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大戟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抗乳腺癌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4095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大戟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抗乳腺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红大戟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是将红大戟的干燥块根粉碎后以75%的乙醇进行回流提取,将提取液过滤浓缩干燥得到的浸膏溶解于水中,用等体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分别萃取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大戟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抗乳腺癌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提取
,具体涉及一种红大戟提取物及其在制备抗乳腺癌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乳腺癌是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第一大肿瘤杀手,其发生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现代女性因不良生活习惯和高压社会环境导致肥胖、月经不调等严重影响体内正常的雌激素水平,致使乳腺癌患病率逐年递增且有年轻化的趋势。迄今为止手术协同化疗药物仍是贯穿乳腺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化疗药物具有较强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临床疗效。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乳腺癌方面研究的深入,中药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放化疗的不良反应、预防复发及转移等方面逐渐显现优势与特色,已然成为乳腺癌有效的辅助疗法之一。并且所有已知的抗癌药物中,有一半以上来自草药。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发展,中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诊疗及基础研究取得一定进展,中药抗乳腺癌的生物学机制研究也有突破。因此,探究中药抗乳腺癌的作用机制成为研究热点。
[0003]红大戟 (Knoxia roxburghii (Spreng.) M. A. Rau )为茜草科植物,在近年来中医临床研究发现对痈疽、腹泻、腹水以及慢性咽炎和精神分裂症有疗效。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它还可能被用于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和绿脓杆菌。而关于红大戟在抗乳腺癌方面的研究,尚未见国内外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红大戟提取物,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所述红大戟提取物在制备抗乳腺癌药物中的应用。
[000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红大戟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如下:1)将红大戟的干燥块根粉碎成65

80目的药粉;2)往所述药粉中加入70

90%的乙醇,于70

90℃下回流提取,得到提取液;3)将提取液过滤浓缩干燥,得到浸膏;4)将浸膏溶解于水中,用等体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分别萃取2

3次,分别收集石油醚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和水萃取部位;5)将石油醚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和水萃取部位分别减压浓缩去除有机溶剂后冷冻干燥得到红大戟提取物A、B、C和D。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红大戟提取物在制备抗乳腺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红大戟提取物为红大戟提取物D。
[000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获得了4个具有抗肿瘤细胞活性、低细胞毒性的红大戟活性部位提取物,其中水萃取部位提取物具有良好的抗乳腺癌MCF

7活性,可以作为一种抗乳腺癌的潜在药物。另外,本专利技术还通过试验发现水萃取部位提取物的作用机制是通过线粒体介导的途径和下
调乳腺癌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使MCF

7细胞凋亡的,这对了解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制定新策略有重要的意义,也为乳腺癌提供一个潜在的治疗方法,为预防、保健和治疗乳腺癌药物的研发以及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不同萃取部位提取物对A549、HepG2、MCF

7和L02细胞的细胞活力影响;其中,A为不同萃取部位提取物对A549细胞活力的影响;B为不同萃取部位提取物对HepG2细胞活力的影响;C为不同萃取部位对MCF

7细胞活力的影响;E为不同萃取部位对L02细胞活力的影响(注:与对照组相比,“*”p < 0.05,“**”表示p < 0.01,“***”表示p < 0.001);图2为试验例2中MCF

7细胞凋亡染色图,Hoechst 33258染色显示了核形态的变化(放大倍数,X10);图3为试验例2中红大戟水萃取部位提取物对MCF

7细胞凋亡的影响;其中,A为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凋亡情况;B为细胞凋亡率(注:与对照组相比,“*”p < 0.05,“**”表示p < 0.01,“***”表示p < 0.001);图4为试验例2中红大戟水萃取部位提取物对MCF

7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的影响(放大倍数,X10);图5为试验例2中红大戟水萃取部位提取物对MCF

7细胞活性氧水平的影响;其中,A为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活性氧水平;B为活性氧水平(注:与对照组相比,“*”表示p < 0.05,“**”表示p < 0.01,“***”表示p < 0.001);图6为试验例2中用红大戟水萃取部位提取物处理MCF

7细胞后的凋亡蛋白标志物;其中,A为显示PI3K,AKT,p53,Caspase 9和Cytochrome C表达的免疫印迹;B为条带的密度测量,以任意密度单位表示PI3K、AKT、p53、Caspase 9和CytochromeC的表达是通过蛋白印迹分析确定的,β

actin被用作对照(注:与对照组相比,“*”表示p < 0.05,“**”表示p < 0.01,“***”表示p < 0.001)。
具体实施方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专利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改进,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红大戟提取物,所述红大戟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红大戟的干燥块根粉碎成65

80目的药粉;2)往所述药粉中加入70

90%的乙醇,于70

90℃下回流提取,得到提取液;3)将提取液过滤浓缩干燥,得到浸膏;4)将浸膏溶解于水中,用等体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分别萃取2

3次,分别收集石油醚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和水萃取部位;5)将石油醚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和水萃取部位分别减压浓缩去除有机溶剂后冷冻干燥得到红大戟提取物A、B、C和D。
[0010]步骤2中所述药粉和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8

10 g/L。
[0011]步骤2中,药粉在乙醇中浸泡1

2 h后进行回流提取,回流提取次数为2

3次,回流
提取时间为2

3h。
[0012]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所述红大戟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在制备抗肿瘤细胞药物中的应用。
[0013]所述肿瘤细胞为A549、HepG2或MCF

7。
[0014]本专利技术进一步提供了所述红大戟提取物在制备抗乳腺癌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红大戟提取物为红大戟提取物D。
[0015]所述抗乳腺癌药物还含有一种或至少两种药学上可以接受的载体。
[0016]所述载体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大戟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大戟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如下:1)将红大戟的干燥块根粉碎成药粉;2)往所述药粉中加入70

90%的乙醇,于70

90℃下回流提取,得到提取液;3)将提取液过滤浓缩干燥,得到浸膏;4)将浸膏溶解于水中,用等体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分别萃取2

3次,分别收集石油醚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和水萃取部位;5)将石油醚萃取部位、乙酸乙酯萃取部位、正丁醇萃取部位和水萃取部位分别减压浓缩去除有机溶剂后冷冻干燥得到红大戟提取物A、B、C和D。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大戟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将块根粉粹成65

80目的药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大戟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药粉和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1:8

10 g/L。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捷陈晓娇张范邱斌蒲昕颖罗秉凡李国栋李云刘志博王欣格赵剑雄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