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五通阀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8409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13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通阀门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阀门技术领域。通过入口进入媒介,包括阀座,所述阀座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贯穿阀座,第二空腔为半封闭空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相连通,所述阀座的下侧并且位于第二空腔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阀座的上侧并且位于第一空腔的上侧开设有入口,通过第一推动气缸、第二推动气缸和第三推动气缸来控制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和第三阀芯的位置,实现不同管路的输出,简单有效,解决了传统的五通阀结构相对复杂,使用寿命短,同时存在控制不稳定的问题,影响使用的问题。使用的问题。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通阀门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
,具体为一种五通阀门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流体转换阀多采用电磁阀来控制,电磁阀可以配合不同的电路来实现预期的控制,而控制的精度和灵活性都能够保证。电磁阀有很多种,不同的电磁阀在控制系统的不同位置发挥作用,最常用的是单向阀、安全阀、方向控制阀、速度调节阀等。
[0003]其中包括五通阀,传统的五通阀结构相对复杂,使用寿命短,同时存在控制不稳定的问题,影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五通阀门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五通阀门结构,包括阀座,所述阀座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一空腔贯穿阀座,第二空腔为半封闭空腔,第一空腔与第二空腔之间相连通,所述阀座的下侧并且位于第二空腔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所述阀座的上侧并且位于第一空腔的上侧开设有入口,所述阀座的侧壁上并且位于第一空腔的侧边位置处开设有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所述阀座的两边侧壁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推动气缸、第三推动气缸和第一推动气缸,所述第一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一阀芯,所述第三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三阀芯,所述第二推动气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二阀芯,其整体实现五通阀组合功能。
[0006]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推动气缸和第三推动气缸位于阀座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推动气缸位于阀座的另一侧,用来对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和第三阀芯进行滑动阻塞控制。r/>[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分别通过第一推动气缸和第二推动气缸滑动设置在第一空腔的内部,所述第三阀芯通过第三推动气缸滑动设置在第二空腔的内部。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出口和第四出口间距值大于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间距值。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和第三阀芯分别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相适配。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的结构相同,第一阀芯和第二阀芯的上侧以及侧边上开设有通孔,当第二阀芯在第一空腔的最右端时,将第一阀芯与第二阀芯抵接,此时第一阀芯上侧的通孔与入口相连通,侧边的通孔与第四出口相连通,反之,当第一阀芯在最左侧,第二阀芯与第一阀芯相接触时,第二阀芯上的通孔与入口相连通,第二阀芯上的侧边通孔与第三出口相连通,第三阀芯为上下侧均开设通孔的结构件,当第三阀芯在第二空腔最内侧时,第三阀芯上侧开设的通孔与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相
连通的位置相连通,第三阀芯下侧开设的通孔与第一出口相连通。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五通阀门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通过入口进入媒介,通过第一推动气缸、第二推动气缸和第三推动气缸来控制第一阀芯、第二阀芯和第三阀芯的位置,实现不同管路的输出,简单有效,解决了传统的五通阀结构相对复杂,使用寿命短,同时存在控制不稳定的问题,影响使用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正视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阀座;2、入口;3、第一阀芯;4、第二阀芯;5、第三阀芯;6、第一出口;7、第二出口;8、第三出口;9、第四出口;10、第一推动气缸;11、第二推动气缸;12、第三推动气缸;13、第一空腔;14、第二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0019]请参阅图1

3所示,一种五通阀门结构,包括阀座1,阀座1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4,第一空腔13贯穿阀座1,第二空腔14为半封闭空腔,第一空腔13与第二空腔14之间相连通,阀座1的下侧并且位于第二空腔14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口6和第二出口7,阀座1的上侧并且位于第一空腔13的上侧开设有入口2,阀座1的侧壁上并且位于第一空腔13的侧边位置处开设有第三出口8和第四出口9,阀座1的两边侧壁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推动气缸11、第三推动气缸12和第一推动气缸10,第一推动气缸10的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一阀芯3,第三推动气缸12的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三阀芯5,第二推动气缸11的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二阀芯4,其整体实现五通阀组合功能。
[0020]第二推动气缸11和第三推动气缸12位于阀座1的同一侧,第一推动气缸10位于阀座1的另一侧,用来对第一阀芯3、第二阀芯4和第三阀芯5进行滑动阻塞控制。
[0021]第一阀芯3和第二阀芯4分别通过第一推动气缸10和第二推动气缸11滑动设置在第一空腔13的内部,第三阀芯5通过第三推动气缸12滑动设置在第二空腔14的内部,第一阀芯3、第二阀芯4和第三阀芯5分别与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4相适配。
[0022]第三出口8和第四出口9间距值大于第一出口6和第二出口7间距值。
[0023]第一阀芯3和第二阀芯4的结构相同,第一阀芯3和第二阀芯4的上侧以及侧边上开设有通孔,当第二阀芯4在第一空腔13的最右端时,将第一阀芯3与第二阀芯4抵接,此时第一阀芯3上侧的通孔与入口2相连通,侧边的通孔与第四出口9相连通,反之,当第一阀芯3在最左侧,第二阀芯4与第一阀芯3相接触时,第二阀芯4上的通孔与入口2相连通,第二阀芯4上的侧边通孔与第三出口8相连通,第三阀芯5为上下侧均开设通孔的结构件,当第三阀芯5在第二空腔14最内侧时,第三阀芯5上侧开设的通孔与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4相连通的
位置相连通,第三阀芯5下侧开设的通孔与第一出口6相连通。
[0024]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入口2进入媒介,通过第一推动气缸10、第二推动气缸11和第三推动气缸12来控制第一阀芯3、第二阀芯4和第三阀芯5的位置,实现不同管路的输出,简单有效。
[0025]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通阀门结构,包括阀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1)内部开设有第一空腔(13)和第二空腔(14),第一空腔(13)贯穿阀座(1),第二空腔(14)为半封闭空腔,第一空腔(13)与第二空腔(14)之间相连通,所述阀座(1)的下侧并且位于第二空腔(14)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出口(6)和第二出口(7),所述阀座(1)的上侧并且位于第一空腔(13)的上侧开设有入口(2),所述阀座(1)的侧壁上并且位于第一空腔(13)的侧边位置处开设有第三出口(8)和第四出口(9),所述阀座(1)的两边侧壁分别固定设置有第二推动气缸(11)、第三推动气缸(12)和第一推动气缸(10),所述第一推动气缸(10)的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一阀芯(3),所述第三推动气缸(12)的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三阀芯(5),所述第二推动气缸(11)的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二阀芯(4);所述第二推动气缸(11)和第三推动气缸(12)位于阀座(1)的同一侧,所述第一推动气缸(10)位于阀座(1)的另一侧;所述第一阀芯(3)和第二阀芯(4)分别通过第一推动气缸(10)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艺森廖宝根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格菱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