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支架焊接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42183 阅读: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振支架焊接总成,包括底座和下骨架,所述底座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设置有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的顶部设置于下骨架的底部,所述底座顶部的四周均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顶部与下骨架的底部焊接,通过阻尼器、滑柱、滑套、第一弹簧、固定块和活动杆的配合,提高了减振支架的减震效果,同时阻尼器吸收震动能量,满足使用需求,通过箱体、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和滑动杆的配合,对下骨架进行支撑,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减震效果,通过滑槽、滑块、第四弹簧、连接杆的配合,当箱体下降时,进行缓冲,提高了下骨架的缓冲性能,通过,密封圈的配合,提高了箱体的密封性。体的密封性。体的密封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振支架焊接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具体为一种减振支架焊接总成。

技术介绍

[0002]所谓的汽车座椅是坐车时乘坐的座椅,按照部位的话,大致可以分为:前排座椅:头枕、靠背、坐垫,后排座椅:(头枕)、靠背、坐垫、侧翼。
[0003]汽车座椅作为车辆使用的必备重要配件,座椅的减震效果显得尤为重要,经检索,中国技术申请号CN201120540273.7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坐垫支架和坐垫之间设有若干个具有弹性用于支撑坐垫的减震件。本汽车座椅具有透气性好和减震性能好等优点。
[0004]但本申请中,通过减震弹簧进行减震,没有设置阻尼器,导致汽车座椅的减震效果差,导致用户使用座椅时的舒适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振支架焊接总成,提高了减振支架的减震效果,同时阻尼器吸收震动能量,满足使用需求,提高了座椅的减震效果,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振支架焊接总成,包括底座和下骨架,所述底座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设置有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的顶部设置于下骨架的底部,所述底座顶部的四周均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顶部与下骨架的底部焊接,所述下骨架和上骨架之间可转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减振组件包括阻尼器、滑柱、滑套、第一弹簧、固定块和活动杆,所述凹槽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且第一安装块的顶部固定连接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安装块,且第二安装块的顶部与下骨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凹槽内腔的底部从左至右均依次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相向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滑柱,所述滑柱的表面从左至右均依次滑动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滑柱的表面,所述滑套的顶部和下骨架底部中心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杆,且安装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杆。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箱体、第二弹簧和滑动杆,所述下骨架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箱体,所述箱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底部贯穿箱体并与底座的顶部栓接,所述滑动杆的两侧与箱体内腔的两侧滑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滑动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顶部与箱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底部与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且第四弹簧相向的一侧与滑槽内腔的内侧固定连
接,所述滑块的顶部通过活动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另一侧通过活动座与箱体相向的一侧活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箱体内腔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的内圈与滑动杆的表面接触。
[0012]优选的,所述滑套的内侧栓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板相向的一侧粘接有缓冲垫。
[0013]优选的,所述上骨架的正面从上至下均依次开设有透气孔,所述缓冲垫的数量至少为两个。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提供一种减振支架焊接总成,通过阻尼器、滑柱、滑套、第一弹簧、固定块和活动杆的配合,提高了减振支架的减震效果,同时阻尼器吸收震动能量,满足使用需求,提高了座椅的减震效果,提高了用户的舒适感。
[0016]2、本技术提供一种减振支架焊接总成,通过箱体、第二弹簧、第三弹簧和滑动杆的配合,对下骨架进行支撑,同时进一步提高了减震效果,通过滑槽、滑块、第四弹簧、连接杆的配合,当箱体下降时,进行缓冲,提高了下骨架的缓冲性能,通过密封圈的配合,提高了箱体的密封性,通过固定杆和缓冲垫的配合,当滑套相反移动时,缓冲垫进一步进行有效的缓冲减震。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底座结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滑柱和滑套结构立体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图2所示A处结构放大图。
[0021]图中标号:1、底座;2、下骨架;3、上骨架;4、减振组件;41、阻尼器;42、滑柱;43、滑套;44、第一弹簧;45、固定块;46、活动杆;5、支撑组件;51、箱体;52、第二弹簧;53、滑动杆;6、固定板;7、第三弹簧;8、滑槽;9、滑块;10、连接杆;11、缓冲垫;1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减振支架焊接总成,包括底座1和下骨架2,底座1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凹槽12,凹槽12的内腔设置有减振组件4,减振组件4的顶部设置于下骨架2的底部,底座1顶部的四周均设置有支撑组件5,支撑组件5的顶部与下骨架2的底部焊接,下骨架2和上骨架3之间可转动连接。
[0024]减振组件4包括阻尼器41、滑柱42、滑套43、第一弹簧44、固定块45和活动杆46,凹槽12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且第一安装块的顶部固定连接阻尼器41,阻尼器4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安装块,且第二安装块的顶部与下骨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凹槽12内腔的底部从左至右均依次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固定板6相向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栓
接有滑柱42,滑柱42的表面从左至右均依次滑动连接有滑套43,滑套43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4,第一弹簧44套设于滑柱42的表面,滑套43的顶部和下骨架2底部中心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5,固定块4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杆,且安装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杆46,对下骨架2进行缓冲减震,极大的提高了减震的效果,解决了传统减振支架总成减震效果差的问题。
[0025]支撑组件5包括箱体51、第二弹簧52和滑动杆53,下骨架2底部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箱体51,箱体51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52,第二弹簧5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杆53,滑动杆53的底部贯穿箱体51并与底座1的顶部栓接,滑动杆53的表面套设有第三弹簧7,第三弹簧7的顶部与箱体51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三弹簧7的底部与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滑动杆53的两侧与箱体51内腔的两侧滑动连接,对下骨架2进行支撑,辅助下骨架2进行移动,同时提高了减震效果。
[0026]底座1顶部的四周均开设有滑槽8,滑槽8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9,滑块9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四弹簧,且第四弹簧相向的一侧与滑槽8内腔的内侧固定连接,滑块9的顶部通过活动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振支架焊接总成,包括底座(1)、下骨架(2)和上骨架(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的中心处开设有凹槽(12),所述凹槽(12)的内腔设置有减振组件(4),所述减振组件(4)的顶部设置于下骨架(2)的底部,所述底座(1)顶部的四周均设置有支撑组件(5),所述支撑组件(5)的顶部与下骨架(2)的底部焊接,所述下骨架(2)和上骨架(3)之间可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支架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4)包括阻尼器(41)、滑柱(42)、滑套(43)、第一弹簧(44)、固定块(45)和活动杆(46),所述凹槽(12)内腔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且第一安装块的顶部固定连接阻尼器(41),所述阻尼器(4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二安装块,且第二安装块的顶部与下骨架(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凹槽(12)内腔的底部从左至右均依次固定连接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相向一侧的正面和背面均栓接有滑柱(42),所述滑柱(42)的表面从左至右均依次滑动连接有滑套(43),所述滑套(43)相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44),所述第一弹簧(44)套设于滑柱(42)的表面,所述滑套(43)的顶部和下骨架(2)底部中心处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45),所述固定块(45)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安装杆,且安装杆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杆(4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振支架焊接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5)包括箱体(51)、第二弹簧(52)和滑动杆(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迎军叶勇杨永峰专红军张雨张喜成陈海东马志峰毛吉明张华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捷迅汽车部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