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片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06782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封片机,包括本体,本体上设置有中性树脂存放瓶、压片平台、盖玻片存放盒、气路系统、电源、进片机构和出片机构;进片机构包括第一容纳槽和第一升降机;出片机构包括第二容纳槽和第二升降机;进片机构和出片机构之间设置有玻片运载机构、压片机构以及压片传送机构;玻片运载机构包括机械手、旋转组件以及驱动组件;压片机构包括点胶组件、盖玻片吸取组件、盖玻片压片电机以及盖玻片升降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自动、连续封片,显著提高封片的工作效率、自动化程度以及封片质量,减少人工操作和人为失误,进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片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封片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病理行业的发展,医疗行业对病理检查也越来越多的实现智能化、自动化,不但要求准确,还要求高效。病理检查设备也越来越多元化,由以前的单一检测设备,慢慢的变成一体化多功能集成的检测设备。
[0003]制片是将液基细胞滴到载玻片中心,然后经过对此细胞液进行各种处理后,得到的细胞在载玻片上的状态,制片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将载玻片上的细胞封存起来,否则会损坏病人的采样细胞。
[0004]目前,载玻片在完成制片后,会将载玻片插放在玻片架内,然后再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插满载玻片的玻片架转移到滴胶工序上,再通过人工的方式对载玻片进行滴胶,待载玻片完成滴胶后,再将其转移至压盖玻片工序上进行人工操作,待载玻片完成压盖玻片的工序后,再将其摆放到玻片的存储机构上进行集中收集,从而完成封片工序。
[0005]上述通过人工对载玻片进行转移、滴胶、压盖玻片的工序比较繁琐,需要进行重复性的工作,工作时间较长后,势必会给工作人员造成疲劳感,从而影响工作效率。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一旦手触及到封片胶再接触到载玻片和盖玻片就会使其外表面沾粘封片胶,影响后期观察效果。此外,在手动压盖玻片时由于受力不均容易将气泡封入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且在按压过程中,手容易错位导致采样细胞异位,从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0006]现有的载玻片封片工序无法全自动依靠一台封片机实现,工作效率低,出错概率大,不能连续处理样本,封片质量低下。
>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连续封片,且封片效率和质量高的封片机。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封片机,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中性树脂存放瓶、压片平台、盖玻片存放盒、气路系统和电源,所述本体上对称设置有进片机构和出片机构;所述进片机构包括用于放置第一玻片盒的第一容纳槽和用于提升第一玻片盒的第一升降机;所述出片机构包括用于放置第二玻片盒的第二容纳槽和用于提升第二玻片盒的第二升降机;
[0010]所述进片机构和出片机构之间设置有玻片运载机构、压片机构以及用于驱动压片机构移动的压片传送机构;所述玻片运载机构包括机械手、用于驱动机械手旋转的旋转组件以及用于驱动机械手移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压片机构包括点胶组件、盖玻片吸取组件、用于控制盖玻片吸取组件倾斜角度的盖玻片压片电机以及用于控制盖玻片吸取组件和盖玻片压片电机升降的盖玻片升降电机。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2]进一步,所述第一容纳槽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进片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容纳槽移动的进片传送组件。
[0013]进一步,所述第二容纳槽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出片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容纳槽移动的出片传送组件。
[0014]进一步,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轴承座、用于安装机械手的旋转板以及用于驱动旋转板转动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板与轴承座可转动连接。
[0015]进一步,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旋转板上,且其包括与旋转板滑动连接的移动板、与移动板固定连接的齿条、与齿条相配合的齿轮以及用于驱动齿轮旋转的移动电机;所述机械手安装在移动板上。
[0016]进一步,所述机械手包括手指气缸。
[0017]进一步,所述点胶组件包括电控胶阀和用于控制电控胶阀升降的胶阀升降电机。
[0018]进一步,所述盖玻片吸取组件包括真空吸盘。
[0019]进一步,所述压片传送机构包括压片传送电机、压片传送带和压片传送带轮;所述压片机构通过固定板与压片传送带固定连接。
[0020]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若干个滑块,所述本体上设置有与滑块滑动配合的限位槽。
[002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实现自动、连续封片,显著提高封片的工作效率、自动化程度以及封片质量,减少人工操作和人为失误,进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进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进片机构工作时的主视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玻片运载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玻片运载机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玻片运载机构的俯视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压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9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压片机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10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压片机构的主视图;
[0032]图1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出片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3]图1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出片机构的主视图。
[0034]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35]10、进片机构,11、第一玻片盒,12、第一容纳槽,13、进片传送组件,131、进片电机,132、进片传送带,133、进片带轮,14、第一连接板,15、第一升降机,20、玻片运载机构,21、机械手,22、旋转组件,221、轴承座,222、旋转板,223、旋转电机,23、驱动组件,231、移动板,232、齿条,233、齿轮,234、移动电机,24、手指气缸,30、压片机构,31、盖玻片升降电机,32、盖玻片压片电机,33、盖玻片吸取组件,331、真空吸盘,34、点胶组件,341、电控胶阀,342、胶阀升降电机,40、压片传送机构,41、压片传送电机,42、压片传送带,43、压片传送带轮,44、
固定板,45、滑块,50、出片机构,51、第二玻片盒,52、第二容纳槽,53、出片传送组件,531、出片电机,532、出片传送带,533、出片带轮,54、第二连接板,55、第二升降机,60、本体,61、中性树脂存放瓶,62、压片平台,63、盖玻片存放盒,64、废料收集盒,65、限位槽,66、气路系统,67、电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7]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规定和限定,术语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结构。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该类术语在本专利中的具体含义。
[0038]如图1

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一种封片机,包括本体60,所述本体60上设置有中性树脂存放瓶61、压片平台62、盖玻片存放盒63、气路系统66和电源67。所述中性树脂存放瓶61用于存放封片用的中性树脂胶。优选的,所述盖玻片存放盒63带有加热和温控功能,进一步提高封片质量。所述盖玻片存放盒63内部的盖玻片倾斜放置,进一步提高所述封片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片机,包括本体(60),所述本体(60)上设置有中性树脂存放瓶(61)、压片平台(62)、盖玻片存放盒(63)、气路系统(66)和电源(67),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60)上对称设置有进片机构(10)和出片机构(50);所述进片机构(10)包括用于放置第一玻片盒(11)的第一容纳槽(12)和用于提升第一玻片盒(11)的第一升降机(15);所述出片机构(50)包括用于放置第二玻片盒(51)的第二容纳槽(52)和用于提升第二玻片盒(51)的第二升降机(55);所述进片机构(10)和出片机构(50)之间设置有玻片运载机构(20)、压片机构(30)以及用于驱动压片机构(30)移动的压片传送机构(40);所述玻片运载机构(20)包括机械手(21)、用于驱动机械手(21)旋转的旋转组件(22)以及用于驱动机械手(21)移动的驱动组件(23);所述压片机构(30)包括点胶组件(34)、盖玻片吸取组件(33)、用于控制盖玻片吸取组件(33)倾斜角度的盖玻片压片电机(32)以及用于控制盖玻片吸取组件(33)和盖玻片压片电机(32)升降的盖玻片升降电机(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纳槽(12)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进片机构(10)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一容纳槽(12)移动的进片传送组件(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纳槽(52)的数量为多个,所述出片机构(50)还包括用于驱动第二容纳槽(52)移动的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文瑞徐杨曹伟
申请(专利权)人:深路医学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