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连铸板坯边部裂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622781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7
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控制连铸板坯边部裂纹的方法,属于连铸板坯技术领域,包括S1、将钢包内钢水注入中间包,温度控制在1535℃~1560℃;S2、向中间包加入保护渣,碱度控制在1.20,黏度控制在0.148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连铸板坯边部裂纹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连铸板坯
,具体涉及一种控制连铸板坯边部裂纹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设置的不当,连铸机板坯频繁发生边部裂纹的质量缺陷,严重时造成质量叫停,不仅影响生产及后续的板坯热装节奏,而且板坯精整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边部裂纹发生率接近4%。边部裂纹主要发生在板坯上表面或者侧面距离角部10

15mm位置处,在后续轧制后,根据纵裂开口度的不同,板卷表现为边部类似翘皮、边裂,甚至是轧烂等产品质量缺陷,严重影响着产品形象和产品销售。
[0003]通过对板坯边部裂纹进行检验发现,边部裂纹大都发生在距板坯窄面10~25mm处。结合宏观形貌、金相组织分析以及能谱分析可推断,裂纹形成主要是因为结晶器窄面冷却速度过快,宽面冷却速度要慢于窄面,在结晶器边部附近产生应力集中,窄面较低的冷却速度恶化了保护渣性能,润滑不良,液渣流入铸坯和结晶器间隙更加困难,导致铸坯和结晶器之间渣层较薄或无保护渣膜,热传导能力强,冷却速度较大,最终导致了边部裂纹的产生。
[0004]随着生产和市场的进一步要求,以及高节奏,高产量的推动下,连铸缺陷板坯的冷却、精整、再加热、轧制对生产的影响显得异常明显,尤其是产量越高、节奏越快就越发突出。边部裂纹往往发生在低拉速、拉速波动、钢水高温等情况下,考虑到冬季夏季温差相对较大,低拉速,不稳定的节奏等因素伴随整个生产过程,所以边部裂纹缺陷急需解决。为稳定开发市场份额,特别开发了一种控制连铸板坯边部裂纹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控制连铸板坯边部裂纹的方法,用于在正常生产条件下,控制连铸板坯边部裂纹。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控制连铸板坯边部裂纹的方法,包括:
[0007]S1、将钢包内钢水通过大包回转台注入中间包,温度控制在1535℃~1560℃;
[0008]S2、向中间包加入保护渣,碱度控制在1.20,黏度控制在0.148Pa
·
S1300℃,气温低于5℃时开浇第一炉使用;
[0009]S3、钢水由中间包进入结晶器,气温低于5℃时使用结晶器锥度1.1%,气温高于20℃时使用结晶器锥度0.9%;
[0010]S4、控制结晶器冷却强度:气温低于5℃时结晶器冷却水量宽面4000L/min,窄面540L/min;气温高于20℃时宽面4200L/min,窄面600L/min;
[0011]S5、控制结晶器二冷水比水量:气温高于20℃时0.75L/kg,气温低于5℃时0.70L/kg;
[0012]S6、连铸拉速控制在0.8

1.4m/min。
[0013]优选地:S1具体为:
[0014]首先通过天车运输钢包至大包回转台,每个大包钢水到站温度控制在1570

1595℃;
[0015]然后将大包钢水注入中包中,温度控制在1535

1560℃。
[0016]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0017]本专利技术适用于连续铸坯的生产工艺,降低了连铸板坯边部裂纹缺陷的发生率,并由原来的发生率降至0.1%,使板坯边部裂纹得到了有效控制,提高了板坯热装率,减少了人力物力的投入,同时开发新的结晶器冷却制度模型,保证了在季节转换时铸坯表面质量良好,实际使用效果良好,为国内其它钢铁企业提供了技术参考,尤其是铸坯边部裂纹严重不能满足提产要求的企业,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能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0019]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
[0020]一种控制连铸板坯边部裂纹的方法,包括:
[0021]S1、将钢包内钢水通过大包回转台注入中间包,温度控制在1535℃~1560℃;
[0022]S2、中间包加入保护渣,其碱度控制在1.20,黏度控制在0.148Pa
·
S1300℃,冬季(温度低于5℃)开浇第一炉使用;
[0023]S3、钢水由中间包进入结晶器,冬季使用结晶器锥度1.1%,夏季使用0.9%;
[0024]S4、控制结晶器冷却强度:冬季结晶器冷却水量宽面4000L/min,窄面540L/min,夏季宽面4200L/min,窄面600L/min;
[0025]S5、控制结晶器二冷水比水量,夏季(温度高于20℃)0.75L/kg,冬季0.70L/kg。
[0026]S6、连铸拉速控制在0.8

1.4m/min,且稳定匀速。
[0027]所述钢水温度控制1535℃~1560℃,且冬季相比夏季温度高出5℃。
[0028]连铸拉速控制在0.8

1.4m/min,根据钢种不同,冬季拉速相比夏季高出0.1

0.2m/min。
[0029]下面以控制连铸普碳钢Q235B板坯边部裂纹的技术方法为例,具体包括:
[0030]首先,通过天车运输钢包至大包回转台,每个大包钢水到站温度控制在1570

1595℃,此过程中注意温度检测,并根据温度检测结果可采用大包加盖的保温方式。
[0031]然后,由大包钢水注入中包中,其温度控制在1537

1547℃,此过程中加入保护渣,其碱度控制在1.20,黏度控制在0.148Pa
·
S1300℃,冬季开浇第一炉使用,并保持黑液面操作。
[0032]最后,钢水经由中间包进入结晶器,冬季使用结晶器锥度1.1%,夏季使用0.9%;控制结晶器冷却强度:冬季结晶器冷却水量宽面4000L/min,窄面540L/min,夏季宽面4200L/min,窄面600L/min;控制结晶器二冷水比水量,夏季0.75L/kg,冬季0.70L/kg。连铸拉速控制在0.8

1.4m/min,且稳定匀速,以控制连铸板坯边部裂纹的产生。
[0033]本专利技术通过大包、中包的温度控制,中包保护渣的控制,以及结晶器锥度、冷却水强度、二冷水比水量控制和最终的拉速控制,从而达到了控制连铸板坯边部裂纹的目的。
[0034]以上所述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
凡是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连铸板坯边部裂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S1、将钢包内钢水通过大包回转台注入中间包,温度控制在1535℃~1560℃;S2、向中间包加入保护渣,碱度控制在1.20,黏度控制在0.148Pa
·
S1300℃,气温低于5℃时开浇第一炉使用;S3、钢水由中间包进入结晶器,气温低于5℃时使用结晶器锥度1.1%,气温高于20℃时使用结晶器锥度0.9%;S4、控制结晶器冷却强度:气温低于5℃时结晶器冷却水量宽面4000L/min,窄面540L/min;气温高于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焕琴张羽何健李树伟尉礼明
申请(专利权)人:天铁热轧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