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联合卡尔曼滤波的主动配电网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6201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基于联合卡尔曼滤波的主动配电网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涉及大数据处理技术领域。该基于联合卡尔曼滤波的主动配电网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S101:电网变量数据集成:抽取主动配电网的多区域电力变量数据和参数分组取样数值,构成主动配电网初始状态和参数变量数值,之后合并计算出初始数值,并得到主动配电网内部的多源异构数据参数;S102:区域电力数据计算:对主动配电网系统的转接容量比例系数进行数据采集。通过采用卡尔曼滤波为基础改善主动配电网的数据融合系统,利用主动配电网系统内对象的统计特性和概率模型进行操作,对于多项逻辑数据的整合、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效率和采集能力有着明显的提高。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联合卡尔曼滤波的主动配电网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数据处理
,具体为基于联合卡尔曼滤波的主动配电网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能是指电以各种形式做功的能力,分为直流电能与交流电能,这两种电能均可以进行相互转换,电能被广泛应用在动力、照明、冶金、化学、纺织、通信、广播等各个领域,是科学技术发展、国民经济飞跃的主要动力。
[0003]卡尔曼滤波是一种利用线性系统状态方程,通过系统输入输出观测数据,对系统状态进行最优估计的算法,其实质上就是基于观测值以及估计值二者的数据对真实值进行估计的过程。
[0004]主动配电网是一个具有分布式能源、主动控制能力和运行能力的配电系统,在主动配电网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多区位电力系统经常需要同时进行调用,会产生大量的多源异构数据,特别是非结构化数据会急剧增加,传统的主动式配电网数据融合平台在面临多源异构数据处理时,对于细碎化数据的采集处理能力不足、数据结构难以统一,数据运维较为困难,给主动配电网数据监测的稳定性、配电系统运作效率与安全性带来了层层阻碍,因此传统的主动式配电网数据融合平台已经无法适应现在的组织数据整合要求,需要考虑一种新的整合方式,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基于联合卡尔曼滤波的主动配电网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联合卡尔曼滤波的主动配电网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解决了在主动配电网的实际运行过程中,传统主动式配电网数据融合平台对于大量多源异构数据采集处理能力不足、数据结构难以统一,数据运维较为困难,给主动配电网数据监测的稳定性、配电系统运作效率与安全性带来了层层阻碍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基于联合卡尔曼滤波的主动配电网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S101:电网变量数据集成:抽取主动配电网的多区域电力变量数据和参数分组取样数值,构成主动配电网初始状态和参数变量数值,之后合并计算出初始数值,并得到主动配电网内部的多源异构数据参数;S102:区域电力数据计算:对主动配电网系统的转接容量比例系数进行数据采集,同时根据获取的初始数值计算出多区域电力变量运行状态的一级数据;S103:预测数值计算:对多区域电力变量的电网下行数据进行预测计算,得到模糊数值s,将模糊数值s代入观测矩阵算法中得到预测数值k,之后对预测数值k进行二次计算,
更新模糊数值s和预测数值k之间的协方差矩阵;S104:数据修正计算:根据协方差矩阵所得数据,计算多区域电力单元在k时刻的电网系统状态最优值,并与一级数据进行合并计算,得到二级数据,之后对二级数据进行修正,并得到多区域数值差异对比参数;S105:多源异构数据融合计算:将所得的多项二级数据进行架构区分,之后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融合计算,之后计算出k时刻修正的主动配电网电力输送状态平均值,再与多区域数值差异对比参数合并进行二次修正计算,最后得到主动配电网运行状态流程数据总信息。
[0007]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01中,多区域电力数据变量的采集单元包括电网各专业部门、各级调度中心、送变电部门、输电量监测单元和电压监测模块。
[0008]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02中,一级数据的数值采用如下算式计算:式中,x为上级电力变化时段位置,v为电压变化数值,a为电压浮动数值,h为电压数据采集间隔,t为当前电网负荷。
[0009]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步骤S103中,观测矩阵的算法公式如下所示:式中,P为联合预测数值,k为预测数值,Q为输电量总体数值,A
T
为多区域电压数值平均值,AP为多区域电力变量的下行数据。
[0010]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S104步骤中,二级数据修正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式中,X为修正计算结果,k为预测数值,Y为二级数据总值。
[0011]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S105步骤中,多源异构数据融合计算包括对主动配电网在内的多项运行数据进行初步滤波处理,进行数据初筛与修正,并转码、合并计算为预存数据。
[0012]根据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S105步骤中,二次修正计算用于对融合计算后的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质量评估,提高数据的收敛速度。
[0013](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基于联合卡尔曼滤波的主动配电网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通过多源异构数据融合计算方式,对主动配电网在内的多项运行数据进行初步滤波处理,数据初筛与修正,并转码、合并计算为预存数据,在多个区位之间采用卡尔曼滤波的方式调节与整理数据,最终进行联合对比与更新,能够利用主动配电网系统内对象的统计特性和概率模型进行操作,对于多项逻辑数据的整合、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效率和采集能力有着明显的提高。
[0014]2、本专利技术通过将一级、二级的主动配电网信息维度特征映射到时间区段上,捕获不同时间点的数据信息,生成了全新的正交特征,对于后续生成的电网数据特征不是简单地进行数据清洗,而是进行多方面数据对比与计算,采用降维问题的优化目标将数据向量调节至可靠值,确保数值的稳定性,使得原始数据变换到一级组基上后,各电网区段的协方差达到0,而主动配电网整体的方差则尽可能变大,确保了融合后的多源异构数据可靠性与计算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基于联合卡尔曼滤波的主动配电网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包括以下方法步骤:S101:电网变量数据集成:抽取主动配电网的多区域电力变量数据和参数分组取样数值,构成主动配电网初始状态和参数变量数值,之后合并计算出初始数值,并得到主动配电网内部的多源异构数据参数,在此步骤中,多区域电力数据变量的采集单元包括电网各专业部门、各级调度中心、送变电部门、输电量监测单元和电压监测模块,在电网运作系统中,上述单元模块均设置独立的数据采集系统,并连接数据收发单元,主动式配电网作为多源化合集系统,对于不同区块的电力调度设施均可以进行数据抽取调用;S102:区域电力数据计算:对主动配电网系统的转接容量比例系数进行数据采集,同时根据获取的初始数值计算出多区域电力变量运行状态的一级数据,在此步骤中,一级数据的数值采用如下算式计算:式中,x为上级电力变化时段位置,v为电压变化数值,a为电压浮动数值,h为电压数据采集间隔,t为当前电网负荷;通过以上公式,在本实施例中,代入实际获取数据进行计算,x拟定数值为7,v获取数值为14,a获取数值为6,h获取数值为12,t监测数值为3,通过以上数据代入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联合卡尔曼滤波的主动配电网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方法步骤:S101:电网变量数据集成:抽取主动配电网的多区域电力变量数据和参数分组取样数值,构成主动配电网初始状态和参数变量数值,之后合并计算出初始数值,并得到主动配电网内部的多源异构数据参数;S102:区域电力数据计算:对主动配电网系统的转接容量比例系数进行数据采集,同时根据获取的初始数值计算出多区域电力变量运行状态的一级数据;S103:预测数值计算:对多区域电力变量的电网下行数据进行预测计算,得到模糊数值s,将模糊数值s代入观测矩阵算法中得到预测数值k,之后对预测数值k进行二次计算,更新模糊数值s和预测数值k之间的协方差矩阵;S104:数据修正计算:根据协方差矩阵所得数据,计算多区域电力单元在k时刻的电网系统状态最优值,并与一级数据进行合并计算,得到二级数据,之后对二级数据进行修正,并得到多区域数值差异对比参数;S105:多源异构数据融合计算:将所得的多项二级数据进行架构区分,之后对多源异构数据进行融合计算,之后计算出k时刻修正的主动配电网电力输送状态平均值,再与多区域数值差异对比参数合并进行二次修正计算,最后得到主动配电网运行状态流程数据总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联合卡尔曼滤波的主动配电网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01中,多区域电力数据变量的采集单元包括电网各专业部门、各级调度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毓皓杨振国李宏宇张彦庆王庆超李金泉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