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轻桃果实采后冷害的冰温贮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6612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5
一种减轻桃果实采后冷害的冰温贮藏方法,桃果经商品采收,不同温差分段预冷,成熟度分级挑选(7成与8成熟),各级果实冰温区测定并确定贮藏温度区间,低温转货架后果实冷害系统评价及模型预测。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减轻桃果实长期低温贮藏冷害发生,延长贮藏期。利用果实挥发性物质,建立不同贮藏期货架期果实冷害发生程度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法(P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轻桃果实采后冷害的冰温贮藏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果实保鲜
,特别是一种减轻桃果实采后冷害的冰温贮藏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桃果实营养丰富,风味浓郁,深受消费者喜爱。2019年我国桃总产量为1599.3 万吨,然而桃属于呼吸跃变型果实,不耐贮藏,采后常温放置3 天就会迅速衰老腐烂。低温能有效控制果实采后衰老,延长桃果实贮藏期,但桃属于冷敏性果实,在长期低温下易发生冷害,造成果肉褐变、组织絮化、风味丧失、腐烂等问题,失去食用价值。目前我国桃等易腐果蔬的采后损失在20

30%,发达国家在5%以下,说明我们在采后保鲜技术应用创新领域差距很大,桃冷害的减缓技术是桃果保鲜的世界性难题,目前国内外都在研究控制低温冷害的有效方法,以期待延长贮藏期,降低采后损耗。
[0003]经查询专利技术专利CN101473869A和专利技术专利CN111466436A,皆提供桃果实的保鲜方法;上述已有专利方法,操作较为繁琐、浸泡难度大,成熟度分级不细致,实际应用价值不高。尤其是针对软溶质水蜜桃,用水浸泡后极易造成果实腐烂,效果不稳定。配方中添加剂对食品品质与安全造成较大风险。此外,已有专利对桃果实保鲜效果,尤其是冷害发生情况评价不够客观系统,主要靠眼睛主观判断,对批次果实贮藏状态无法及时监控反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具有安全性高、绿色无污染、操作简便、保鲜效果好的一种减轻桃果实采后冷害的冰温贮藏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减轻桃果实采后冷害的冰温贮藏方法,包括步骤:(1)选择晴天采收、大小、成熟度一致,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桃果实,采收后立即运回实验室,于12

℃预冷4
‑6ꢁ
h,去除田间热;(2)随机挑选10个果实插入内置温度计,放入

20

℃冰箱,实时监测果实的温度变化,确定本批次桃果实的冰点与冰温区域,并确定长期冰温贮藏的温度;(3)将果实进行分段预冷,将去除田间热果实置于0
ꢁ±ꢁ2ꢁ
℃,

RH,90
ꢁ±5ꢁ
%,处理4
‑6ꢁ
h,使果实温度降到0
‑2ꢁ
℃;(4)将桃果置于冰温条件下

1.1
±
0.3

℃,RH,90
ꢁ±5ꢁ
%,长期贮藏,每隔固定时间取样转到20

℃货架放置3

d;(5)货架期果实的样品利用GC

MS测定挥发性物质,试剂盒测定MDA、测定相对电导率以及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褐变发生酶的基因转录水平,从生理、生化与分子3个层面系统综合评价低温贮藏后货架期桃果实冷害水平,并建立预测模型。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桃果实采收所需果实在商业成熟阶段采摘并进行按照大小成熟度分级,7成熟(硬度30

N左右)与8成熟(硬度23

N左右)分级,可
溶性固形物含量约11

13

%,采后运回实验室于12

℃预冷4
‑6ꢁ
h。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2)中实时监测果实的冰点采用RC

4HC温湿度记录仪测定,随机挑选每批次果实,监测果实的温度变化,确定本批次桃果实的冰点与冰温区域。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5)中从生理、生化与分子3个层面系统综合评价低温贮藏后货架期桃果实冷害水平包括货架期冷害果实褐变指数的计算,果实转到20

℃货架放置3

d,沿着赤道线将果实上部1/3处切开,根据果实表面褐变面积进行分级,并计算褐变指数。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褐变面积进行分级包括1级、2级、3级和4级,评判标准为:1级:褐变面积1

25%,2级:褐变面积26

50%,3级:褐变面积51

75%,4级:76

100%。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褐变指数按以下公式计算:IB=(N1*1+

N2*2+

N3*3+

N4*4)/((N1+N2+N3+N4)*4)*100%式中:IB为褐变指数;N1为1级褐变等级的果实个数;N2为2级褐变等级的果实个数;N3为3级褐变等级的果实个数;N4为4级褐变等级的果实个数。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5)中还包括取样进行电导率检测和MDA含量检测。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采用的冷藏设备配置有用来自动调节温度的控制装置,具有温度传感器和温度控制装置,温度波动范围在
±ꢁ
0.1

℃。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能有效减轻桃果实低温贮藏后的褐变现象,显著减轻桃果实的冷害,尤其是货架期冷害的发生;(2)能较好的保持果实品质,保鲜效果好,贮藏时间长,可以利用挥发性物质模型实时预测适合贮藏期;(3)安全性高,绿色无污染,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可应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案例黄肉类型软溶质桃

锦绣

的冰点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案例白肉类型软溶质水蜜桃

大团蜜露

的冰点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案例不同温度条件下

锦绣

黄桃果实外观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案例不同温度条件下

锦绣

黄桃果实的褐变指数示意图。
[001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案例不同温度条件下

锦绣

黄桃果实的MDA含量示意图。
[0019]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案例不同温度条件下

锦绣

黄桃果实中多酚类氧化酶PpPPO与过氧化物酶PpPOD以及抗氧化酶PpSOD的基因转录水平示意图。
[0020]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不同处理货架期果实挥发性物质PLS

DA判别图。
[0021]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案例不同温度条件下

大团蜜露

水蜜桃果实外观示意图。
[0022]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案例不同温度条件下

大团蜜露

水蜜桃果实的褐变指数示意
图。
[0023]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案例不同温度条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轻桃果实采后冷害的冰温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选择晴天采收、大小、成熟度一致,无机械损伤和病虫害的桃果实,采收后立即运回实验室,于12℃预冷4

6h,去除田间热;(2)随机挑选10个果实插入内置温度计,放入

20℃冰箱,实时监测果实的温度变化,确定本批次桃果实的冰点与冰温区域,并确定长期冰温贮藏的温度;(3)将果实进行分段预冷,将去除田间热果实置于0
±
2℃,RH,90
±
5%,处理4

6h,使果实温度降到0

2℃;(4)将桃果置于冰温条件下

1.1
±
0.3℃,RH,90
±
5%,长期贮藏,每隔固定时间取样转到20℃货架放置3d;(5)货架期果实的样品利用气相质谱测定挥发性物质,试剂盒测定丙二醛、测定相对电导率以及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酶促褐变反应发生相关的酶的基因转录水平,从生理、生化与分子三个层面系统综合评价低温贮藏货架期桃果实冷害水平,并建立预测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轻桃果实采后冷害的冰温贮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实时监测果实的降温曲线并确定冰点,采用RC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洪入乔勇进何辉刘晨霞王春芳陈冰洁王晓张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