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载物台循环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3977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载物台循环输送装置,包括环形轨道、循环模组、连杆和驱动机构,其中:环形轨道沿循环生产线布置;若干循环模组依次滑动连接于环形轨道;相邻循环模组之间通过连杆连接;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于循环模组;循环模组用于承载工件。通过连杆将各循环模组连接为一个整体,使各循环模组同步运动,提高在环形轨道上滑动流畅度。提高在环形轨道上滑动流畅度。提高在环形轨道上滑动流畅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载物台循环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载物台循环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沉降仓在生产中需要多工序加工,在不同工位之间转运需要通过输送装置。现有产品流水线上的各循环组为独立分体式,循环流转动作繁琐,且流水线四个转弯角都设有驱动装置,协同作业,稳定性有风险。另外,各个独立循环组在导槽内滑动时,因姿态自由,滑动阻力大且分布不均,会在导槽内产生卡滞,导致驱动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载物台循环输送装置通过将各循环组整体联动,有效改善流水线运行时的稳定性。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载物台循环输送装置,包括环形轨道、循环模组、连杆和驱动机构,其中:环形轨道沿循环生产线布置;若干循环模组依次滑动连接于环形轨道;相邻循环模组之间通过连杆连接;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于循环模组;循环模组用于承载工件。
[0005]通过连杆将各循环模组连接为一个整体,使各循环模组同步运动,提高在环形轨道上滑动流畅度。
[0006]进一步地,循环模组包括基板、载物台、连接柱、转轴和导向轮,其中:载物台、转轴和连接柱安装在基板上;导向轮转动连接于转轴;导向轮对接于环形轨道的轨槽;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循环模组的连接柱套设连接。
[0007]通过在循环模组上设置导向轮,使循环模组以环形轨道为载体进行滑动。
[0008]进一步地,导向轮包括第一导轮组和第二导轮组,转轴包括第一轴组和第二轴组,环形轨道包括第一轨槽和第二轨槽,其中:第一轨槽设于环形轨道的外环一侧;第二轨槽设于环形轨道的内环一侧;第一轴组安装于基板靠近环形轨道外环的一端;第二轴组安装于基板靠近环形轨道外环的一端;第一导轮组转动连接于第一轴组;第二导轮组转动连接于第二轴组;第一导轮组对接于第一轨槽;第二导轮组对接于第二轨槽。
[0009]在环形轨道内外两侧均设置导轮组,可增大循环模组在环形轨道上的承载能力,提高了运行时的稳定性。
[0010]进一步地,连接柱包括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其中: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分别设于基板沿运动方向的两侧;在相邻两个循环模组中,第一个循环模组的第一连接柱通过连杆连接于第二个循环模组的第二连接柱。
[0011]通过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分别连接两侧相邻的循环模组,提高了多个循环模组联动在环形轨道上转弯时的灵活度,避免发生卡死情况。
[0012]进一步地,载物台循环输送装置还包括定位机构,其中:定位机构设于环形轨道的侧边;定位机构的定位端对应于循环模组的限位端;定位机构用于对若干循环模组依次进行二次定位。
[0013]通过设置定位机构可以对各个循环模组进行规整,进一步保证联动时的稳定性。
[0014]进一步地,定位机构包括气缸和定位块,循环模组包括基板,其中:气缸的推出端固定连接于定位块;基板的一侧设有定位槽;气缸的推出端将定位块推出时,定位块嵌合于定位槽。
[001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0016]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循环模组的结构图;
[0020]图1至图3包括:1、环形轨道;2、循环模组;21、基板;22、载物台;231、第一导轮组;232、第二导轮组;241、第一轴组;242、第二轴组;251、第一轨槽;252、第二轨槽;261、第一连接柱;262、第二连接柱;211、定位槽;3、连杆;4、驱动机构;51、气缸;52、定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技术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技术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22]如附图1

3所示:
[0023]该实施例中,一种载物台循环输送装置,包括环形轨道1、循环模组2、连杆3和驱动机构4,其中:环形轨道1沿循环生产线布置;若干循环模组2依次滑动连接于环形轨道1;相邻循环模组2之间通过连杆3连接;驱动机构4的驱动端连接于循环模组2;循环模组2用于承载工件。
[0024]循环模组2用于承载沉降仓,多个循环模组2通过连杆3连接为一个整体,驱动机构4可通过齿轮机构驱动各循环模组2同时运动,具体为在每个循环模组2上设置齿轮卡口,齿轮机构在固定位置依次驱动各循环模组2。
[0025]通过连杆3将各循环模组2连接为一个整体,使各循环模组2同步运动,提高在环形轨道1上滑动流畅度。
[0026]该实施例中,循环模组2包括基板21、载物台22、连接柱、转轴和导向轮,其中:载物台22、转轴和连接柱安装在基板21上;导向轮转动连接于转轴;导向轮对接于环形轨道1的轨槽;连杆3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循环模组2的连接柱套设连接。
[0027]导向轮嵌设于环形轨道1的轨槽内,循环模组2在运动时便可通过导向轮沿环形轨道1轨迹运动。
[0028]通过在循环模组2上设置导向轮,使循环模组2以环形轨道1为载体进行滑动。
[0029]该实施例中,导向轮包括第一导轮组231和第二导轮组232,转轴包括第一轴组241
和第二轴组242,环形轨道1包括第一轨槽251和第二轨槽252,其中:第一轨槽251设于环形轨道1的外环一侧;第二轨槽252设于环形轨道1的内环一侧;第一轴组241安装于基板21靠近环形轨道1外环的一端;第二轴组242安装于基板21靠近环形轨道1外环的一端;第一导轮组231转动连接于第一轴组241;第二导轮组232转动连接于第二轴组242;第一导轮组231对接于第一轨槽251;第二导轮组232对接于第二轨槽252。
[0030]内外两侧的第一导轮组231和第二导轮组232分别嵌合第一轨槽251和第二轨槽252,使循环模组2夹合连接于环形轨道1,减少运动时各循环模组2之间的晃动程度,保证在各工位精确定位。
[0031]在环形轨道1内外两侧均设置导轮组,可增大循环模组2在环形轨道1上的承载能力,提高了运行时的稳定性。
[0032]该实施例中,连接柱包括第一连接柱261和第二连接柱262,其中:第一连接柱261和第二连接柱262分别设于基板21沿运动方向的两侧;在相邻两个循环模组2中,第一个循环模组2的第一连接柱261通过连杆3连接于第二个循环模组2的第二连接柱262。
[0033]通过第一连接柱261和第二连接柱262分别连接两侧相邻的循环模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物台循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循环输送装置包括环形轨道、循环模组、连杆和驱动机构,其中:所述环形轨道沿循环生产线布置;若干所述循环模组依次滑动连接于所述环形轨道;相邻所述循环模组之间通过所述连杆连接;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端连接于所述循环模组;所述循环模组用于承载工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物台循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模组包括基板、载物台、连接柱、转轴和导向轮,其中:所述载物台、所述转轴和所述连接柱安装在所述基板上;所述导向轮转动连接于所述转轴;所述导向轮对接于所述环形轨道的轨槽;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相邻两个所述循环模组的所述连接柱套设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物台循环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包括第一导轮组和第二导轮组,所述转轴包括第一轴组和第二轴组,所述环形轨道包括第一轨槽和第二轨槽,其中:所述第一轨槽设于所述环形轨道的外环一侧;所述第二轨槽设于所述环形轨道的内环一侧;所述第一轴组安装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环形轨道外环的一端;所述第二轴组安装于所述基板靠近所述环形轨道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雷聂欢欢王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路医学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