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氧水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629358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氧水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收集池、催化反应器、气浮池、配水池、EGSB塔、沉淀池和清水池,收集池与催化反应器之间设置有一级电解池,配水池与EGSB塔之间设置有二级电解池,催化反应器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一级催化反应塔和二级催化反应塔,一级催化塔和二级催化塔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塔体和安装在塔体两端的上封头和下封头,塔体的内部同轴设置有两端密封的光辐射筒,光辐射筒的上端和下端均通过连接支座安装在塔体的内部,在塔体与光辐射筒之间以及光辐射筒的内部均设置有催化剂填料层,下封头内设置有置有曝气机构。本系统不仅保证了废水净化后的出水水质,而且有效的保证了整个系统的废水处理量。统的废水处理量。统的废水处理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氧水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双氧水清洁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双氧水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蒽醌法生产双氧水工艺是以2

乙基蒽醌为载体,溶解于芳烃和磷酸三辛酯按照一定比例组成的溶剂中(称为工作液),工作液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发生蒽醌加氢反应得到的氢化液,氢化液再进入氧化单元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得到含有过氧化氢的氧化液,然后用纯水将氧化液里的过氧化氢进行逆流萃取出来,得到一定浓度的双氧水溶液。在上述双氧水的生产工艺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包含重芳烃(三甲苯及其异构体)、磷酸三辛酯和蒽醌的废水,根据实际生产经营,这部分废水占整个双氧水工业废水的50%以上,且这部分废水具有含盐高、含有机物的特点,不可直接用于生产和排放,需要经过生化处理后循环使用。在现有的技术中,双氧水生产废水的处理工艺系统主要包括催化氧化塔、气浮池、配水池和EGSB塔,使用时,先将将双氧水废水的磷酸三酯废水、蒽醌废水混合经过催化氧化塔并且投加一定比例的双氧水,利用羟基自由基(

OH)将废水中的物质还原、开环、短链,变成小分子物质,随后将催化氧化后的废水注入气浮池,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后与三甲苯废水进行混合,最后再将废水注入EGSB塔中进行厌氧处理后流入沉淀池沉淀即可实现净化,上述的工艺虽然处理工艺流程短,但是在使用的过程中却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双氧水生产废水处理存在出水水质不稳定,处理后的废水中仍然带有较多的悬浮乳状有机杂质,经常出现外排废水COD超标情况,净化处理的效果不理想;二是产生的废水直接进行催化氧化处理,随着系统运行时间的增加,不仅会存在催化剂填料板结堵塞的现象,严重影响出水的水量,而且会影响催化反应的效率,造成废水净化效率低、处理量小的现象。因此,研制开发一种结构合理、成本低、净化效果显著、效率高且处理量大的双氧水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系统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开发一种结构合理、成本低、净化效果显著、效率高且处理量大的双氧水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系统。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依次设置的收集池、催化反应器、气浮池、配水池、EGSB塔、沉淀池和清水池,收集池与催化反应器之间设置有一级电解池,配水池与EGSB塔之间设置有二级电解池,催化反应器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一级催化反应塔和二级催化反应塔,一级催化塔和二级催化塔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塔体和安装在塔体两端的上封头和下封头,上封头上设置有安全阀,下封头上设置有排污口,塔体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口,下部设置有进水口,塔体的内部同轴设置有两端密封的光辐射筒,光辐射筒的上端和下端均通过连接支座安装在塔体的内部,在塔体与光辐射筒之间以及光辐射筒的内部均设置有催化剂填料层,在催化剂填料层下侧的塔体内设置有置有曝气机构。
[000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系统的优点在于:一是设置的一级电解池能够对磷酸三辛酯和蒽醌的废水进行一级电解,让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在电解作用下团聚,使经过一级电解后的废水进入到一级催化反应塔内后,团聚后的悬浮颗粒在催化剂填料层的作用下就会沉积到一级催化反应塔的底部,这样能够防止悬浮物进入到一级催化反应塔内造成催化剂填料层堵塞的现象;二是采用两个串联连接的一级催化反应塔和二级反应塔的结构对废水进行催化降解,不仅增加了废水和催化剂填料层的有效接触面积,提升反应速率,提高了废水催化降解效率,而且增加了废水与催化剂填料层接触的光照面积,进而增强了催化剂填料层的活性使得废水的降解更加充分,经过两级催化降解后能够实现废水中有机物的彻底的降解;三是设置的二级电解池能够对含三甲苯与催化反应后的废水进行再次电解,让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在电解作用下再次团聚,防止悬浮物进入到EGSB塔内造成管路堵塞的现象,这样就能够保证系统连续稳定的运行。综上,本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且成本低,不仅实现对废水催化降解,提高了催化降解效率,保证了废水净化后的出水水质,解决目前废水的回收与重利用,而且解决了设备和管路堵塞的显现,能够保证整个系统稳定运行,进而可以有效的保证整个系统的废水处理量,能够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0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7]图2为一级催化反应塔9的结构示意图;
[0008]图3为光辐射筒在塔体91内的俯视图;
[0009]图中:1

收集池,2

气浮池,3

配水池,4

EGSB塔,5

沉淀池,6

清水池,7

一级电解池,71

一级曝气喷射器,72

一级电极板,73

一级填料层,8

二级电解池,81

二级曝气喷射器,82

二级电极板,83

二级填料层,9

一级催化反应塔,91

塔体,92

上封头,93

下封头,94

安全阀,95

排污口,96

催化剂填料层,97

曝气机构,98

石英玻璃管,99

紫外线灯,910

连接套管,911

连接板,912

缓冲层,10

二级催化反应塔。
具体实施方式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11]如图1~3所示,本技术包括依次设置的收集池1、催化反应器、气浮池2、配水池3、EGSB塔4、沉淀池5和清水池6,气浮池2、 EGSB塔4和沉淀池5采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结构,所述收集池1与催化反应器之间设置有一级电解池7,一级电解池7能够对磷酸三辛酯和蒽醌的废水进行一级电解,让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在电解作用下团聚,使经过一级电解后的废水进入到一级催化反应塔9内后,团聚后的悬浮颗粒在催化剂填料层96的作用下就会沉积到一级催化反应塔9的底部,这样能够防止悬浮物进入到一级催化反应塔9内造成催化剂填料层96堵塞的现象,所述配水池3与EGSB塔4之间设置有二级电解池8,二级电解池8能够对含三甲苯与催化反应后的废水进行再次电解,让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在电解作用下再次团聚,防止悬浮物进入到EGSB塔4内造成管路堵塞的现象,这样就能够保证系统连续稳定的运行,所述催化反应器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一级催化反应塔9和二级催化反应塔10,所述一级催化塔9和二级催化塔10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塔体91和安装在塔体91两端的上封头92
和下封头93,所述上封头92上设置有安全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氧水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设置的收集池(1)、催化反应器、气浮池(2)、配水池(3)、EGSB塔(4)、沉淀池(5)和清水池(6),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池(1)与催化反应器之间设置有一级电解池(7),所述配水池(3)与EGSB塔(4)之间设置有二级电解池(8),所述催化反应器包括两个串联连接的一级催化反应塔(9)和二级催化反应塔(10),所述一级催化反应塔(9)和二级催化反应塔(10)的结构相同,均包括塔体(91)和安装在塔体(91)两端的上封头(92)和下封头(93),所述上封头(92)上设置有安全阀(94),下封头(93)上设置有排污口(95),所述塔体(91)的上部设置有出水口,下部设置有进水口,所述塔体(91)的内部同轴设置有两端密封的光辐射筒,所述光辐射筒的上端和下端均通过连接支座安装在塔体(91)的内部,在塔体(91)与光辐射筒之间以及光辐射筒的内部均设置有催化剂填料层(96),在催化剂填料层(96)下侧的塔体(91)内设置有置有曝气机构(9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氧水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电解池(7)的下部设置有进水口,上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一级电解池(7)内的底部设置有一级曝气喷射器(71),一级电解池(7)内的上部设置有至少2个一级电极板(72),在一级曝气喷射器(71)与一级电极板(72)之间的一级电解池(7)内设置有一级填料层(7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氧水生产废水的资源化处理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进林顾立坡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泸西大为焦化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