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予专利>正文

一种电动助力车频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230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助力车频闪装置,包括灯珠、光敏传感器、控制电路板、外壳、透光罩,所述灯珠、光敏传感器、控制电路板之间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外壳、透光罩之间机械连接;所述灯珠用于电发光,所述光敏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照度,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当光敏传感器监测到环境照度低于预设阈值时,自动以预设频率周期性控制灯珠供电,所述外壳用于固定和保护装置内部器件或组件,所述透光罩用于环境光线和灯珠光线透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电动助力车在低照度环境下可见性低、存在感不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问题。事故的问题。事故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助力车频闪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助力车频闪装置,属于交通


技术介绍

[0002]电动助力车,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踏板车、电动踏板车等,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小型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向机构、刹车机构等操纵部件的机电一体化的交通工具,以其经济实用、绿色环保、贴近民生等特点,已广泛普及并正蓬勃发展之中;以电动自行车为例,作为我国原始性创新产品之一,拥有高度自主产权的民族产业,截至2021年末,我国电动自行车社会保有量已超过3亿辆,并大量向国外输出;根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我国2021年电动自行车的产量以及达到3590万辆,同比增长21%。
[0003]按新修订的《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最高车速为25km/h,美国新国标是45km/h、加拿大标准是32km/h,可见电动助力车虽然属于非机动车,但仍具有较高的车速;电动助力车尺寸较小、行驶时较为安静,因而在傍晚、暗黑、夜晚等环境光照条件不佳的情况下,可见性低、存在感不强,不易被机动车、行人等及时察觉,加之很多驾驶者未经交通法规培训或安全意识薄弱,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财产损失。这在现有产品中并未有应对之策,现有的技术方案、专利文献中,也未发现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方法。
[0004]鉴于电动助力车在环境照度不佳情况下可见性低、存在感不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电动助力车频闪装置,使用光敏传感器监测环境照度光照,当环境照度低于设定阈值时,自动开启灯珠发光闪烁(即频闪),及时醒目彰显自身存在、提醒环境驾驶员或行人注意,而且成本低廉、免维护、免人为操作、可以整车前装或后装,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机动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车频闪装置,以解决目前电动助力车在低照度环境下可见性低、存在感不强,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所述电动助力车,包括用于个人交通、娱乐的成人或儿童电动自行车、电动踏板车、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助力车频闪装置,包括灯珠、光敏传感器、控制电路板、外壳、透光罩;所述灯珠、光敏传感器、控制电路板之间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透光罩、外壳之间机械连接;所述灯珠用于电发光,所述光敏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照度,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当光敏传感器监测到环境照度低于预设阈值时,自动以预设频率周期性控制灯珠供电,所述外壳用于固定和保护装置内部器件或组件,所述透光罩用于使环境光线和灯珠光线易于透过;所述灯珠、光敏传感器、控制电路板,全部封装于一套外壳,或部分拆分封装、或分置于电动助力车其它位置或部件之中;所述装置在电动助力车上的安装位置和灯珠朝向,使灯珠照射方向沿电动助力车纵向向前或(和)向后,并使外界对灯珠发光具有良好的可见性;所述
装置由电动助力车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电,在电动助力车电源开启状态下,光敏传感器检测周围环境照度,当环境照低于预设的阈值时,控制电路板自动按预设的频率控制灯珠改变工作状态,使灯珠周期性明/暗闪烁即频闪,以提高电动助力车的可见性,醒目地彰显自身的存在、位置和速度,提醒外界注意,及时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
[0008]所述灯珠,包括单个发光器件,或多个发光器件构成的灯组;灯珠类型包括LED、卤素灯、白炽灯等;优选地,所述灯珠采用LED灯珠,低耗电、长寿命、高可靠性、低成本。
[0009]所述光敏传感器,是指基于半导体光电效应的光电转换器件或组件;光敏传感器类型包括光敏电阻、光电二极管、光电三极管、光伏电池等。
[0010]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光敏信号处理单元、频闪控制单元、驱动单元、电子开关、DC

DC转换单元等;所述光敏信号处理单元用于光敏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放大、整形、光敏阈值设定等,频闪控制单元用于产生频闪信号、控制电子开关周期性工作(如导通/关闭、或大电流/小电流工作),驱动单元用于为灯珠提供合适的工作电流,电子开关用于周期性控制灯珠工作状态(如导通/关闭、或大电流/小电流),DC

DC转换单元用于将电动助力车电源电压转换为适合控制电路板所需的工作电压。
[0011]优选地,所述光敏信号处理单元、频闪控制单元、驱动单元、电子开关、DC

DC转换单元,集成于单个电路板,或是分别集成于一个或多个电路板,或是集成于电动助力车的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中;优选地,所述信号处理单元、频闪控制单元、驱动单元、电子开关、DC

DC转换单元,采用分立器件或集成电路搭建,或集成于一个或多个模块或集成电路之中;优选地,所述光敏信号处理单元之预设环境照度阈值,视当地法规或需要而定,一般可在15~50 lux范围内选取(15 lux是通常的路灯开启标准);优选地,所述频闪控制单元之预设灯珠频闪频率,视当地法规或需要而定(包括常亮),一般可在0.5~10Hz范围内选取(可参照机动车双闪灯、转向灯、闪烁示廓灯的闪烁频率;频率太低则频闪间隔周期较长,太高则超过人眼分辨力、频闪效果不明显,均不利于醒目);优选地,所述电子开关,器件额定参数根据灯珠工作电压/电流和器件特性选择,电子开关器件包括晶体三极管、场效应管、可控硅、IGBT、碳化硅器件、继电器等;优选地,所述DC

DC转换单元,视电动助力车供电电压、灯珠选择、设计需要等,负载控制电路和灯珠,或仅负载控制电路(灯珠经电子开关由电动助力车电源直接供电),或完全略去(若电动助力车电源电压较低)。
[0012]所述外壳,材质、形状、结构等,视需要选择;优选地,所述外壳可与电动助力车的其它部件复用。
[0013]所述透光罩,应具备良好的透光性和结构强度;优选地,透光罩可与外壳合并为一体;优选地,透光罩可为装置整体设立,或仅分别对光敏传感器、灯珠分别设立,或复用光敏传感器、灯珠自身的透光封装。
[0014]所述灯珠、光敏传感器、控制电路板、透光罩、外壳合并组装成一个独立装置,或视需要将其部分分别置于电动助力车其它位置或部件之内。
[0015]优选地,所述光敏传感器、控制电路板、灯珠、透光罩、外壳合并组装成一个独立装置。
[0016]所述装置在电动助力车上的安装位置和灯珠朝向,使灯珠照射方向沿电动助力车纵向向前或(和)向后,并使灯珠发光于外界具有良好的可见性;优选地,所述装置安装于电动助力车后部如车尾、后衣架下方、鞍座下方、座杆、后叉等处,或(和)前部如车头、头管、前叉、转把、仪表盘前方等处,并使灯珠照射方向向后或(和)向前。
[0017]装置由电动助力车蓄电池或发电机供电。
[0018]装置可以整车生产制造时前装,或售中、售后过程中后装。
[0019]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低成本实现了电动助力车在低照度环境下的高可见性、高存在感,可以大幅度提升行车安全性,减少电动助力车交通事故和人员伤亡、财产损失。
附图说明
[002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助力车频闪装置,以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助力车频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灯珠、光敏传感器、控制电路板、外壳、透光罩,所述灯珠、光敏传感器、控制电路板之间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外壳、透光罩之间机械连接;所述灯珠用于电发光,所述光敏传感器用于检测环境照度,所述控制电路板用于当光敏传感器监测到环境照度低于预设阈值时,自动以预设频率周期性控制灯珠供电,所述外壳用于固定和保护装置内部器件或组件,所述透光罩用于环境光线和灯珠光线透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助力车频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珠、光敏传感器、控制电路板,其部分拆分封装、或分置于电动助力车其它位置或部件之中。3.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助力车频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包括光敏信号处理单元、频闪控制单元、驱动单元、电子开关,所述各电路单元集成于一个或多个电路板上,或集成于电动助力车的一个或多个其它部件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予陈义
申请(专利权)人:陈予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