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绿木霉固体发酵产分生孢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32869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4 17:3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深绿木霉固体发酵高产分生孢子的方法。该发明专利技术所用的深绿木霉菌株T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绿木霉固体发酵产分生孢子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生孢子的生产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生防深绿木霉固体发酵产分生孢子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木霉菌(Trichoderma spp.)为一类在环境中普遍存在的真菌,属于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丛梗孢属,粘孢菌类,在土壤、水体、植物、空气中均可分离获得。
[0003]木霉菌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如植物病害防控、生物肥、秸秆降解、农药降解、土壤修复等。近年,随着遗传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研究的深入,进一步揭示了木霉菌在重寄生、次生代谢产物分离和生物合成、与植物和环境微生物协同互作等领域的机理,对木霉菌在提高生防效果、增强植物抗病和抗逆性、促进植物生长等方面的应用将有更好的促进作用。随着人们对绿色、有机农产品消费需求的增长,生物农药和有机肥的应用和需求也将会迎来更大的市场前景,其中木霉菌已成为目前商品化生物农药制剂中最重要的一类,主要包括哈茨木霉(T.harzianum)、瑞氏木霉(T.reesei)、绿色木霉(T.viride)、深绿木霉(T.atroviride)、康氏木霉(T.koningii)、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和刺孢木霉菌(T.asperellum)等。
[0004]深绿木霉(T.atroviride)在防控植物病害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在其生防菌剂生产中,发酵基质产孢量、孢子活性与其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紧密相关。分生孢子的抗逆性较菌丝更好,制剂中高活性分生孢子多,其制剂的生防效果往往更好、货架期更长,木霉在田间定殖能力更强,且生产成本更低。木霉菌采用固态发酵工艺进行生产具有发酵成本低、产孢量大、孢子活性高、易进一步加工等优势。因此,开发深绿木霉的高效固体发酵技术,提高分生孢子产量对其制剂的工业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绿木霉固态发酵方法,包括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该固态发酵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深绿木霉菌株的分生孢子产量,同时对发酵得到的分生孢子在植物病害防控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0006]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首先提供一种发酵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由以下成分组成:麦麸20

40%、谷壳10

30%、发酵营养液50%,搅拌均匀。发酵营养液:蔗糖40

60%、硫酸铵0.5

4%、磷酸二氢钾0.5

4%、黄豆粉0.5

4%、酶水解酪蛋白0.2

2%、瓜尔豆胶0.05

0.4%、微量元素母液(体积比)0.5

4%。微量元素母液:硼酸、七水合硫酸锌、五水合硫酸铜、水合硫酸锰和二水合钼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浓度各为100mg/L。
[0007]优选的,所述培养基由以下称成分组成:麦麸25

35%、谷壳15

25%、发酵营养液50%,搅拌均匀。优选的发酵营养液:蔗糖45

55%、硫酸铵1

2%、磷酸二氢钾1

2%、黄豆粉1

3%、酶水解酪蛋白0.5

1%、瓜尔豆胶0.1

0.2%、微量元素母液(体积比)0.5

1.5%。微量元素母液:硼酸、七水合硫酸锌、五水合硫酸铜、水合硫酸锰和二水合钼酸钠中的至少一
种,浓度各为100mg/L。
[0008]更优选的发酵培养基(质量比):麦麸3份、谷壳2份、发酵营养液5份,搅拌均匀。更优选的发酵营养液:蔗糖50%、硫酸铵1.76%、磷酸二氢钾1.76%、黄豆粉2%、酶水解酪蛋白0.6%、瓜尔豆胶0.16%、微量元素母液(体积比)1%。微量元素母液:硼酸、七水合硫酸锌、五水合硫酸铜、水合硫酸锰和二水合钼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浓度各为100mg/L。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深绿木霉分生孢子,所述分生孢子由保藏编号CGMCC No.9698的深绿木霉接种于上述固体发酵培养基上发酵制得。
[0010]本专利技术中提供的深绿木霉活化方法,所述菌株活化方法如下:将深绿木霉菌接种于马铃薯蔗糖培养基,24

28℃培养2

4天,得到活化的深绿木霉菌。
[0011]本专利技术提供深绿木霉发酵种子液制备方法,所述种子液制备方法如下:将深绿木霉菌碟接种于马铃薯蔗糖培养液,24

28℃培养5

8天,过滤后得到的分生孢子液即为固体发酵的分生孢子种子液。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深绿木霉发酵种子液制备方法,优化的种子液制备步骤:将深绿木霉菌碟接种于马铃薯蔗糖培养液,28℃培养6天,过滤后得到的分生孢子液即为固体发酵的分生孢子种子液。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固体发酵接种液接种量为4
‑6×
105个分生孢子/g培养基。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优化的固体发酵接种液接种量为5.2
×
105个分生孢子/g培养基。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深绿木霉菌分生孢子的固体发酵的工艺条件,所述固体发酵的工艺条件包括:发酵pH为自然pH;发酵温度为22

30℃;翻拌过程包括:0

48小时不翻拌,48

96小时翻拌一次,96小时后不翻拌;培养基含水率:30

70%,光照培养6

9天。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深绿木霉菌分生孢子的固体发酵的工艺条件,所述优化的固体发酵的工艺条件包括:发酵pH为自然pH;发酵温度为24℃;翻拌过程包括:60小时翻拌一次,此后不翻拌;培养基含水率:50%,光照培养8天。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含有上述深绿木霉分生孢子的生物菌剂。所述生物制剂主要有:深绿木霉分生孢子、聚乙二醇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按1∶200∶500配比混合均匀。用含有0.1%的吐温80的无菌水稀释一定倍数喷雾施用。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上述深绿木霉分生孢子制成的上述生物制剂在植物病害防治领域的应用。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深绿木霉固体发酵培养基,所述固体发酵基质包括麸皮、谷壳和发酵营养液;所述发酵营养液包括蔗糖、硫酸铵、磷酸二氢钾、黄豆粉、酶水解酪蛋白、瓜尔豆胶、微量元素母液;所述微量元素母液包括硼酸、七水合硫酸锌、五水合硫酸铜、水合硫酸锰和二水合钼酸钠中的至少一种。其中蔗糖、瓜尔豆胶为深绿木霉生长提供额外的高效碳源;硫酸铵和酶水解酪蛋白为深绿木霉生长提供额外的高效氮源,微量元素的添加可促进分生孢子的产生。固体发酵条件为发酵pH为自然pH;发酵温度为22

30℃;翻拌过程包括:0

48小时不翻拌,48

96小时翻拌一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绿木霉菌分生孢子的固体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深绿木霉菌经菌株活化、种子液制备、固体发酵,得到深绿木霉菌固体发酵产物干燥后具有萌发活性分生孢子量高于2.7
×
10
10
个/克。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绿木霉菌分生孢子的固体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培养基:麦麸20

40%、谷壳10

30%、发酵营养液50%,搅拌均匀。发酵营养液:蔗糖40

60%、硫酸铵0.5

4%、磷酸二氢钾0.5

4%、黄豆粉0.5

4%、酶水解酪蛋白0.2

2%、瓜尔豆胶0.05

0.4%、微量元素母液(体积比)0.5

4%。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绿木霉菌分生孢子的固体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的发酵培养基:麦麸25

35%、谷壳15

25%、发酵营养液50%,搅拌均匀。优选的发酵营养液:蔗糖45

55%、硫酸铵1

2%、磷酸二氢钾1

2%、黄豆粉1

3%、酶水解酪蛋白0.5

1%、瓜尔豆胶0.1

0.2%、微量元素母液(体积比)0.5

1.5%。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绿木霉菌分生孢子的固体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更优选的发酵培养基:麦麸30%、谷壳20%、发酵营养液50%,搅拌均匀。更优选的发酵营养液:蔗糖50%、硫酸铵1.76%、磷酸二氢钾1.76%、黄豆粉2%、酶水解酪蛋白0.6%、瓜尔豆胶0.16%、微量元素母液(体积比)1%。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绿木霉菌分生孢子的固体发酵方法,所述种子活化包括以下步骤:将深绿木霉菌接种于马铃薯蔗糖培养基,24

28℃培养2

4天,得到活化的深绿木霉菌。6.按照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俊杰刘永锋张荣胜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