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捆带回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30872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34
一种捆带回收设备,包括机械臂与剪切夹取装置,剪切夹取装置包括:主体部,主体部与机械臂可拆卸连接;第一驱动缸,第一驱动缸设置在主体部上;夹板,夹板设置在主体部的外表面上,与第一驱动缸传动连接,夹板与主体部之间设置有夹持空间;第一剪刀,第一剪刀固定设置在主体部的外表面上;第二剪刀,第二剪刀设置在夹板上,第二剪刀的刀刃朝向第一剪刀设置;其中,第一驱动缸驱动夹板朝向第一剪刀移动,将捆带夹持在夹持空间中,第二剪刀将捆带剪断。由此,可以代替人工对捆带进行剪断、回收,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作人员造成伤害。作人员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捆带回收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轧钢设备
,特别是指一种捆带回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冷轧坯料(热轧卷板)在生产完成后,需要在钢卷的外部捆扎钢捆带或者PE捆带,以避免钢卷在保存及转运的过程中发生松散。因此,在冷轧卷板的主产线中,钢卷在进入开卷机之前,通常需要人工将捆扎在钢卷上的捆带拆除并收集在专用收集斗内。
[0003]但是,在目前的生产工艺过程中,钢卷位于地辊鞍座上,在钢卷一侧人员用剪刀将捆带(一般3~5根)逐个剪断。当钢卷上的捆带剪断后,如果钢卷的尾部位于钢卷的上部位置(10点~17点位置),钢卷的尾部可能会发生脱落。如果操作人员的熟练度不够,则会对操作人员的安全造成危险。为此,亟需一种捆带回收设备,以能自动地对捆带进行回收,避免人工回收捆带时可能发生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捆带回收设备,以能自动地对捆带进行回收,避免人工回收捆带时可能发生的危险。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捆带回收设备,包括移动装置与剪切夹取装置,所述剪切夹取装置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移动装置可拆卸连接;第一驱动缸,所述第一驱动缸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夹板,所述夹板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上,与所述第一驱动缸传动连接,所述夹板与所述主体部之间设置有夹持空间;第一剪刀,所述第一剪刀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剪刀的刀刃朝向所述夹板方向设置;第二剪刀,所述第二剪刀设置在所述夹板上,所述第二剪刀的刀刃朝向所述第一剪刀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缸驱动所述夹板朝向所述第一剪刀移动,将所述捆带夹持在所述夹持空间中,所述第二剪刀将所述捆带剪断。
[0006]由上,可以通过机械臂将主体部移动到钢卷上捆带相应的位置,有夹板带动第二剪刀将捆带剪断,并由夹板对捆带进行夹持固定,以便对捆带进行回收。由此,可以代替人工对捆带进行剪断、回收,避免对操作人员造成伤害。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板距离所述第一剪刀越近厚度越小。
[0008]由上,可以使夹板更容易插入到捆带与钢卷之间的缝隙,以便对捆带进行夹持与剪断。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背向与所述移动装置可拆卸连接一侧表面设置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呈凹槽状,形成所述夹持空间;所述夹板与所述第一剪刀分别设置在所述夹持槽的开口两侧位置。
[0010]由上,机械臂可以使主体部贴附在钢卷上,使捆带位于夹持槽内,以方便夹板与第一剪刀对捆带进行夹持剪断。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
设置在与所述移动装置相邻位置;第一卷取辊,所述第一卷取辊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上;第二卷取辊,所述第二卷取辊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上,与所述第一卷取辊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卷取辊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卷取辊;其中,所述捆带剪断后,所述移动装置将夹持的所述捆带的一端送入所述回收装置,所述第一卷取辊与所述第二卷取辊转动将所述捆带由所述第一卷取辊与所述第二卷取辊之间送出,所述第一卷取辊转动的线速度大于所述第二卷取辊转动的线速度。
[0012]由上,机械臂可以将夹板夹持的捆带夹持到回收装置,通过第一卷取辊与第二卷取辊对捆带进行夹持并输送。由于第一卷取辊的直径大于第二卷取辊,第一卷取辊转动的线速度大于第二卷取辊,从而使捆带由第一卷取辊、第二卷取辊夹持输出后,捆带朝向第二卷取辊一侧弯曲。由此,可以使捆带形成卷状,以方便对捆带进行保存及运输。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夹送辊,所述第一夹送辊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机架铰接;第二夹送辊,所述第二夹送辊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上,位于所述第一夹送辊转动的平面上;其中,所述第一夹送辊与所述第二夹送辊设置在所述第一卷取辊与所述第二卷取辊相对应的位置,所述第一夹送辊与所述第二夹送辊转动,将所述移动装置送入所述回收装置的所述捆带夹送给所述第一卷取辊与所述第二卷取辊。
[0014]由上,通过使第一夹送辊的一端与第一机架铰接,从而可以改变与第二夹送辊的角度,以便在机械臂将捆带转移到回收装置时,可以是第一夹送辊转动,增加与第二夹送辊的角度,以便机械臂将捆带放置在第一夹送辊与第二夹送辊之间。然后通过转动第一夹送辊,将捆带夹持在第一夹送辊与第二夹送辊之间。第一夹送辊与第二夹送辊转动,从而将捆带输送给第一卷取辊与第二卷取辊,从而提高了回收装置的稳定性。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夹送辊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个凸棱。
[0016]由上,通过在第二夹送辊的外周面上设置凸棱,从而可以提高第二夹送辊与捆带之间的摩擦力。由此,可以提高第一夹送辊与第二夹送辊输送捆带的稳定性。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卷取辊与第二卷取辊送出所述捆带一侧,所述导向板上朝向所述第二卷取辊一侧设置有弧面状的引导面。
[0018]由上,通过设置导向板,从而可以由导向板的引导面对捆带进行引导,以使捆带朝向预定的方向卷取、变形。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第二机架,所述第二机架设置在与所述移动装置相邻位置;卷芯轴,所述卷芯轴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所述卷芯轴上设置有夹持件,所述夹持件能够将所述移动装置送入所述回收装置的所述捆带夹持固定。
[0020]由上,可以通过卷芯轴夹取捆带后,通过转动将捆带卷取在卷芯轴上,以便对捆带进行保存及运输。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缸,所述第二驱动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与所述卷芯轴传动连接,能够驱动所述第二驱动缸沿所述卷芯轴的轴心方向移动。
[0022]由上,通过第二驱动缸驱动卷芯轴沿轴心方向移动,从而可以在将捆带卷取到卷芯轴上后,驱动卷芯轴由呈卷状的捆带中退出。
[002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三驱动缸,所述第三驱动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机架上;压头,所述压头与所述第三驱动缸传动连接;其中,所述第二机架上还设置有承压部,所述承压部与所述压头沿所述卷芯轴的径向设置在所述卷芯轴的两侧,所述第三驱动缸驱动所述压头朝向所述承压部移动。
[0024]由上,通过第三驱动缸可以驱动压头将呈卷状的捆带压向承压部,从而将捆带压扁。由此可以防止捆带发生松散,从而方便地对捆带进行保存及运输。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捆带回收设备的剪切夹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捆带回收设备的一种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图2中A

A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002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捆带回收设备的另一种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图4中B

B方向的剖视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
[0031]10ꢀ捆带回收设备;20ꢀ捆带;100ꢀ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捆带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装置与剪切夹取装置,所述剪切夹取装置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移动装置可拆卸连接;第一驱动缸,所述第一驱动缸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上;夹板,所述夹板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上,与所述第一驱动缸传动连接,所述夹板与所述主体部之间设置有夹持空间;第一剪刀,所述第一剪刀固定设置在所述主体部的外表面上,所述第一剪刀的刀刃朝向所述夹板方向设置;第二剪刀,所述第二剪刀设置在所述夹板上,所述第二剪刀的刀刃朝向所述第一剪刀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驱动缸驱动所述夹板朝向所述第一剪刀移动,将所述捆带夹持在所述夹持空间中,所述第二剪刀将所述捆带剪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带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距离所述第一剪刀越近厚度越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捆带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背向与所述移动装置可拆卸连接一侧表面设置有夹持槽,所述夹持槽呈凹槽状,形成所述夹持空间;所述夹板与所述第一剪刀分别设置在所述夹持槽的开口两侧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1

3中任一项所述的捆带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包括:第一机架,所述第一机架设置在与所述移动装置相邻位置;第一卷取辊,所述第一卷取辊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上;第二卷取辊,所述第二卷取辊设置在所述第一机架上,与所述第一卷取辊平行设置,所述第二卷取辊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卷取辊;其中,所述捆带剪断后,所述移动装置将夹持的所述捆带的一端送入所述回收装置,所述第一卷取辊与所述第二卷取辊转动将所述捆带由所述第一卷取辊与所述第二卷取辊之间送出,所述第一卷取辊转动的线速度大于所述第二卷取辊转动的线速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捆带回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装置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斌赵东洋王磊肖立军徐健付爽宁尹晴
申请(专利权)人: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