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二芳基吡啶类HDAC/Tubulin双功能抑制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

技术编号:362444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合成药物化学技术领域,涉及如下通式结构的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新型2,6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6

二芳基吡啶类HDAC/Tubulin双功能抑制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合成药物化学
,涉及2,6

二芳基吡啶类HDAC/Tubulin 双功能抑制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涉及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2,6

二芳基吡啶类HDAC/Tubulin双功能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及其体内外抗肿瘤活性以及该类化合物及其可接受的药学盐或以其为成分之一的复方药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肿瘤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0003]微管(microtubule)是构成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是细胞有丝分裂所必须,在保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细胞分裂与增殖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恶性肿瘤细胞有丝分裂与转移极其旺盛,因此以微管为靶标,打破微管蛋白聚合与解聚的动态平衡,即可有选择性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分裂增殖(Science 2013,339, 587

590)。尽管有关作用于秋水仙碱的微管蛋白聚集抑制剂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康普立停(Combretastatin A

4)的结构改造研究已经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如康普立停的磷酸酯二钠盐(CA

4P)与BNC105的磷酸酯二钠盐(BNC105P)已分别进入I期和II期临床试验,但结果显示,这些药物临床效果欠佳,具有一定毒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视觉障碍和头痛,此外在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尚存在不足,截止目前尚无该类药物被批准上市(J.Med.Chem.2016,59,8685

8711)。因此,开发抗肿瘤活性更好、选择性更高、毒副作用更小的微管蛋白聚集抑制剂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关注的,是未来这类药物研发的主要方向。
[0004]有研究公开了作为调控细胞表观遗传的关键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DACs)在多个肿瘤细胞系内高表达,它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与侵袭高度相关,被认为是肿瘤治疗最有前途的靶标之一(Nat.Rev.Drug Discovery 2012, 11,384

400)。pan

HDAC抑制剂主要用于血液系肿瘤的治疗,对实体瘤的治疗效果不佳,因此HDAC抑制往往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尽管联合用药的模式能够产生协同增效的抗肿瘤作用,但又会引起复杂不可预测的药代动力学、患者的依从性变差甚至于产生药物

药物相互作用。而“一药多靶”的药物模式能够有效地克服这些缺点,是传统“单靶单药”与联合用药治疗较为理想的替代治疗模式(J.Med.Chem.2005,48,6523

6543)。大量的研究报道已经证明,基于HDAC双靶点药物的设计是合理可行的,对于提高肿瘤治疗效果也是明显的。
[0005]有临床前研究表明,微管蛋白聚集抑制剂(vincristine)与HDAC抑制剂 SAHA在联合治疗白血病时能够产生协同增效的抗肿瘤效果。在MOLT

4裸鼠移植瘤模型中,vincristine与SAHA联合给药组的抑瘤率明显高于两个单药组,并且联合给药组延长了小鼠生存期(J.Hematol.Oncol.2017,8,82)。此外也有机理研究表明,微管蛋白与HDAC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相互关联、相互协同。在早期的研究中,HDAC主要催化位于细胞核内染色体上的组蛋白赖氨酸残基的去乙酰化,但事实上,HDAC的催化底物也广泛存在于细胞质,如α

tubulin与 HSP90。肿瘤细胞中过量表达的HDAC能够使细胞质中α

tubulin过度去乙酰
化,从而加速微管的聚集与解聚,并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而微管自身也具聚集和解聚的动力学特性,这种微管与HDAC互相协同的作用过程在分裂旺盛的恶性肿瘤细胞中表现得非常明显(J.Med.Chem.2020,63,23

39)。这些机制研究以及临床前研究的数据结果为HDAC/Tubulin双靶点抑制剂的设计提供了合理的依据。
[0006]基于现有技术的基础与现状,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拟提供2,6

二芳基吡啶类 HDAC/Tubulin双功能抑制剂及制备方法和制药用途。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基于现有技术的基础与现状,提供新的2,6

二芳基吡啶类 HDAC/Tubulin双功能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类化合物及其药学盐或以其为成分的复方药物在制备预防和治疗肿瘤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基于Tubulin聚集抑制剂和HDAC抑制剂的结构特点,采用融合药效团的药物设计,构建了2,6

二芳基吡啶类HDAC/Tubulin双靶标分子化合物库,经分子水平与细胞水平的抗肿瘤活性测试,筛选获得活性好的先导化合物,最终获得了结构新颖、具有潜在药物开发前景的候选化合物。
[0009]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下述通式结构的2,6

二芳基吡啶类HDAC/Tubulin双功能抑制剂或其药学盐,
[0010][0011]其中,R1与R2取自氢原子、烷基、取代烷基、烷氧基、卤素原子、氨基、羟基、酰氧基、甲氧甲酰基、烯丙氧基、炔丙氧基、磺酰氧基、烷氨基、酰氨基、磺酰氨基或者2

3个上述相同或不同基团的组合;X取自碳、氮、氧、酯基、酰胺基;L取自其中n取自0、1、2、3、4、5、6、7; L也可取自L也可取自L也可取自等脂环与芳杂环;R3取自取自
[0012]本专利技术优选化合物为:
[0013][0014][0015]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具体地可列举为与苹果酸、乳酸、樟脑磺酸、枸橼酸、富马酸、草酸等有机酸,以及磷酸、氢卤酸、硫酸、硝酸等无机酸形成的盐。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上述化合物或这些化合物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以及包含该化合物或其盐的组合物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与肿瘤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7]所述的与肿瘤相关疾病具体可列举为甲状腺癌、淋巴瘤、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脑胶质瘤、鼻咽癌,神经内分泌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宫颈癌、卵巢癌、乳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食管癌、骨肉瘤、间质肉瘤、绒癌、恶性葡萄胎、恶性畸胎瘤、胃癌、肺癌、肝癌、黑色素瘤、未分化癌以及良性肿瘤等,但不受限于此。
[0018]本专利技术提供并证明了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的2,6

二芳基吡啶类 HDAC/Tubulin双功能抑制剂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通过抑制HDAC与微管蛋白聚集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调控机制及其在体外、体内的抗肿瘤实验中对肿瘤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和血管生成抑制作用。
附图说明
[0019]图1.化合物7a体外抑制微管自组装实验——吸光度

时间曲线。
[0020]图2.化合物7a对HDAC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2,6

二芳基吡啶类HDAC/Tubulin双功能抑制剂或其药学盐,其特征在于,具有通式Ⅰ的结构,其中,R1与R2取自氢原子、烷基、取代烷基、烷氧基、卤素原子、氨基、羟基、酰氧基、甲氧甲酰基、烯丙氧基、炔丙氧基、磺酰氧基、烷氨基、酰氨基、磺酰氨基或者2

3个上述相同或不同基团的组合;X取自碳、氮、氧、硫、酯基、酰胺基;L取自其中n取自0、1、2、3、4、5、6、7;或,L取自L取自L取自脂环与芳(杂)环;R3取自取自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2,6

二芳基吡啶类HDAC/Tubulin双功能抑制剂或其药学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2,6

二芳基吡啶类化合物为: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2,6

二芳基吡啶类HDAC/Tubulin双功能抑制剂或其药学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药学盐是“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为与苹果酸、乳酸、樟脑磺酸、枸橼酸、富马酸、草酸有机酸,以及磷酸、氢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洋唐海荣梁玉茹蔡劭文范鸿瑞丁奎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