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599659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2-17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制剂,它是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黄芩20~30份、虎刺10~20份、毕澄茄10~12份、五蕊寄生3~7份。其制备方法是:将上述原料药分别进行预处理炮制后,加10倍量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浸膏60℃真空干燥;加入不同剂型相应的适量辅料,用常规的制剂方法制成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剂或蜜丸等。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中药复方制剂经药效学试验表明对肝纤维化具有良好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价值和潜力。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价值和潜力。具有较好的市场推广价值和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制药领域。

技术介绍

[0002]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它既是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药源性肝病等全球范围内常见高发的慢性肝病的共同病理过程,也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随着对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不断深入,认为肝纤维化是可以被逆转的过程,因此,治疗肝纤维化对肝硬化及肝癌防治具有很大意义。现有研究表明,不同病因引起的肝纤维化的核心环节是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活化,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导致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过度沉积肝内从而破坏肝组织结构和肝脏生理功能。然而,目前尚无有效的抗肝纤维化治疗西药,如何有效治疗肝纤维化依旧是一项医学重大难题。中医药在治疗肝纤维化方面有着显著的特色和丰富的经验,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一定认识。中医理论表明,肝纤维化常见证候有湿热瘀阻、瘀血互结等,归肝、脾、胃经,中药结合辨证论治能够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研发安全有效的抗肝纤维化中药具有极其重大的临床意义。
[000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用来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肝纤维化方面的优势,提供一种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缓解肝纤维化症状,清热燥湿、活血散瘀的功效。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芩20~30份、虎刺10~20份、毕澄茄8~12份、五蕊寄生3~7份。
[0006]所述一种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制剂,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芩25份,虎刺15份,毕澄茄10份,五蕊寄生5份。
[0007]所述一种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制剂,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原料药炮制预处理并提取后添加适宜的辅料,用常规的制备方法制成口服液、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或蜜丸等。
[0008]所述一种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制剂,制备方法为:取黄芩、虎刺、毕澄茄、五蕊寄生,将上述原料除去杂质,于沸水中煮10min,取出,闷透,加10倍量50%乙醇,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h。合并滤液,减压回收乙醇至尽。减压浓缩后,真空干燥,条件为:温度为60

70℃,压力为0.08MPa,粉碎成细粉,加淀粉,制粒,压片即得片剂。
[0009]所述一种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制剂在制备治疗肝纤维化药物中的应用。
[0010]本专利技术所述中药复方制剂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科研配方,从黄芩、虎刺、毕澄茄、五蕊寄生四种传统中草药通过严格标准筛选而来,具有配伍用药、整体调治、标本兼治等特点,对肝纤维化疾病具有明显的疗效。肝纤维化的中医病机以正气不足为内在因素,湿
热困阻、肝郁脾虚为病机关键,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贯穿肝纤维化发病的全过程。如果肝病的急性期未彻底治愈,湿热邪毒未能根除,余邪未尽,蕴积于肝胆脾胃,导致脏腑功能失调,肝郁脾虚,肝木横逆犯脾,运化失职,痰浊内生,日久化热。因此,在肝纤维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常常表现出一派湿热的病理变化。本专利技术基于这一病证特点,运用清热化湿、健脾调肝的临证方法,制备一种治疗慢性肝病的中药复方制剂。本专利技术在使用清热化湿,活血化瘀药物基础上,加用益气健脾、养阴柔肝、健胃止泻之品,在重视补益扶正法之时,同时关注调补脏腑。
[0011]君药:黄芩,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寒,味苦,平。归肺、心、肝、胆、大肠经。清热泻火,燥湿解毒,主治肺热咳嗽、高热神昏、肝火头痛、目赤肿痛、湿热黄疸、泻痢、热淋等。《本草经疏》记载:“黄芩,其性清肃,所以除邪,味苦所以燥湿,阴寒所以胜热,故主诸热,诸热者邪热与湿热也。”黄芩作为君药,可清热燥湿,用治肝郁脾虚,对肝纤维化起到主要的治疗作用。
[0012]臣药:虎刺,味微苦,性平,无毒。归其功效为祛风利湿,活血消肿。主治风湿痹痛、黄疸、跌打损伤、痰饮咳嗽等。虎刺在我国多地草药手册及《中药大辞典》中均有收录记载,《浙江名家草药》记载:“根及花:活血,利关节,治风气。”《江西民间草药验方》中有以虎刺治黄疸、急性肝炎的配方。《福建药物志》中记载:“根:健脾益肾,化痰止咳。主治咳嗽、黄疸、肝脾肿大、水肿、风湿关节痛。”现代研究也有发现虎刺提取物可对CCl4致肝损伤起保护作用。再者,血瘀存在于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的全部阶段是普遍认知,虎刺可从活血化瘀的角度减缓肝纤维化。虎刺作为臣药,辅助君药祛风利湿,二者相须为用,可加强疗效。且虎刺有治疗风湿关节疼痛和咳嗽的功效,有未病先防之义。
[0013]佐药:毕澄茄,味辛,性温,无毒。归脾、胃、肾、膀胱经。具有温中降气、健胃消食的功效。《本草大明》记载:“毕澄茄治一切冷气痰澼,并霍乱吐泻,肚腹痛,肾气膀胱冷。”时珍所言:毕澄茄暖脾胃,止呕吐哕逆;主要用于温胃散寒,可治疗脘腹冷痛,寒湿郁滞,小便混浊,不进饮食。另据考证,刘松庵老先生在温通疏肝方中曾使用过毕澄茄,可见毕澄茄亦有疏肝理气的功效。所选君药黄芩,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服,选用毕澄茄为佐药,既可助患者健脾养胃使君药发挥良效,又可辅佐君、臣两药保肝。
[0014]使药:五蕊寄生,味苦、甘,性平。归肝、肾、脾经。具有祛风湿、补肝肾的功效。《中药大辞典》中记载,五蕊寄生具有祛风通络、养血平肝、健脾化湿的功效,主治风湿麻痹、脾虚食滞、腹泻、湿疹等。五蕊寄生养血平肝的作用可从活血的角度治疗肝纤维化。且此方中,君药黄芩不适宜于脾胃虚寒的患者使用,五蕊寄生可健脾化湿,协同发挥祛风除湿的作用,辅助黄芩加强药效并健脾保肝。五蕊寄生性平,和中缓急,调和诸药,用以为使。
[0015]总之,该中药复方制剂依托于中医药传统理论,“辨证论治”与“整体观念”是本制剂研发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有效的物质来源,同时也是本专利技术的独特优势。本制剂不仅安全无毒,而且治疗肝纤维化效果显著,本制剂的研发将会给肝纤维化疾病患者带来福祉,同时给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将推动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对纤维化小鼠血清肝损伤指标的影响(血清ALT水平)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对纤维化小鼠血清肝损伤指标的影响(血清AST水平)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对纤维化小鼠血清肝损伤指标的影响(血清ALP水平)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对纤维化小鼠血清肝损伤指标的影响(血清HYP水平)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对纤维化小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血清LN水平)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对纤维化小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血清HA水平)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对纤维化小鼠血清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血清IV

C水平)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对纤维化小鼠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肝纤维化的复方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芩20~30份、虎刺10~20份、毕澄茄8~12份、五蕊寄生3~7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黄芩25份,虎刺15份,毕澄茄10份,五蕊寄生5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治疗肝纤维化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制备方法为:将所述原料药炮制预处理并提取后添加适宜的辅料,用常规的制备方法制成口服液、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或蜜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江娟孙盈郑仕中张自力张峰赵丹雳马舒窈陈晓蕾翁婧丹张昱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