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369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夹具,包括引脚固定座和夹持组件,引脚固定座上设有沿第一方向间隔开的两个引脚固定孔,夹持组件包括连接于引脚固定座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间隔开,从而形成夹持空间,且第一夹板能相对第二夹板转动或移动,以调节夹持空间的大小,由于夹持空间位于引脚固定孔轴向上的一侧,且从引脚固定孔的轴向上看,夹持空间位于两个引脚固定孔之间,所以利用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夹住本体,以及利用引脚固定孔固定完引脚后,引脚会恰好位于本体的两侧,即利用夹具能实现对引脚与本体的对位,降低了对位的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强度。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夹具


[0001]本技术涉及电容器测试领域,特别是一种夹具。

技术介绍

[0002]电容器包括本体与焊接于本体两侧的引脚,生产方式分为手动生产与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生产在焊接时容易歪斜,焊接出来的产品一致性较差,但由于焊接完会在外侧包裹树脂,包裹树脂后看不到焊接位置,所以适用于生产需要需要在外侧包裹树脂的电容器,对散热有更高要求的客户会选择不在电容器的外侧包裹树脂,此时就需要手动焊接,由于手动焊接需要手动对准本体与引脚后再进行焊接,对位难度比较大,以至于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极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手动焊接需要手动对准本体与引脚后再进行焊接,对位难度比较大,以至于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极高问题。
[0004]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夹具包括:引脚固定座,所述引脚固定座上开设有两个引脚固定孔,两个引脚固定孔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夹持组件,其包括连接于所述引脚固定座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间隔开,以在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板能相对所述第二夹板转动或移动,以调节所述夹持空间的大小,所述夹持空间位于所述引脚固定孔轴向上的一侧,且从所述引脚固定孔的轴向上看,所述夹持空间位于两个所述引脚固定孔之间。
[0005]进一步地,所述引脚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两个所述引脚固定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开,以在二者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
[000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座通过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夹板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座一体成型。
[0007]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转轴,所述第一夹板具有沿所述引脚固定孔的轴向相对设置的按压部与第一夹持部,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的转轴安装部,所述转轴还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朝向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一侧,使所述第二夹板能相对所述第一夹板转动。
[0008]进一步地,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第一夹板,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弹簧,所述第二夹板具有与所述按压部相对设置的尾部,所述弹簧装设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尾部的其中一者上,并朝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弹
簧的其中另一者延伸;或者,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装设于所述所述按压部与所述尾部。
[0010]进一步地,所述尾部朝向所述按压部的一面上设有盲孔,所述弹簧部分装设于所述盲孔中。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板包括与所述转轴安装部相对设置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朝所述转轴安装部的方向凸起,且所述凸出部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座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引脚固定孔为盲孔。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夹板具有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设置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二夹持部朝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的方向凹陷,使所述第二夹持部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夹持部相对的夹持面,以及与所述夹持面邻接,且位于所述夹持面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的定位面。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具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具包括引脚固定座和夹持组件,引脚固定座上设有沿第一方向间隔开的两个引脚固定孔,这样就能利用引脚固定孔将两个需要焊接在本体两侧的引脚固定住,夹持组件包括连接于引脚固定座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间隔开,从而在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形成夹持空间,且第一夹板能相对第二夹板转动或移动,以调节夹持空间的大小,这样就能利用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将本体夹住,由于夹持空间位于引脚固定孔轴向上的一侧,且从引脚固定孔的轴向上看,夹持空间位于两个引脚固定孔之间,所以利用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夹住本体,以及利用引脚固定孔固定完引脚后,引脚会恰好位于本体的两侧,即利用夹具能实现对引脚与本体的对位,降低了对位的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的同时,也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0016]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具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夹具固定有引脚和本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体与引脚焊接完成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图1所示夹具的爆炸视图;
[0021]图5是第一夹板相对第二夹板移动的实施例的结构简图。
[0022]图中各附图标记为:
[0023]1000、夹具;
[0024]100、引脚固定座;110、引脚固定孔;120、第一固定座;130、第二固定座;140、凹轨;
[0025]200、夹持组件;210、第一夹板;211、按压部;212、第一夹持部;213、转轴安装部;214、滑块;220、第二夹板;221、尾部;2211、盲孔;222、凸出部;223、第二夹持部;2231、夹持面;2232、定位面;230、转轴;240、弹簧;
[0026]2000、电容器;2100、本体;2200、引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夹具1000,如图1

图3所示,夹具1000包括引脚固定座100和夹持组件200。引脚固定座100上开设有两个引脚固定孔110,两个引脚固定孔110沿第一方向(图1中的X方向)间隔开,将待焊接的引脚2200插入这两个引脚固定孔110中,就可以利用这两个引脚固定孔110将引脚2200固定住。夹持组件200包括连接于引脚固定座100的第一夹板210和第二夹板220,第一夹板210与第二夹板220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图1中的Y方向)间隔开,以在第一夹板210与第二夹板220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第一夹板210能相对第二夹板220转动或移动,以调节夹持空间的大小,这样就能利用第一夹板210与第二夹板220将本体2100夹住。具体地,夹持空间位于引脚固定孔110轴向(图1中的Z方向)上的一侧,且从引脚固定孔110的轴向上看,夹持空间位于两个引脚固定孔110之间。
[0029]本实施例的夹具1000在使用时,可以利用第一夹板210能相对第二夹板220转动或者移动特性扩大夹持空间,然后将本体2100置入夹持空间中,再利用第一夹板210能相对第二夹板220转动或者移动的特性缩小夹持空间,使第一夹板210能配合第二夹板220将本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引脚固定座,所述引脚固定座上开设有两个引脚固定孔,两个引脚固定孔沿第一方向间隔开;夹持组件,其包括连接于所述引脚固定座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间隔开,以在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之间形成有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板能相对所述第二夹板转动或移动,以调节所述夹持空间的大小,所述夹持空间位于所述引脚固定孔轴向上的一侧,且从所述引脚固定孔的轴向上看,所述夹持空间位于两个所述引脚固定孔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固定座包括第一固定座与第二固定座,两个所述引脚固定孔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开,以在二者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第一夹板与所述第二夹板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座通过所述第二夹板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且所述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二夹板以及所述第二固定座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还包括转轴,所述第一夹板具有沿所述引脚固定孔的轴向相对设置的按压部与第一夹持部,所述转轴连接于所述按压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之间的转轴安装部,所述转轴还连接于所述第一固定座朝向所述第二固定座的一侧,使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树坚王经纬罗永杰魏静梁嘉宝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创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