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胶囊抛光的抛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1705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胶囊抛光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胶囊抛光的抛光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经过抛光机处理后的胶囊易存在粉尘残留的问题。一种用于胶囊抛光的抛光机,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抛光筒,抛光筒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且进料斗与抛光筒连通,抛光筒的外侧套接有密封罩且抛光筒位于密封罩内侧的部分呈网状结构,抛光筒内转动安装有螺旋刷具且螺旋刷具的一端贯穿抛光筒的侧壁,抛光筒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电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抛光筒、密封罩、除尘筒、吸尘风机以及风罩等的配合,可对胶囊进行二次除尘,且在第二次除尘时避免螺旋刷具对除尘过程的干扰,有效改善了胶囊抛光机的除尘效果。的除尘效果。的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胶囊抛光的抛光机


[0001]本技术涉及胶囊抛光机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胶囊抛光的抛光机。

技术介绍

[0002]胶囊抛光机是用于去除胶囊表面以及夹杂在胶囊间的粉尘,同时通过胶囊与毛刷以及装置内壁的摩擦而提高胶囊表面光洁度的设备,可用于加工胶囊或片剂,现有的胶囊抛光机主要包括抛光筒、毛刷、电机、吸尘风机等部件。
[0003]然而,现有的胶囊抛光机在处理胶囊时,除尘处理与抛光处理同步进行,因此,毛刷会阻碍气流流动,从而遮挡粉尘,导致粉尘不利跟随气流运动出抛光筒,且粉尘易夹杂在毛刷间导致胶囊反复沾染粉尘,最终导致输出的胶囊表面仍易残留粉尘,针对以上问题,可提出一种用于胶囊抛光的抛光机,通过改进结构减小毛刷对除尘效果的不利影响,从而改善胶囊抛光机的除尘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胶囊抛光的抛光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经过抛光机处理后的胶囊易存在粉尘残留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胶囊抛光的抛光机,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部设置有抛光筒,抛光筒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且进料斗与抛光筒连通,抛光筒的外侧套接有密封罩且抛光筒位于密封罩内侧的部分呈网状结构,抛光筒内转动安装有螺旋刷具且螺旋刷具的一端贯穿抛光筒的侧壁,抛光筒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电机,驱动电机通过支撑架与底座连接且驱动电机与支撑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旋刷具传动连接,抛光筒的底部设置有除尘筒,抛光筒与除尘筒通过输料管连通,除尘筒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除尘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罩且风罩与除尘筒连通,风罩远离除尘筒的一侧以及密封罩的底部均连通有进风管,底座的顶部安装有吸尘风机且吸尘风机的进风口处连通有三通管,三通管与两个进风管分别通过软管连通,抛光筒、进料斗以及除尘筒等连接而成的整体均通过呈阵列分布的支撑柱与底座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除尘筒转动安装有分隔筒且分隔筒呈网状结构,除尘筒的外壁上固定套接有相配合的螺旋板,除尘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杆,支撑杆贯穿除尘筒的侧壁且与除尘筒转动连接,支撑杆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一个传动机构连接。
[0008]优选的,除尘筒的内侧设置有主风管且除尘筒的外侧设置有若干呈环形阵列分布的侧风管,主风管的管壁内开设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风槽,主风管以及侧风管均与风罩连通。
[0009]优选的,侧风管的进风口处固定连接有网板。
[0010]优选的,进料斗与抛光筒之间设置有中转罩且中转罩呈圆形结构,中转罩与进料斗之间以及中转罩与抛光筒之间均固定连接且连通,中转罩内转动安装有另一个支撑杆且
支撑杆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隔板,支撑杆贯穿中转罩且通过另一个传动机构与驱动电机的输出轴连接。
[0011]优选的,传动机构包括两个带轮,两个带轮分别套接对应的支撑杆的外壁上以及驱动电机输出轴的外壁上,两个带轮的外壁上缠绕连接有皮带。
[0012]本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通过抛光筒、密封罩、除尘筒、吸尘风机以及风罩等的配合,可利用定向的气流对胶囊进行二次除尘,有效降低了螺旋刷具对除尘效果的不利影响,减小了胶囊表面以及胶囊间掺杂的粉尘残留量,改善了此抛光机的加工效果。
[0014]本技术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通过分隔筒与螺旋板的配合,不仅可以均匀输出胶囊,还可延长胶囊在除尘筒内的移动路径,且通过主风管与侧风管的配合,可实现在分隔筒的内侧和外侧同时吸尘的效果,进一步提升了二次除尘时的除尘效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正视局部剖示图;
[0018]图2为除尘筒及其内部结构配合剖示图;
[0019]图3为中转罩及其内部结构配合剖示图。
[0020]图中:1、底座;2、抛光筒;3、螺旋刷具;4、进料斗;5、除尘筒;6、输料管;7、风罩;8、密封罩;9、吸尘风机;10、三通管;11、软管;12、出料管;13、驱动电机;14、传动机构;15、侧风管;16、主风管;17、风槽;18、分隔筒;19、支撑杆;20、中转罩;21、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2]参照图1

3,一种用于胶囊抛光的抛光机,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抛光筒2,抛光筒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4且进料斗4与抛光筒2连通,抛光筒2的外侧套接有密封罩8且抛光筒2位于密封罩8内侧的部分呈网状结构,抛光筒2内转动安装有螺旋刷具3且螺旋刷具3的一端贯穿抛光筒2的侧壁,抛光筒2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通过支撑架与底座1连接且驱动电机13与支撑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与螺旋刷具3传动连接,抛光筒2的底部设置有除尘筒5,抛光筒2与除尘筒5通过输料管6连通,除尘筒5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12,除尘筒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罩7且风罩7与除尘筒5连通,风罩7远离除尘筒5的一侧以及密封罩8的底部均连通有进风管,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吸尘风机9且吸尘风机9的进风口处连通有三通管10,三通管10与两个进风管分别通过软管11连通,抛光筒2、进料斗4以及除尘筒5等连接而成的整体均通过呈阵列分布的支撑柱与底座1固定连接。
[0023]本方案具备以下工作过程:
[0024]开启驱动电机13以及吸尘风机9后,将待处理的胶囊倒入进料斗4内,胶囊进入抛光筒2后,在被驱动电机13带动旋转的螺旋刷具3的作用下,一边向输料管6处移动一边与筒壁以及螺旋刷具3摩擦,从而实现了抛光胶囊的效果,且在此过程中,吸尘风机9、软管11以及密封罩8配合形成的气流可对胶囊进行初步除尘,经过抛光和初步除尘处理的胶囊穿过输料管6进入除尘筒5后,在穿过除尘筒5从出料管12处输出的的过程中,吸尘风机9、软管11以及风罩7等配合形成的气流可对胶囊进行二次除尘,实现带走胶囊表面以及胶囊间掺杂的残留粉尘的效果。
[0025]根据上述工作过程可知:
[0026]此抛光机可在处理并输出胶囊的过程中对胶囊进行两次除尘处理,第二此除尘时可带走由于螺旋刷具3遮挡而残留的粉尘,大大减小了胶囊表面以及胶囊间掺杂的粉尘残留量。
[0027]进一步的,除尘筒5转动安装有分隔筒18且分隔筒18呈网状结构,除尘筒5的外壁上固定套接有相配合的螺旋板,除尘筒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撑杆19,支撑杆19贯穿除尘筒5的侧壁且与除尘筒5转动连接,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胶囊抛光的抛光机,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抛光筒(2),所述抛光筒(2)的顶部设置有进料斗(4)且进料斗(4)与抛光筒(2)连通,所述抛光筒(2)的外侧套接有密封罩(8)且抛光筒(2)位于密封罩(8)内侧的部分呈网状结构,所述抛光筒(2)内转动安装有螺旋刷具(3)且螺旋刷具(3)的一端贯穿抛光筒(2)的侧壁,所述抛光筒(2)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电机(13),所述驱动电机(13)通过支撑架与底座(1)连接且驱动电机(13)与支撑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电机(13)的输出轴与螺旋刷具(3)传动连接,所述抛光筒(2)的底部设置有除尘筒(5),所述抛光筒(2)与除尘筒(5)通过输料管(6)连通,所述除尘筒(5)的底部连通有出料管(12),所述除尘筒(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风罩(7)且风罩(7)与除尘筒(5)连通,所述风罩(7)远离除尘筒(5)的一侧以及密封罩(8)的底部均连通有进风管,所述底座(1)的顶部安装有吸尘风机(9)且吸尘风机(9)的进风口处连通有三通管(10),所述三通管(10)与两个进风管分别通过软管(11)连通,所述抛光筒(2)、进料斗(4)以及除尘筒(5)等连接而成的整体均通过呈阵列分布的支撑柱与底座(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胶囊抛光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尘筒(5)转动安装有分隔筒(18)且分隔筒(18)呈网状结构,所述除尘筒(5)的外壁上固定套接有相配合的螺旋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闫研曹立东陈杨王海艳班兆雪
申请(专利权)人:茂祥集团吉林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