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蚌埠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室内用氮氧化物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9024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1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用氮氧化物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体以及分别设置在其内部上下端的风扇体和原装过滤体,净化器体内部可拆卸设置有中转集气环板,中转集气环板出气侧套设有过滤罩;过滤罩内侧下部设置有横板,且过滤罩顶壁和横板上端面均相对布设有若干个优弧环槽口,过滤罩内部顶壁上设置有滤料透气环,过滤罩与横板上相对设置的优弧环槽口之间均设置有堵气杆架,且过滤罩和堵气杆架之间设置有间隔顶起复位组件,调节板的水平往复运动使堵气杆架的上下位置进行循环调节,使滤料透气环两侧的进排气方向循环调换,避免了滤料透气环单侧长期单独进气,且两侧均匀交替吸附,提高滤料透气环内置活性炭层在长期使用过程的吸附效果。吸附效果。吸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用氮氧化物空气净化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空气净化
,具体涉及一种室内用氮氧化物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0002]空气净化器又称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一般包括PM2.5、粉尘、花粉、异味、甲醛、氮氧化物之类的污染、细菌、过敏原等,家庭厨房里煤气、天然气燃烧时产生较高的火焰温度,生成氮氧化物,氮氧化物(NOX)是指NO、N2O、N2O3、N2O4和N2O5等氮与氧的化合物总称,室内氮氧化物通过呼吸进入人体内,刺激呼吸道和肺部,对心、肝、肾等造成腐蚀损害,还会引起急性或慢性中毒,并有致癌作用,严重影响到人体健康,因此需要通过空气净化器对空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净化,现有方式中的空气净化器需要催化还原、吸收、吸附等方式对空气中的氮氧化物进行吸收,催化还原和吸附方式是较为常用的方式,具体分别通过催化剂和活性炭过滤板实现。
[0003]如公告号为CN214287562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包括外筒和内筒,所述的外筒和内筒上下两端均通过连接网连接,所述的外筒和内筒之间形成填充腔,在所述填充腔的下部设有网状陶瓷芯,填充腔的上部设有活性炭层,在所述网状陶瓷芯的表面涂覆有催化剂层,所述的外筒的下端内壁上设有加热板,在所述外筒的下端设有空气导流罩。
[0004]但是上述方案存在以下不足:由于含有氮氧化物的空气只能从外筒外侧进入到内侧,导致空气只能从活性炭层外侧面进入,而填充腔内填充的活性炭层是固定设置的,部分氮氧化物会进入到活性炭的微细孔隙中存储,而对于活性炭来说,其孔隙是外表面不规则分布设置,单侧进入的空气中氮氧化物主要堆积在活性炭的进气侧,而活性炭层的背气侧吸附的空气中氮氧化物较少,若活性炭层进气侧发生饱和时,其背气侧还具有吸附容量,但是现有空气净化器不能够使进气侧吸入空气均匀分布在活性炭层两侧,导致活性炭层单侧的吸附效率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快速下降,如何使空气净化器进气侧吸入的空气能够分布在活性炭层的两侧,从而提高活性炭层的吸附效果是当下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用氮氧化物空气净化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室内用氮氧化物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体以及分别设置在其内部上下端的风扇体和原装过滤体,所述净化器体内部位于风扇体和原装过滤体出气侧之间可拆卸设置有中转集气环板,中转集气环板出气侧套设有过滤罩并用于对氮氧化物进行过滤;
[0008]所述过滤罩内侧下部设置有横板,且所述过滤罩顶壁和横板上端面均相对布设有若干个优弧环槽口,所述过滤罩内部顶壁上位于相邻所述优弧环槽口之间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横板上端面的滤料透气环,所述过滤罩与横板上相对设置的优弧环槽口之间均设置有堵
气杆架并用于对单个所述优弧环槽口进行封堵,且所述过滤罩和堵气杆架之间设置有间隔顶起复位组件,所述间隔顶起复位组件使若干个所述堵气杆架将位于所述滤料透气环两侧斜对设置的进排气端的优弧环槽口为交错打开状态。
[0009]优选的,所述过滤罩与横板上优弧环槽口圆心均位于所述中转集气环板所在中轴线上,且若干个所述优弧环槽口直径以中轴线向外依次递增,所述滤料透气环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并用于对流经空气的氮氧化物进行吸附。
[0010]优选的,所述堵气杆架包括对称设置在其上下端的上密封优弧环块和下密封优弧环块,所述堵气杆架的上下移动能够分别对过滤罩、横板上优弧环槽口进行遮蔽密封。
[0011]优选的,所述间隔顶起复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密封优弧环块底端两侧的下推弹簧套杆,下推弹簧套杆并贯穿于所述横板上的优弧环槽口,所述过滤罩内部位于横板下方设置有支撑孔板,支撑孔板上布设有用于所述下推弹簧套杆滑动贯穿的预设孔,所述下推弹簧套杆底端设置有从动弧块。
[0012]优选的,所述过滤罩内部两侧壁下端均设有密封滑孔,所述间隔顶起复位组件包括滑动密封贯穿于密封滑孔的调节板,调节板上端面分别设置有顶弧块和凹槽,所述滤料透气环一侧从动弧块和顶弧块相接触时,所述过滤罩内部顶壁上对应优弧环槽口被上密封优弧环块进行接触密封,所述横板上优弧环槽口和下密封优弧环块分离打开设置;
[0013]此时滤料透气环另一侧对应所述从动弧块插入至凹槽内,所述过滤罩内部顶壁上对应优弧环槽口和上密封优弧环块进行分离打开设置,所述横板上优弧环槽口和下密封优弧环块进行接触密封。
[0014]优选的,所述过滤罩外侧部设置有安装架,安装架上设置有电磁铁块,所述调节板侧壁和安装架设置活动设置有复位弹簧套杆,复位弹簧套杆外端设置有和电磁铁块磁吸连接的受磁金属块,所述电磁铁块为常开状态,且电磁铁块工作时和受磁金属块磁吸连接时,所述从动弧块从顶弧块接触部移动至下一位置的凹槽内,同时位于凹槽内的从动弧块移动至下一位置的顶弧块上方,使滤料透气环两侧斜对设置的进排气端的优弧环槽口为交错打开状态。
[0015]优选的,所述过滤罩上端面套设有光触媒催化板体,光触媒催化板体用于对过滤罩排出气体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醛类和苯进行催化分解。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调节板的水平往复运动使堵气杆架的上下位置进行循环调节,使滤料透气环两侧的进排气方向循环调换,进而使流经滤料透气环的空气方向进行循环左右调换,净化器体进气侧吸入的空气能够循环分布在滤料透气环的两侧,对NO、N2O、N2O3、N2O4和N2O5等构成的氮与氧的化合物进行有效过滤,避免了滤料透气环单侧长期单独进气,延长了滤料透气环内活性炭层的使用寿命,且两侧均匀交替吸附,提高滤料透气环内置活性炭层在长期使用过程的吸附效果。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剖视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的调节板区域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0]图4为图2的电磁铁块和受磁金属块磁吸配合状态下的调节板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过滤罩和光触媒催化板体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5的过滤罩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滤料透气环对半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8为图2中的不同直径堵气杆架垂直分离结构示意图;
[0025]图9为图2的整体滤料透气环俯视示意图。
[0026]图中:1、净化器体;2、风扇体;3、原装过滤体;4、中转集气环板;5、过滤罩;6、横板;7、优弧环槽口;8、滤料透气环;9、堵气杆架;10、上密封优弧环块;11、下密封优弧环块;12、下推弹簧套杆;13、支撑孔板;14、从动弧块;15、密封滑孔;16、调节板;17、顶弧块;18、凹槽;19、安装架;20、电磁铁块;21、复位弹簧套杆;22、受磁金属块;23、光触媒催化板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用氮氧化物空气净化器,包括净化器体(1)以及分别设置在其内部上下端的风扇体(2)和原装过滤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器体(1)内部位于风扇体(2)和原装过滤体(3)出气侧之间可拆卸设置有中转集气环板(4),中转集气环板(4)出气侧套设有过滤罩(5)并用于对室内氮氧化物进行过滤;所述过滤罩(5)内侧下部设置有横板(6),且所述过滤罩(5)顶壁和横板(6)上端面均相对布设有若干个优弧环槽口(7),所述过滤罩(5)内部顶壁上位于相邻所述优弧环槽口(7)之间设置有延伸至所述横板(6)上端面的滤料透气环(8),所述过滤罩(5)与横板(6)上相对设置的优弧环槽口(7)之间均设置有堵气杆架(9)并用于对单个所述优弧环槽口(7)进行封堵,且所述过滤罩(5)和堵气杆架(9)之间设置有间隔顶起复位组件,所述间隔顶起复位组件使若干个所述堵气杆架(9)将位于所述滤料透气环(8)两侧斜对设置的进排气端的优弧环槽口(7)为交错打开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用氮氧化物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罩(5)与横板(6)上优弧环槽口(7)圆心均位于所述中转集气环板(4)所在中轴线上,且若干个所述优弧环槽口(7)直径以中轴线向外依次递增,所述滤料透气环(8)内部填充有活性炭颗粒并用于对流经空气的氮氧化物进行吸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室内用氮氧化物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堵气杆架(9)包括对称设置在其上下端的上密封优弧环块(10)和下密封优弧环块(11),所述堵气杆架(9)的上下移动能够分别对过滤罩(5)、横板(6)上优弧环槽口(7)进行遮蔽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室内用氮氧化物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顶起复位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下密封优弧环块(11)底端两侧的下推弹簧套杆(12),下推弹簧套杆(12)并贯穿于所述横板(6)上的优弧环槽口(7),所述过滤罩(5)内部位于横板(6)下方设置有支撑孔板(13),支撑孔板(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明文于豪杰金震群陆天程丁波方军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