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生舱用供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34025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救生舱用供氧结构,包括救生舱体、氧气瓶、汇流排管、氧气控制箱和供氧箱,救生舱体上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多个氧气瓶与汇流排管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氧气控制箱与汇流排管之间设置有连通管,供氧箱与汇流排管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供氧箱的侧面开设有容纳腔,供氧箱的侧面开设有环形槽,容纳腔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板,供氧箱内设置有扰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供氧结构通过氧气瓶、汇流排管、氧气控制箱和供氧箱组成的,通过氧气控制箱进行分级减压来实现低压供氧,同时汇流排管与供氧箱之间连通,减少氧气在救生舱内损耗,为隧道坍塌救援争取足够的时间,从而保证救生舱内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全。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生舱用供氧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供氧结构的
,具体为一种救生舱用供氧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隧道开挖过程中,时有事故发生,此时如果没有专业的救助设备,施工人员则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助,一般在隧道中设置应急安全救生舱作为临时防护点。由于隧道坍塌条件复杂,隧道坍塌救援时间通常较长,被困人员在救生舱内用氧需求量大,需要救生舱内的供氧系统对施工人员进行供氧。
[0003]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20470394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隧道救生舱结构,该文件提出舱体内设有通风系统、供氧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环境监控系统、通信系统及生存保障系统;舱体内设有通风系统、供氧系统、空气净化系统、环境监控系统、通信系统及生存保障系统,通过压缩氧气瓶给舱体内提供氧气,有效保障舱体内人员安全。
[0004]但是由于隧道坍塌条件复杂,隧道坍塌救援时间通常较长,被困施工人员用氧需求量大,采用上述传统的供氧装置进行供氧,其输出压力难以控制,氧气在救生舱内损耗提高,从而难以保证隧道施工救生舱内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生舱用供氧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救生舱用供氧结构,包括救生舱体、氧气瓶、汇流排管、氧气控制箱和供氧箱,所述救生舱体上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多个氧气瓶与汇流排管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氧气控制箱与汇流排管之间设置有连通管,供氧箱与汇流排管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供氧箱的侧面开设有容纳腔,供氧箱的侧面开设有环形槽,容纳腔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板,供氧箱内设置有扰动组件。
[0007]优选的,多个所述氧气瓶插接在对应的定位槽上,支撑座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块,第一安装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救生舱体的侧面上。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汇流排管的外侧设置有吊起支撑件,吊起支撑件通过第一固定螺杆固定在救生舱体的顶部上。
[0009]优选的,所述氧气控制箱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通过螺栓固定在救生舱体的侧面上,供氧箱放置在救生舱体上。
[0010]优选的,所述供氧箱的一侧设置有面罩连接管,面罩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控制阀,安装板的截面呈“T”型结构,且端部滑动插接在环形槽上,安装板通过第二固定螺杆固定在供氧箱的侧面上。
[0011]优选的,所述扰动组件包括传动轴,安装板上位于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蓄电池电机,传动轴与安装板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0012]优选的,所述传动轴上位于容纳腔设置有扰动板,扰动板上开设有通孔,扰动板设置有多个,多个扰动板环绕着传动轴呈圆周分布,扰动板的端部一侧设置有支撑条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技术供氧结构通过氧气瓶、汇流排管、氧气控制箱和供氧箱组成的,通过氧气控制箱进行分级减压来实现低压供氧,同时汇流排管与供氧箱之间连通,减少氧气在救生舱内损耗,为隧道坍塌救援争取足够的时间,从而保证救生舱内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0015]2.本技术通过供氧箱内设置有扰动组件,扰动组件中的扰动板与支撑条板之间形成氧气扰动结构,避免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而造成供氧箱底部氧气的集聚,提高供氧浓度的相对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救生舱体与供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供氧箱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救生舱体;2、氧气瓶;3、汇流排管;31、第一连接管;32、吊起支撑件;33、第二连接管;4、氧气控制箱;41、连通管;42、第二安装块;5、供氧箱;51、面罩连接管;6、支撑座;61、定位槽;62、第一安装块;7、容纳腔;71、环形槽;72、安装板;8、传动轴;81、扰动板;82、通孔;83、支撑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救生舱用供氧结构,包括救生舱体1、氧气瓶2、汇流排管3、氧气控制箱4和供氧箱5,救生舱体1上放置有支撑座6,支撑座6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61,多个氧气瓶2插接在对应的定位槽61上,定位槽61具有足够深度,支撑座6的侧面焊接有第一安装块62,第一安装块62通过螺栓固定在救生舱体1的侧面上,多个定位槽61对多个氧气瓶2进行定位,保证氧气瓶2在救生舱体1放置的稳定性;
[0022]多个氧气瓶2与汇流排管3之间均连通有第一连接管31,第一连接管31上安装有第一控制阀,多个氧气瓶2的设置保证供氧的充足,氧气瓶2上安装有流量计,汇流排管3的外侧焊接有吊起支撑件32,吊起支撑件32通过第一固定螺杆固定在救生舱体1的顶部上;
[0023]氧气控制箱4与汇流排管3之间固定连接有连通管41,氧气控制箱4的两侧均焊接有第二安装块42,第二安装块42通过螺栓固定在救生舱体1的侧面上,供氧箱5放置在救生舱体1上,供氧箱5与汇流排管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33,氧气控制箱4的减压阀通过两次将高压氧气降为低压氧气、并保持输出气体的压力和流量稳定不变,通过第二连接管33输入至供氧箱5内;
[0024]供氧箱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面罩连接管51,面罩连接管51上安装有第二控制阀,面罩连接管51的一端连接有面罩,附图中未展示,便于多人呼吸氧气,减少氧气在救生舱内损
耗,为隧道坍塌救援争取足够的时间;
[0025]供氧箱5的侧面开设有容纳腔7,供氧箱5的侧面开设有环形槽71,容纳腔7的侧面固定有安装板72,安装板72通过第二固定螺杆固定在供氧箱5的侧面上,安装板72的截面呈“T”型结构,且端部滑动插接在环形槽71上,安装板72与环形槽71之间形成阶梯式密封结构,保证氧气储存的相对密封性;
[0026]供氧箱5内设置有扰动组件,扰动组件包括传动轴8,安装板72上位于传动轴8的一端安装有蓄电池电机,蓄电池电机的型号可根据实际工况进行选择,传动轴8与安装板72之间固定套接有密封圈;
[0027]传动轴8上位于容纳腔7焊接有扰动板81,扰动板81上开设有通孔82,通孔82的设置保证供氧箱5内的氧气流通,扰动板81设置有多个,多个扰动板81环绕着传动轴8呈圆周分布,扰动板81的端部一侧焊接有支撑条板83,扰动板81与支撑条板83之间形成氧气扰动结构,避免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而造成供氧箱5底部氧气的集聚,提高供氧浓度的相对均匀性;
[0028]实际使用时,氧气瓶2中的氧气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生舱用供氧结构,包括救生舱体(1)、氧气瓶(2)、汇流排管(3)、氧气控制箱(4)和供氧箱(5),其特征在于:所述救生舱体(1)上设置有支撑座(6),支撑座(6)的顶部开设有定位槽(61),多个氧气瓶(2)与汇流排管(3)之间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管(31),氧气控制箱(4)与汇流排管(3)之间设置有连通管(41),供氧箱(5)与汇流排管(3)之间设置有第二连接管(33),供氧箱(5)的侧面开设有容纳腔(7),供氧箱(5)的侧面开设有环形槽(71),容纳腔(7)的侧面设置有安装板(72),供氧箱(5)内设置有扰动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舱用供氧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氧气瓶(2)插接在对应的定位槽(61)上,支撑座(6)的侧面设置有第一安装块(62),第一安装块(62)通过螺栓固定在救生舱体(1)的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生舱用供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31)上设置有第一控制阀,汇流排管(3)的外侧设置有吊起支撑件(32),吊起支撑件(32)通过第一固定螺杆固定在救生舱体(1)的顶部上。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荧谢翠斌周鹏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华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