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报警自保护机构的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9818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报警自保护机构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地面站,与无人机地面站通过无线通信模块通讯的无人机本体及设置于无人机本体上的飞行部,其还包括设置在无人机本体上的报警机构、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及自保护机构,所述报警机构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自保护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报警机构包括GPS定位模块及音频报警器,所述GPS定位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音频报警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自保护机构包括雷达定位器、信号连接线及雷达定位天线,所述雷达定位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信号连接线一端与所述雷达定位天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雷达定位器固定连接。与雷达定位器固定连接。与雷达定位器固定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报警自保护机构的无人机


[0001]本技术属于无人机
,涉及一种具有报警机构的无人机,具体为一种具有报警自保护机构的无人机。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行器,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会出现GPS定位器与无人机地面站的连接数量不全、不能区别障碍物是飞行的鸟类或是静态的其他障碍物,以及发生故障坠落等情况,现有的解决GPS定位器与无人机地面站连接数量不全的办法是在无人机飞行前重新启动无人机或者换其他场地重新连接,但不能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解决突发的GPS定位器连接不全;对于飞行过程中遇到的障碍,现有技术仅仅是控制无人机简单躲避,而面对鸟类等生物攻击无人机,简单躲避并不能解决问题;另外,当无人机发生故障坠落时,在人群密集地易发生伤人事故,而在荒野则不易寻找坠落的无人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报警自保护机构的无人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在无人机飞行过程中解决突发的GPS定位器与无人机地面站连接不全、面对鸟类攻击只能简单躲避、发生坠落时容易伤人及坠落后不易寻找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具有报警自保护机构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地面站,与无人机地面站通过无线通信模块通讯的无人机本体及设置于无人机本体上的飞行部,其还包括设置在无人机本体上的报警机构、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及自保护机构,所述报警机构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自保护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06]所述报警机构包括GPS定位模块及音频报警器,所述GPS定位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音频报警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07]所述自保护机构包括雷达定位器、信号连接线及雷达定位天线,所述雷达定位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信号连接线一端与所述雷达定位天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雷达定位器固定连接。
[0008]所述GPS定位模块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均匀分布在所述无人机本体内。
[0009]所述报警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无人机本体前后左右处、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的避障雷达及红外探测器。
[0010]所述自保护机构还包括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的曝光灯,所述曝光灯设置在与避障雷达对应的所述无人机本体上。
[0011]所述报警机构机构还包括指示灯,所述指示灯设置在所述无人机本体的下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12]所述报警机构还包括用于对无人机失速检测的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加速度传感器
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
[00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报警自保护机构的无人机,通过设置雷达定位器、音频报警器及指示灯,能够在无人机地面站对无人机本体上的GPS定位器连接不全时,通过音频报警器及无人机地面站操作平台报警,从而使无人机控制者能够通过无人机地面站手动打开雷达定位器或设置程序使控制模块自动打开雷达定位器,以对无人机本体补充定位信号,从而保证无人机在GPS定位器与无人机地面站之间连接数量不全时安全返航,同时,控制模块控制指示灯闪烁,便于无人机本体周围的人观察到无人机本体,从而避免在夜间飞行时无人机本体因失控后周围人因无法清楚观察、及时躲避而出现无人机伤人情况;
[0015]其次,通过设置避障雷达及红外探测器,能够在无人机本体遇到障碍时判断所遇障碍是否为鸟类等生物,当所遇障碍为生物时,控制模块控制曝光灯曝光闪烁、音频报警器发出报警声音,从而驱赶靠近无人机本体的鸟类等生物,保证无人机的飞行安全;
[0016]另外,设置加速度传感器,能够在无人机本体坠落时,数据处理模块能及时将坠落信号传递给控制模块,同时,控制模块控制指示灯闪烁、音频报警器报警及雷达定位器开启,从而指示无人机本体在地面上的坠落范围、提醒无人机本体周围人群散开以及为寻找坠落的无人机提供有效的定位。
[0017]本技术通过设置报警机构及自保护机构,实现了无人机本体在飞行过程中的智能报警及自保护,同时,为无人机本体附近的人群提供了安全保障,能够有效提高无人机本体的飞行安全系数、降低无人机伤人事故的发生率,适合在无人机制造、飞行领域大范围推广。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好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清楚、完整的描述。
[0020]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报警自保护机构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地面站,与无人机地面站通过无线通信模块通讯的无人机本体及设置于无人机本体上的飞行部,通过无人机地面站及无人机本体上的无线通信模块控制飞行部的运动状态,从而控制无人机本体的飞行;
[0021]另外,其还包括设置在无人机本体上的报警机构、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及自保护机构,所述报警机构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自保护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
[0022]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机构包括GPS定位模块及音频报警器,所述GPS定位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音频报警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GPS定位模块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均匀分布在所述无人机本体内,本实施例中,设置GPS定位模块的数量与飞行部的机翼数量相同。数据处理模块用于处理分析GPS定位模块与无人机地面站的连接数量,并将数据实时传递给控制模块,当GPS定位模块与无人机地面站的连
接数量不足时,控制模块控制无人机地面站的显示屏幕报警,同时,控制音频报警器鸣笛报警;
[0023]同时,所述自保护机构包括雷达定位器、信号连接线及雷达定位天线,所述雷达定位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信号连接线一端与所述雷达定位天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雷达定位器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雷达定位器在无人机本体正常飞行的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当无人机本体在飞行过程中出现GPS定位模块与无人机地面站连接数量不全时,控制模块控制雷达定位器开启,利用雷达定位器向无人机地面站补充发送定位信号,从而保证无人机本体在飞行过程中定位信号的连续性,从而保证无人机在GPS定位器与无人机地面站之间连接数量不全时能够继续完成飞行任务或者安全返航。
[0024]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无人机本体前后左右处、分别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的避障雷达及红外探测器,优选的,避障雷达及红外探测器以1:1地设置在飞行部机翼的一侧。数据处理模块根据避障雷达发出的信号判断无人机本体的四周是否存在障碍物,当探测到障碍物时,红外探测器感应,数据处理模块根据红外探测器的感应信号判断障碍物是否为鸟类等生物,当判断障碍物为鸟类等生物时,数据处理模块将信号发送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信号传递给无人机地面站,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报警自保护机构的无人机,包括无人机地面站,与无人机地面站通过无线通信模块通讯的无人机本体及设置于无人机本体上的飞行部,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设置在无人机本体上的报警机构、数据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及自保护机构,所述报警机构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数据处理模块、自保护机构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报警机构包括GPS定位模块及音频报警器,所述GPS定位模块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所述音频报警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自保护机构包括雷达定位器、信号连接线及雷达定位天线,所述雷达定位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性连接,所述信号连接线一端与所述雷达定位天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雷达定位器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报警自保护机构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GPS定位模块的数量为两个或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基恒戴卓衡陈龙万国强万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竹蜻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