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成式建筑的标准间梁柱装配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1957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成式建筑的标准间梁柱装配节点,涉及梁柱装配技术领域,包括梁柱和工字钢,所述梁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与工字钢的一端插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采用了小滑槽、小滑块、螺钉、锁紧弹簧、卡块、滑槽一、内孔和槽的配合,通过工字钢向固定机构的槽内滑动,同时拉动钢板在使小滑块在小滑槽内向上滑动,使得钢板顶部在滑槽二内,推动到一定位置时插块顶端滑进槽内同时两边对卡块和锁紧弹簧进行挤压到内部,再推动时锁紧弹簧和卡块的配合使得卡块卡在内孔中,同时用螺钉使钢板对固定机构进行固定,解决了安装麻烦,花费时间较多的问题,达到了安装方便简单的效果。了安装方便简单的效果。了安装方便简单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成式建筑的标准间梁柱装配节点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梁柱装配
,具体涉及一种集成式建筑的标准间梁柱装配节点。

技术介绍

[0002]相较于传统的钢结构形式,钢结构能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发展绿色环保建筑,并且有利于提高和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同时钢结构建筑是促进建筑工业化转型升级,发展中国全寿命绿色建筑,解决当前钢铁产能过剩的有效途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传统的钢结构,现场存在大量的焊接工作,使得操作工人在安装时,安装所需的时间较多,空气污染大、节点质量难以保证;
[0004]2、在传统的梁柱中当震动时会使装配的节点出现了松动现象,从而具有一定的安全事故发生,在震动时钢材不能进行缓冲调节作用,不便对梁柱的连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式建筑的标准间梁柱装配节点,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集成式建筑的标准间梁柱装配节点,包括梁柱和工字钢,所述梁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与工字钢的一端插接。
[0008]所述固定机构内部开设有滑槽一,所述滑槽一的两端开设有内孔,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开设有槽,所述固定机构的一侧搭接有钢板,所述钢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小滑块。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机构的内壁开设有小滑槽,所述小滑槽的内部与小滑块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钢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钉,所述螺钉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机构的内部。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小滑槽和小滑块的相互配合,使得钢板可以进行上下滑动调节,螺钉起到加强的固定的效果。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工字钢的表面开设有滑槽二,所述钢板的顶部与滑槽二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工字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块,所述插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锁紧弹簧,所述锁紧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卡块。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滑槽二和钢板的相互配合,使得工字钢能左右滑动,插块、锁紧弹簧和卡块的相互配合,使得钢材安装简单化。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梁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一,所述减震弹簧一样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固定块,所述弹簧固定块的表面活动连接有连接板。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固定块、减震弹簧一和弹簧固定块的相互配合,对减震弹簧一进行挤压从而减轻了震动时的力。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板的一端活动连接有挤压板一,所述挤压板一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二,所述减震弹簧二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挤压板二,所述梁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的表面与固定机构的内部滑动连接。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挤压板一和减震弹簧二的相互配合,固定机构在滑动杆上滑动使得减震弹簧二挤压并带动减震弹簧一,从而实现减震的效果,使装配的节点不会出现松动现象。
[001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小齿轮,所述滑动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与小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小齿轮的表面啮合连接有转动轮,所述转动轮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挡杆,所述挡杆的表面搭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块的背面与固定机构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块的内部与支撑杆滑动连接,所述支撑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弹簧,所述升降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盖板,所述固定机构的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油箱,所述油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油管,所述油管的底部与盖板的顶端插接。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通过齿条和小齿轮的相互配合,减小了在滑动时的摩擦力,而油箱、油管和盖板的配合,使得在滑动时润滑油滴落下来至滑动杆上,防止在滑动时使滑动杆表面受到损伤。
[0019]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20]1、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式建筑的标准间梁柱装配节点,采用了小滑槽、小滑块、螺钉、锁紧弹簧、卡块、滑槽一、内孔和槽的配合,通过工字钢向固定机构的槽内滑动,同时拉动钢板在使小滑块在小滑槽内向上滑动,使得钢板顶部在滑槽二内,推动到一定位置时插块顶端滑进槽内同时两边对卡块和锁紧弹簧进行挤压到内部,再推动时锁紧弹簧和卡块的配合使得卡块卡在内孔中,同时用螺钉使钢板对固定机构进行固定,解决了安装麻烦,花费时间较多的问题,达到了安装方便简单的效果。
[0021]2、本技术提供一种集成式建筑的标准间梁柱装配节点,采用了减震弹簧一、连接板、挤压板、减震弹簧二、挤压板二、滑动杆、小齿轮、转动轮、挡杆、支撑块、升降弹簧、盖板、油箱和油管的配合,当外界受到震动的力时,固定机构内部的小齿轮和齿条的配合使滑动杆移动,同时小齿轮带动挡杆并对升降弹簧挤压使油箱内的润滑油滴落在滑动杆上,减小滑动杆因滑动使表面受到损伤,在滑动的同时对减震弹簧二挤压从而使两边的连接板对挤压板一和挤压板二对减震弹簧一进行挤压,解决了震动时节点会松动的问题,达到了减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减震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滑动机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梁柱;11、固定块;12、减震弹簧一;13、弹簧固定块;14、连接板;15、挤压板一;16、减震弹簧二;17、滑动杆;171、齿条;18、挤压板二;2、固定机构;201、小齿轮;202、转动轮;203、挡杆;204、支撑杆;205、升降弹簧;206、盖板;207、油管;208、油箱;209、支撑块;
21、滑槽一;22、内孔;23、钢板;24、螺钉;25、小滑块;26、槽;27、小滑槽;3、工字钢;31、滑槽二;32、插块;33、锁紧弹簧;34、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1
[0029]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集成式建筑的标准间梁柱装配节点,包括梁柱1和工字钢3,梁柱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2,固定机构2的内部与工字钢3的一端插接,固定机构2内部开设有滑槽一21,滑槽一21的两端开设有内孔22,固定机构2的内部开设有槽26,固定机构2的一侧搭接有钢板23,钢板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小滑块25,固定机构2的内壁开设有小滑槽27,小滑槽27的内部与小滑块25的表面滑动连接,钢板2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钉24,螺钉24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机构2的内部。
[003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工字钢3对固定机构2的安装,滑槽一21使工字钢3顶端内滑动,内孔22具有限制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成式建筑的标准间梁柱装配节点,包括梁柱(1)和工字钢(3),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柱(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2),所述固定机构(2)的内部与工字钢(3)的一端插接;所述固定机构(2)内部开设有滑槽一(21),所述滑槽一(21)的两端开设有内孔(22),所述固定机构(2)的内部开设有槽(26),所述固定机构(2)的一侧搭接有钢板(23),所述钢板(2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小滑块(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建筑的标准间梁柱装配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的内壁开设有小滑槽(27),所述小滑槽(27)的内部与小滑块(25)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钢板(23)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螺钉(24),所述螺钉(24)的顶端延伸至固定机构(2)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建筑的标准间梁柱装配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3)的表面开设有滑槽二(31),所述钢板(23)的顶部与滑槽二(31)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工字钢(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块(32),所述插块(32)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锁紧弹簧(33),所述锁紧弹簧(33)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卡块(3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成式建筑的标准间梁柱装配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柱(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减震弹簧一(12),所述减震弹簧一(12)的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李保军李想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乾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