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吸收的辅酶Q10胶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2307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吸收的辅酶Q10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囊及内囊,所述内囊内部填充有内容物,所述外囊的外壁面设置有多个压痕,所述内囊的外壁上设置有不溶于酸性溶液及中性溶液的包衣,所述内容物含有辅酶Q10,所述外囊上压痕处的壁厚小于其余外囊处的壁厚,使用囊中囊的结构,在包裹辅酶Q10的内囊外侧设置一层外囊,在使用时保证足量的辅酶Q10进入肠溶液中,促进吸收,减少对胃部的刺激及不适感,同时保证了人体对辅酶的吸收率,保证效果。保证效果。保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吸收的辅酶Q10胶囊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辅酶Q10胶囊
,尤其涉及一种方便吸收的辅酶Q10胶囊。

技术介绍

[0002]辅酶Q10是能量代谢活跃组织的必需成分,它集中在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处于复合体I和复合体II之间,主要作用是在电子传递链中氧化还原物质之间转移电子,以此产生穿过生物膜的电子梯度。辅酶Q10从复合体I和复合体II接受氢,将质子释放至线粒体基质内,电子传递给细胞色素,通过这一过程促进氧化磷酸化及电子的主动转移,由此形成机体能量贮存的主要物质ATP,并通过减少心肌AMP损失提高ATP水平,减少钙离子流失,稳定细胞膜及维持钙离子通道完整。此外,辅酶Q10具有强的清除自由基作用,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传递氢给自由基后,在抗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抑制自由基对生物膜的损伤,因此被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
[0003]现有的辅酶Q10成品大都是黄色或者浅黄色的洁净粉末,为了便于人们服用及控制使用量多在粉末外包装一层糖衣呈胶囊状,人们在服用后,胶囊的糖衣在胃酸的作用下发生溶解,使得胶囊内部的辅酶Q10暴露出来,进而发生溶解进入肠道后会在肠道中被人体吸收。但是这种胶囊的糖衣在胃液中溶解导致辅酶Q10过早的进入胃液中,胃液会对辅酶Q10产生一定的破坏,造成可吸收成分减少,降低了吸收效果。也有一些肠溶性的胶囊但是由于肠溶性胶囊暴露在胃液中时会对胃不产生一定的刺激性,增加了不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辅酶Q10在进入肠道的过程中吸收率降低及对胃部会产生刺激性的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吸收的辅酶Q10。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方便吸收的辅酶Q10胶囊,包括外囊及内囊,所述内囊内部填充有内容物,所述外囊的外壁面设置有多个压痕,所述内囊的外壁上设置有不溶于酸性溶液及中性溶液的包衣,所述内容物含有辅酶Q10,所述外囊上压痕处的壁厚小于其余外囊处的壁厚。
[0006]进一步地,所述包衣外壁设置有疏水层,所述疏水层为可食用的防水喷膜材料。
[0007]进一步地,所述疏水层的主要成分为乙基纤维素或醋酸纤维素,所述疏水层的厚度为20

60μm。
[0008]进一步地,所述包衣为苯二甲醋酸钠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及聚乙烯醇醋酸本二甲酸材料中的一种或及其组合。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外囊的主要成分包括明胶、油类混合物,所述外囊为椭圆球体状,所述压痕沿外囊轴线发散分布。
[0010]进一步地,所述外囊的重量为500

750

,所述内囊及内容物的重量为180

300


[0011]进一步地,所述压痕底部距内囊距离为50

300μm。
[0012]进一步地,所述内囊的形状为片状、圆柱形胶囊状中的一种。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囊中囊的结构,在包裹辅酶Q10的内囊外侧设置一层外囊,使得外囊在胃液中溶解,减少胃液对包衣的侵蚀,在外囊的外壁面压制有多个压痕,外囊上压痕处的壁厚小于其余外囊处的壁厚,压痕处的外囊厚度较薄,在进入胃液后会先逐渐溶解,减少对胃部的刺激及不适感,内囊的外壁上设置有不溶于酸性溶液及中性溶液的包衣,使得内囊包裹的辅酶Q10能够完整的进入肠溶液中,减少在胃部溶液中的浪费,保证吸收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外囊;2、压痕;3、内容物;301、疏水层;302、包衣。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实施例1
[0019]如图1

2所示:一种方便吸收的辅酶Q10胶囊,包括外囊1及内囊,外囊1的主要成分包括明胶、油类混合物,使用明胶、油类混合物作为外囊1具有一定形状将内囊包裹在内,油类混合物包括鱼油及葡萄籽油,明胶在进入胃部时溶解,将油类混合物暴露在胃部中,使得在进入胃部时,外囊1在胃液中逐渐消化,研究表明从胃部进入肠道的时间约3

6小时,在这个过程中外囊1逐渐溶解,延缓内囊和胃液接触,极大的降低了内囊上肠溶性原料对胃部的刺激,与此同时还保护了在内部的辅酶Q10的完整性,保证每个胶囊的辅酶Q10进入肠部吸收,减少辅酶Q10的浪费,提高吸收率。外囊1为椭圆球体状,便于人们吞服,减少不适感。在内囊内部填充有内容物3,内容物3含有辅酶Q10,内囊的形状为片状、圆柱形胶囊状中的一种,外囊1的重量为500

750

,辅酶Q10填充在内囊内部,保证辅酶Q10的集中性,便于吸收。
[0020]在外囊1的外壁面压制有多个压痕2,外囊1上压痕2处的壁厚小于其余外囊1处的壁厚,并且压痕2沿外囊1轴线发散分布,压痕2将外囊1分割成多个较小的区域,由于每个人的肠胃蠕动能力不同,胶囊从胃部进入肠道的时间会有区别,在外囊1上设置压痕2能够满足大部分人的使用需求,不同蠕动时间的人们外囊1会有不同的溶解时间,其中压痕2底部距内囊距离为50

300μm,压痕2处的外囊1厚度较薄,在进入胃液后会先逐渐溶解,压痕2处的外囊1溶解后由于面积较小,内囊上的肠溶性原料对胃部的刺激有限,加上胃液中和并不会对胃部产生较强的刺激性。在从胃部进入到肠道的这个时间段内,外囊1的厚度逐渐减少,在实际使用中还可以将外囊使用明胶将油类混合物分割成多个小块的区域,延缓外囊在胃液中的消化时间,还可以在外囊的填充物内加入粉剂,保持外囊的形状,同时减少胃液对内囊的作用,防止辅酶Q10在胃部消耗,保证辅酶Q10的吸收率,提高使用效果。在到达肠道内部后,即使会有部分的外囊1残留粘附在内囊上,由于压痕2处的外囊1已经溶解,内囊与肠溶液接触,内囊溶解将内部的辅酶Q10释放出来,在肠道内部实现直接吸收,减少对胃
部的刺激,防止辅酶Q10过早的溶解,提高吸收率。
[0021]内囊及内容物3的重量为180

300

,保证辅酶Q10的含量,内囊的外壁上设置有不溶于酸性溶液及中性溶液的包衣302,包衣302为苯二甲醋酸钠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及聚乙烯醇醋酸本二甲酸材料中的一种或及其组合,包衣302外壁设置有疏水层301,疏水层301为可食用的防水喷膜材料。疏水层301的主要成分为乙基纤维素或醋酸纤维素,疏水层301的厚度为20

60μm,疏水层301使得外囊1在溶解时减缓胃酸及组织液对包衣302的作用,延长压痕2处的溶解时间,在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吸收的辅酶Q10胶囊,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囊及内囊,所述内囊内部填充有内容物,所述外囊的外壁面设置有多个压痕,所述内囊的外壁上设置有不溶于酸性溶液及中性溶液的包衣,所述内容物含有辅酶Q10,所述外囊上压痕处的壁厚小于其余外囊处的壁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吸收的辅酶Q10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衣外壁设置有疏水层,所述疏水层为可食用的防水喷膜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吸收的辅酶Q10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疏水层的主要成分为乙基纤维素或醋酸纤维素,所述疏水层的厚度为20

6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吸收的辅酶Q10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衣为苯二甲醋酸钠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酞酸酯及聚乙烯醇醋酸本二甲酸材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康张玉康周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雷创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