、伸缩杆乙展开篷甲、带着篷丙的篷乙;篷甲、篷乙、篷丙会形成环绕售卖亭一周的封闭遮阳避雨区域,对遮阳篷下方的行人进行不缺一角的遮阳避雨;篷甲、篷乙、篷丙均为刚性件,对恶劣天气时的外力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难度低、制造成本低、维护成本低,有利于推广应用。有利于推广应用。有利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售卖亭用可折叠全覆盖遮阳篷


[0001]本技术涉及售卖亭配件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售卖亭用可折叠全覆盖遮阳篷。

技术介绍

[0002]遮阳篷是设置于建筑物外围,用于阻挡紫外线的辐射,降低室内温度的产品;售卖亭是一种专门售卖物品的亭子,常设置于空旷场地内,与旁边的建筑物相距一定距离;夏日里,售卖亭经常会接收长时间阳光的曝晒,受到强烈的紫外线辐射;因此,越来越多的售卖亭会安装遮阳篷以阻挡紫外线;而售卖亭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空旷场地内的行人;对于行人来说,行人在售卖亭进行购物时,也能享受遮阳篷带来的阴凉,缓解疲惫;如授权公告号CN206319658U的技术专利,遮阳避雨蓬及售货亭,就通过设置遮阳篷为行人提供遮阳避雨的便利;该技术专利仍然存在以下缺点:1.该售货亭入口处并未设置遮阳篷,这导致行人遮阳避雨的区域缺失一角;2.该遮阳避雨蓬结构复杂,制造难度大,制造成本高,维护成本高;3.相邻的篷体通过柔性连接体连接,虽然便于撑开或折叠,但是柔性连接体结构强度低,并不足以抵抗强降雨天气积攒的雨水或着伴随夏日降雨的强对流天气的风力;因为以上缺点,该遮阳避雨蓬难以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售卖亭用可折叠全覆盖遮阳篷。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售卖亭用可折叠全覆盖遮阳篷,适用常规的方形结构的售卖亭,包括两个篷甲、两个篷乙、四个篷丙、四个伸缩杆甲、四个伸缩杆乙;篷甲、篷乙均为长方形;篷甲设置在售卖亭的前后侧,与售卖亭的顶部前、后侧边沿等长匹配连接;篷乙设置在售卖亭的左右侧,与售卖亭的顶部左、右侧边沿等长匹配连接;篷甲、篷乙的上边沿均与售卖亭的顶部边沿铰接;篷丙均为直角三角形;两个篷丙的直角边分别与篷乙的前、后侧边沿铰接;篷丙的另一条直角边与篷乙的铰接端平齐;篷丙与篷乙的铰接位置设置在篷乙的外侧;
[0005]伸缩杆甲的两端分别与篷甲左/右端的中部、售卖亭中部铰接;伸缩杆乙的两端分别与篷乙前/后端的中部、售卖亭中部铰接;篷甲、篷乙、篷丙均为刚性件。
[0006]优选的,售卖亭顶部下方设有与售卖亭顶部边沿对齐的限位平台;篷甲与售卖亭的铰接位置设置在篷甲的内侧;篷乙与售卖亭的铰接位置设置在篷乙的内侧。
[0007]优选的,篷甲、篷乙与售卖亭的铰接结构以及篷丙与篷乙的铰接结构均为合页结构。
[0008]优选的,售卖亭顶部上方设有环绕售卖亭一周的遮雨檐。
[0009]优选的,篷甲、篷乙的外侧上端均设有与遮雨檐对应的外翻折边。
[0010]优选的,篷丙与篷乙铰接的直角边长度等于篷乙前后端的长度;篷丙的另一个直
角边长度等于篷甲左右端的长度。
[0011]优选的,篷丙为等边直角三角形。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售卖亭用可折叠全覆盖遮阳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篷甲、篷乙、篷丙相互配合;篷甲、篷乙与售卖亭顶部形成铰接配合;篷丙与篷乙形成铰接配合;篷甲、篷乙、篷丙展开后形成环绕售卖亭一周的封闭遮阳避雨区域;对遮阳篷下方的行人进行不缺一角的遮阳避雨;
[0014](2)除篷甲、篷乙、篷丙以外,本技术还包括伸缩杆甲、伸缩杆乙;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制造难度低,制造成本低,维护成本也低;
[0015](3)篷甲、篷乙、篷丙均为刚性件,展开后的结构强度高,对恶劣天气时的外力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0016](4)售卖亭顶部设有环绕一周的折雨檐;篷甲、篷乙的外侧上端均设有与遮雨檐对应的外翻折边;展开后的篷甲、篷乙能够规避雨水从售卖亭的前后侧、左右侧渗入到遮雨篷下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售卖亭用可折叠全覆盖遮阳篷安装在售卖亭上的立体图一;
[0018]图2是图1的I放大视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售卖亭用可折叠全覆盖遮阳篷安装在售卖亭上的立体图二;
[0020]图4是图3的II放大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售卖亭用可折叠全覆盖遮阳篷安装在售卖亭上的立体图三;
[0022]图6是图5的III放大视图;
[0023]图7是图5的主视图;
[0024]图8是图7的IV放大视图;
[0025]图9是图7的A

A剖视图;
[0026]图10是图9的V放大视图;
[0027]图11是图9的VI放大视图;
[0028]图中:0.售卖亭、01.限位平台、02.遮雨檐、03.导水槽、031.向上折边、04.广告牌甲、05.广告牌乙、06.连接板、07.连接螺栓、1.篷甲、2.篷乙、3.篷丙、4.伸缩杆甲、5.伸缩杆乙、6.外翻折边、71.长合页、72.短合页。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实施例一:参见图1

11,一种售卖亭用可折叠全覆盖遮阳篷,适用常规的方形结构的售卖亭0;该遮阳篷包括两个篷甲1、两个篷乙2、四个篷丙3、四个伸缩杆甲4、四个伸缩杆乙5;篷甲1、篷乙2均为长方形,适配常规的方形结构的售卖亭0;篷甲1设置在售卖亭0的前后侧,与售卖亭0的顶部前、后侧边沿等长匹配连接;篷乙2设置在售卖亭0的左右侧,与售卖亭0的顶部左、右侧边沿等长匹配连接;篷甲1、篷乙2的上边沿均与售卖亭0的顶部边沿铰接;展开后的篷甲1、篷乙2分别负责对售卖亭0的前后侧、左右侧的遮阳避雨;篷丙3均为直角三角形;两个篷丙3的直角边分别与篷乙2的前、后侧边沿铰接;篷丙3的另一条直角边与
篷乙2的铰接端平齐;展开后的篷丙3负责售卖亭0四角的遮阳避雨;展开后的篷甲1、篷乙2、篷丙3向配合,形成对售卖亭0边沿全覆盖的遮阳避雨;
[0030]伸缩杆甲4的两端分别与篷甲1左/右端的中部、售卖亭0中部铰接;伸缩杆甲4为篷甲1的展开、折叠两种状态变化提供动力;伸缩杆乙5的两端分别与篷乙2前/后端的中部、售卖亭0中部铰接;伸缩杆乙5为篷乙2的展开、折叠两种状态变化提供动力;篷丙3的展开、折叠两种状态变化的动力源为人力;相对现有技术的遮阳篷,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制造难度、制造成本、维护成本均得以降低;篷甲1、篷乙2、篷丙3均为刚性件;篷甲1、篷乙2、篷丙3展开后,结构强度高,足以抵抗恶劣外界天气带来的外力。
[0031]售卖亭0顶部下方设有与售卖亭0顶部边沿对齐的限位平台01;篷甲1与售卖亭0的铰接位置设置在篷甲1的内侧;篷乙2与售卖亭0的铰接位置设置在篷乙2的内侧;限位平台01分别对展开后的篷甲1、篷乙2进行限位,加强篷甲1、篷乙2展开后的结构强度。
[0032]篷丙3与篷乙2的铰接位置设置在篷乙2的外侧,使篷丙3折叠时处于篷乙2的外侧,不会干扰篷甲1、篷乙2的折叠;同时也保证篷丙3展开状态不会受到篷乙2的展开动作的影响。
[0033]售卖亭0顶部上方设有环绕售卖亭0一周的遮雨檐02,用于避免雨水直接从篷甲1、篷乙2与售卖亭0的铰接位置进入下方。
[0034]篷甲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售卖亭用可折叠全覆盖遮阳篷,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篷甲、两个篷乙、四个篷丙、四个伸缩杆甲、四个伸缩杆乙;篷甲、篷乙均为长方形;篷甲设置在售卖亭的前后侧,与售卖亭的顶部前、后侧边沿等长匹配连接;篷乙设置在售卖亭的左右侧,与售卖亭的顶部左、右侧边沿等长匹配连接;篷甲、篷乙的上边沿均与售卖亭的顶部边沿铰接;篷丙均为直角三角形;两个篷丙的直角边分别与篷乙的前、后侧边沿铰接;篷丙的另一条直角边与篷乙的铰接端平齐;篷丙与篷乙的铰接位置设置在篷乙的外侧;伸缩杆甲的两端分别与篷甲左/右端的中部、售卖亭中部铰接;伸缩杆乙的两端分别与篷乙前/后端的中部、售卖亭中部铰接;篷甲、篷乙、篷丙均为刚性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售卖亭用可折叠全覆盖遮阳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文献段喜营冯世良肖志玲王景照谢俊圃张志豪冯虎成张银峰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须河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