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限位机构及提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3126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平限位机构及提升机,水平限位机构包括多个连杆组件以及多个限位轮,提升机的载置台四周通过多个连杆组件与载置台安装架活动连接,所有的连杆组件均配置为在竖直平面内摆动,且摆动平面相互平行或重合;限位轮安装在载置台两侧,与载置台安装架相抵接且可沿载置台安装架竖直滑动,因此在载置台的升降过程中,能够通过限位轮的横向限位以及多个连杆组件的摆动使得载置台表面始终保持水平,避免载置台上的货物偏斜、散垛的情况。且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多台电机同步控制方案来保持水平的提升机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提升机无需复杂的控制逻辑,提升速度更快。提升速度更快。提升速度更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平限位机构及提升机


[0001]本技术属于货物仓储
,具体涉及一种水平限位机构及提升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流仓储行业的飞速发展,用于货物储存的立体仓库的建设越来越广泛,提升机成为货物进出立体仓库的关键设备,提升机的效率和无故障工作时间成为立体仓库能效的关键。目前,物流中心或立体仓库中使用的提升机通常采用电机带动多个链条、同步带或钢丝绳使载置台升降,从而带动货物升降。在升降过程中,由于多条链条等传动部件的松紧度不一致等原因,载置台会出现偏斜情况,而造成载置台上的货物偏斜、散垛,影响输送效率。
[0003]近年来,为解决上述问题,出现了一种改良的提升机,采用两台或四台电机带动齿轮齿条传动结构使载置台升降,并在升降过程中保持水平。虽然通过齿轮齿条传动结构避免了链式结构松紧度不一的问题,然而由于设置多台电机,因此在这种提升机中,又出现多台电机的同步控制逻辑较为复杂、为实现同步控制而导致提升速度较慢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提升机的载置台在提升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的水平限位机构及相应的提升机,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平限位机构,设置在具有载置台以及载置台安装架的提升机中,用于使所述载置台在沿所述载置台安装架升降过程中保持水平,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连杆组件,所述载置台的四周通过多个连杆组件和载置台安装架活动相连,所有的所述连杆组件配置为能够在竖直平面内摆动且摆动平面相互平行或重合,连杆组件摆动时配置为载置台能够始终保持水平。
[0006]本技术提供的水平限位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载置台安装架包括四个立柱,所述连杆组件为四个,所述载置台为四边形结构,该载置台的四个拐角处分别通过所述连杆组件和四个所述立柱相连。
[0007]本技术提供的水平限位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立柱具有导轨,每个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导轨可上下滑动地嵌合;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载置台固定连接;以及两个摆动板,均为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且两个所述摆动板相互平行。
[0008]本技术提供的水平限位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摆动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铰接,每个所述连杆组件中的两个所述摆动板的其中一端的铰接点在同一竖直平面上,两个所述摆动板的另一端的铰接点也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0009]本技术提供的水平限位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摆动板
的一端设有U形开口,所述第一连接件部分嵌入在所述U型开口中并和U型开口的侧壁铰接相连。
[0010]本技术提供的水平限位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导轨为立式的角板,角板的其中一个板体固定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安装板;以及至少一个滑块,安装在所述安装板上,该滑块上具有嵌合槽,该嵌合槽与所述角板的另一个板体边缘可滑动地嵌合。
[0011]本技术提供的水平限位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第二连接件为立式板状。
[0012]本技术提供的水平限位机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还包括多个限位轮,安装在所述载置台底部,且分别与四个所述立柱相抵接,所述限位轮可在竖直方向上沿所述立柱滚动,用于在水平方向上对所述载置台进行限位。
[001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置台安装架;载置台,可升降地安装在所述载置台安装架上,该载置台上设有货物取放机构;提升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载置台升降;以及上述的水平限位机构,用于使所述载置台在升降过程中保持水平。
[0014]本技术提供的提升机,还可以具有这样的技术特征,其中,所述提升驱动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电机,安装在所述载置台上;以及多个传动组件,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传动组件带动所述载置台升降,其中,所述传动组件为齿轮齿条传动组件、链条传动组件、同步带传动组件中的任意一种。
[0015]技术作用与效果
[0016]根据本技术的水平限位机构及提升机,包括多个连杆组件,提升机的载置台四周通过多个连杆组件与载置台安装架活动连接,所有的连杆组件均配置为在竖直平面内摆动,且摆动平面相互平行或重合,因此在载置台的升降过程中,能够通过多个连杆组件的摆动使得载置台表面始终保持水平,避免载置台上的货物偏斜、散垛的情况。且与现有技术中采用多台电机同步控制方案来保持水平的提升机相比,本技术的提升机提升速度更快。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升机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升机部分结构的侧视图1;
[001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升机部分结构的侧视图2;
[002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升机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0021]图5是图1中框A内部分的放大图;
[0022]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升机使用状态的示意图1;
[0023]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升机使用状态的示意图2;
[0024]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提升机使用状态的示意图3。
[0025]附图标记:
[0026]提升机10;载置台安装架20;立柱21;导轨22;载置台30;提升驱动机构40;驱动电机41;传动组件42;齿条422;水平限位机构50;连杆组件51;第一连接件511;第二连接件512;摆动板513;限位轮52。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的水平限位机构及提升机作具体阐述。
[0028]<实施例>
[0029]图1是本实施例中提升机部分结构的立体图。
[003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提升机10包括载置台安装架20、载置台30、提升驱动机构40以及水平限位机构50。其中,载置台30可升降地安装在载置台安装架20上,提升驱动机构40用于驱动载置台30进行升降,水平限位机构50用于使载置台30在升降过程中始终保持水平。
[0031]图2是本实施例中提升机部分结构的侧视图1。
[0032]图3是本实施例中提升机部分结构的侧视图2。
[0033]图4是本实施例中提升机部分结构的俯视图。
[0034]如图1

4所示,载置台安装架20包括四个立柱21,每个立柱21上安装有竖直的导轨22。导轨22为立式的角板,角板的其中一个板体固定在立柱21上,另一个板体悬伸出去,用于连接水平限位机构50。
[0035]载置台30为四边形结构的金属框架,用于载置待提升的货物。载置台30上设有货物取放机构,能够将待升降的货物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平限位机构,设置在具有载置台以及载置台安装架的提升机中,用于使所述载置台在沿所述载置台安装架升降过程中保持水平,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连杆组件,其中,所述载置台的四周通过多个所述连杆组件和所述载置台安装架活动相连,所有的所述连杆组件配置为能够在竖直平面内摆动且摆动平面相互平行或重合,所述连杆组件摆动时配置为载置台能够始终保持水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平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载置台安装架包括四个立柱,所述连杆组件为四个,所述载置台为四边形结构,该载置台的四个拐角处分别通过所述连杆组件和四个所述立柱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平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所述立柱具有导轨,每个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导轨可上下滑动地嵌合;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载置台固定连接;以及两个摆动板,均为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另一端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二连接件上,且两个所述摆动板相互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平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摆动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件以及所述第二连接件铰接,每个所述连杆组件中的两个所述摆动板的其中一端的铰接点在同一竖直平面上,两个所述摆动板的另一端的铰接点也在同一竖直平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水平限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摆动板的一端设有U形开口,所述第一连接件部分嵌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卓笠宓波沈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乐士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