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拭子试剂一体化微生物采集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279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拭子试剂一体化微生物采集器,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该采集器包括外管、可推拉的设置在外管内的筒状的第一活塞及可推拉的设置在第一活塞内的第二活塞,第一活塞外壁上设置第一胶套、第二胶套及第三胶套,第一胶套与第二胶套之间设置采集部且在其外壁上设置穿孔,第一活塞及外管之间形成容纳腔,在第二胶套及第三胶套之间的第一活塞上设置连通孔,容纳腔内的试剂能够从连通孔进入到第一活塞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标本的采集及与试剂的混合,实现了采集及拭子试剂混合的过程闭环、密封保存,避免采集过程中拭子较长时间在空气中被污染和拭子污染环境及采集现场丢弃恐污染的拭子杆再次污染环境引起交叉感染风险的问题。染风险的问题。染风险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拭子试剂一体化微生物采集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拭子试剂一体化微生物采集器。

技术介绍

[0002]传染性疾病与感染性疾病往往是由病原微生物即细菌、病毒等引起,而对病原微生物检测往往需要工具来进行采集标本,尼龙植绒拭子是一种常用的标本采集工具之一,目前普遍采集方式是由医护人员撕开封装拭子包装取出植绒拭子,将植绒伸入被采者口鼻中或其它被采部位相应位置采集标本,再撕开封装的试剂瓶打开其盖子,然后将粘有标本的拭子植绒部分插入试剂瓶内折断,被折断后多余的拭子杆放入垃圾袋丢弃,再拧回试剂瓶待送检。在整个采集过程中拭子在空气中存留较长时间,而且对于采集有样本的拭子头的操作也可能导致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拭子试剂一体化微生物采集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采集过程中拭子留存时间较长,而对采集后后携带病原微生物的拭子头的操作也存在着病原微生物扩散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的拭子试剂一体化微生物采集器,包括外管、可推拉的设置在所述外管内的筒状的第一活塞及可推拉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内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由伸入所述外管内的一端起沿所述第一活塞长度方向上的外壁上依次设置与所述外管内壁可滑动密封连接的第一胶套、第二胶套及第三胶套,所述第一胶套与所述第二胶套之间的所述第一活塞上设置穿孔且套设采集部,所述第二胶套与所述第三胶套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三胶套的所述第一活塞的外壁上设置连通孔,所述第一活塞内部与所述外管通过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胶套、所述第三胶套、所述第一活塞及所述外管之间组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容纳试剂。
[0006]优选地,所述外管包括筒状的管体及设置在所述管体一端的第一端盖,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通孔,所述第一活塞与所述第一端盖滑动密封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塞远离所述第一胶套的一端设置第二端盖,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通孔,所述第二活塞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滑动密封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第二活塞一端设置活塞头另一端设置推头,所述活塞头伸入所述第一活塞内,所述推头与所述第二端盖之间设置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原长状态下,所述推头在所述第一活塞内的位置位于所述第二胶套和所述第三胶套之间。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之间设置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原长状态下所述第一胶套、所述第二胶套及所述第三胶套均位于所述外管内。
[0010]优选地,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卡接头,所述卡接头能够卡接在所述第一端盖上,推动所述第一活塞至所述第二端盖卡接到所述第一端盖上时,所述采集部伸出所述外管,所述第二胶套位于所述外管内。
[0011]优选地,所述第二胶套设置的所述第一活塞的内部设置限位体,所述限位体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活塞杆朝向所述采集部移动。
[0012]优选地,所述穿孔的数量为多个且沿所述第一活塞的外壁均匀设置。
[0013]优选地,还包括锁销,所述锁销贯穿所述外管及所述第一胶套。
[0014]本申请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包括外管、可推拉的设置在所述外管内的筒状的第一活塞及可推拉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内的第二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由伸入所述外管内的一端起沿所述第一活塞长度方向上的外壁上依次设置与所述外管内壁可滑动密封连接的第一胶套、第二胶套及第三胶套,所述第一胶套与所述第二胶套之间的所述第一活塞上设置穿孔且套设采集部,所述第二胶套与所述第三胶套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三胶套的所述第一活塞的外壁上设置连通孔,所述第一活塞内部与所述外管通过所述连通孔连通,所述第二胶套、所述第三胶套、所述第一活塞及所述外管之间组成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用于容纳试剂。采集部能够伸出外管之外用于样本的采集,试剂能够从容纳腔内通过连通孔进入到第一活塞内,从而流动至采集部的一端,将采集的样本与试剂混合,避免再重新取出拭子而存在病原微生物扩散及交叉感染的风险的问题。
[00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拭子试剂一体化微生物采集器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管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活塞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活塞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装试剂步骤示意图;
[0023]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采集混合步骤示意图。
[0024]图中1、外管;2、第一活塞;3、第二活塞;4、第一胶套;5、第二胶套;6、第三胶套;7、穿孔;8、采集部;9、连通孔;10、容纳腔;11、管体;12、第一端盖;13、第二端盖;14、活塞头;15、推头;16、第一弹簧;17、第二弹簧;18、卡接头;19、限位体;20、锁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
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
[0026]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拭子试剂一体化微生物采集器,结合附图1~附图4,主要包括外管1、第一活塞2以及第二活塞3,其中第一活塞2可推拉的设置在外管1内,并且第一活塞2为筒状结构,而第二活塞3可推拉的设置在第一活塞2内,通过双活塞的设置方式,既可以实现采集部8的推出与封闭,同时还可以实现试剂与采集部8上采集到的样本混合的作用,不必再次将采集封闭后的拭子部分取出另行混合试剂,可以有效的避免病原微生物的扩散及交叉感染。
[0027]其中第一活塞2的局部上依次设置第一胶套4、第二胶套5及第三胶套6,在常态下第一胶套4、第二胶套5及第三胶套6均位于外管1内,第一胶套4、第二胶套5及第三胶套6采用与活塞头(现有注射器活塞头)相同的材质制成,使其能够与外管1之间滑动密封连接,第一胶套4设置在第一活塞2的一端;第一胶套4与第二胶套5之间的第一活塞2上设置穿孔7且套设采集部8,此穿孔7能够将第一活塞2内部与外管1的内空间连通使,穿孔7的数量为多个且沿第一活塞2的外壁均匀设置,采集部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拭子试剂一体化微生物采集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可推拉的设置在所述外管(1)内的筒状的第一活塞(2)及可推拉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活塞(2)内的第二活塞(3),所述第一活塞(2)由伸入所述外管(1)内的一端起沿所述第一活塞(2)长度方向上的外壁上依次设置与所述外管(1)内壁可滑动密封连接的第一胶套(4)、第二胶套(5)及第三胶套(6),所述第一胶套(4)与所述第二胶套(5)之间的所述第一活塞(2)上设置穿孔(7)且套设采集部(8),所述第二胶套(5)与所述第三胶套(6)之间且靠近所述第三胶套(6)的所述第一活塞(2)的外壁上设置连通孔(9),所述第一活塞(2)内部与所述外管(1)通过所述连通孔(9)连通,所述第二胶套(5)、所述第三胶套(6)、所述第一活塞(2)及所述外管(1)之间组成容纳腔(10),所述容纳腔(10)内用于容纳试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拭子试剂一体化微生物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1)包括筒状的管体(11)及设置在所述管体(11)一端的第一端盖(12),所述第一端盖(12)上设置通孔,所述第一活塞(2)与所述第一端盖(12)滑动密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拭子试剂一体化微生物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2)远离所述第一胶套(4)的一端设置第二端盖(13),所述第二端盖(13)上设置通孔,所述第二活塞(3)与所述第二端盖(13)之间滑动密封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拭子试剂一体化微生物采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3)一端设置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斌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斌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