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巧型的建筑组合型节能屋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5744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22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轻巧型的建筑组合型节能屋顶,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包括房屋主体、屋顶结构,所述屋顶结构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水顶盖,所述防水顶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光伏板,所述屋顶结构的内侧设置有房屋横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房屋横梁、连接槽、第一固定螺栓、固定杆、顶部固定杆一、顶部固定杆二、蓄电箱、限位板与顶部固定杆一的配合,大大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且便于人们安装,达到减少电能的损耗,采用屋顶结构、防水隔层、固定板、连接组件、连接杆、第一插杆与插槽的配合,达到防止屋顶出现漏水的情况,达到便于人们对屋顶的高度进行调节,提高屋顶框架的使用效率。提高屋顶框架的使用效率。提高屋顶框架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轻巧型的建筑组合型节能屋顶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轻巧型的建筑组合型节能屋顶。

技术介绍

[0002]建筑节能作为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主要内容,在建设领域已经成为建设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建筑维护结构中,门窗、外墙、屋面和地面为建筑能耗的四大部位,轻钢屋顶结构主要包含有轻钢骨架、结构板、防水层及屋面瓦组成。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现有的建筑组合型节能屋顶不便于人们进行组装,在进行屋顶安装时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影响屋顶的安装效率,且现有的屋顶结构不便于人们进行调节,无法满足不同高度屋顶的安装需求,降低了屋顶结构的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巧型的建筑组合型节能屋顶,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轻巧型的建筑组合型节能屋顶,包括房屋主体、屋顶结构,所述屋顶结构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水顶盖,所述防水顶盖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光伏板,所述屋顶结构的内侧设置有房屋横梁,所述房屋横梁的两端与房屋主体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
[000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房屋横梁的中部一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套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所述第一固定螺栓的两端均与房屋横梁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外侧壁通过第一固定螺栓与房屋横梁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顶部外侧壁与屋顶结构的内壁固定连接。
[000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房屋横梁、连接槽、第一固定螺栓与固定杆的配合,通过固定杆的一端插入连接槽后,利用第一固定螺栓穿过房屋横梁、固定杆后,通过转动第一固定螺栓一端的螺丝,使得房屋横梁、固定杆固定连接在一起,大大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且便于人们安装,再通过固定杆与屋顶结构的连接,大大提高了屋顶结构的稳定。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房屋横梁的底部一侧壁之间均固定连接有顶部固定杆一,所述顶部固定杆一的上方设置有顶部固定杆二,所述顶部固定杆二的两端均与固定杆的一侧壁固定连接,所述顶部固定杆二的一侧壁与屋顶结构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房屋横梁、顶部固定杆一与顶部固定杆二的配合,通过顶部固定杆一保障固定杆与屋顶结构之间连接的稳定,再通过顶部固定杆二提高房屋横梁之间连接的稳定,且通过顶部固定杆一、顶部固定杆二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提高
了屋顶结构的使用寿命。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顶部固定杆二的底部一侧设置有蓄电箱,所述蓄电箱的底部一侧与顶部固定杆一的一侧壁活动连接,所述蓄电箱的外侧套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外侧壁与顶部固定杆一的一侧壁固定连接。
[00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蓄电箱、限位板与顶部固定杆一的配合,通过连接块保障光伏板的稳定性,通过光伏板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再通过蓄电箱对这些电能进行存储,通过限位板与顶部固定杆一保障蓄电箱的稳定,便于蓄电箱的安装拆卸,大大提高了屋顶结构的节能效率,减少电能的损耗,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屋顶结构包括有防水隔层、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另一端内壁同样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一端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与房屋横梁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屋顶结构、防水隔层、固定板、连接组件、连接杆与房屋横梁的配合,通过固定板提高屋顶结构的坚固性,通过防水隔层提高屋顶的防水效果,防止屋顶出现漏水的情况,通过连接杆保障活动杆与房屋横梁、连接组件连接的稳定,提高结构的稳定,且便于结构的安装与拆卸。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连接组件的底部一侧均活动连接有第一插杆,所述第一插杆的底部外侧壁卡合连接有插槽,所述插槽开设在房屋横梁的两端内壁,所述插槽两侧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固定螺栓的外侧壁与第一插杆的内壁固定连接。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方案中的连接组件、第一插杆与插槽的配合,通过第一插杆与连接组件连接后,通过将第一插杆的一端插入插槽的内部,在利用第二固定螺栓穿过房屋横梁与第一插杆,使得第一插杆的一端被固定在插槽的内部,且房屋横梁的两端具有多个插槽,便于人们对屋顶的高度进行调节,提高屋顶框架的使用效率,满足屋顶安装的使用需求。
[0017]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8]1、本技术提供一种轻巧型的建筑组合型节能屋顶,采用房屋横梁、连接槽、第一固定螺栓、固定杆、顶部固定杆一、顶部固定杆二、蓄电箱、限位板与顶部固定杆一的配合,通过固定杆的一端插入连接槽后,利用第一固定螺栓穿过房屋横梁、固定杆后,通过转动第一固定螺栓一端的螺丝,使得房屋横梁、固定杆固定连接在一起,大大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且便于人们安装,再通过固定杆与屋顶结构的连接,大大提高了屋顶结构的稳定,通过顶部固定杆一保障固定杆与屋顶结构之间连接的稳定,再通过顶部固定杆二提高房屋横梁之间连接的稳定,且通过进一步提高结构的稳定性,提高了屋顶结构的使用寿命,通过连接块保障光伏板的稳定性,通过光伏板将光能转换为电能,再通过蓄电箱对这些电能进行存储,通过限位板与顶部固定杆一保障蓄电箱的稳定,便于蓄电箱的安装拆卸,大大提高了屋顶结构的节能效率,减少电能的损耗,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0019]2、本技术提供一种轻巧型的建筑组合型节能屋顶,采用屋顶结构、防水隔层、固定板、连接杆、连接组件、第一插杆与插槽的配合,通过固定板提高屋顶结构的坚固性,通过防水隔层提高屋顶的防水效果,防止屋顶出现漏水的情况,通过连接杆保障活动杆与房
屋横梁、连接组件连接的稳定,提高结构的稳定,且便于结构的安装与拆卸,通过第一插杆与连接组件连接后,通过将第一插杆的一端插入插槽的内部,在利用第二固定螺栓穿过房屋横梁与第一插杆,使得第一插杆的一端被固定在插槽的内部,且房屋横梁的两端具有多个插槽,便于人们对屋顶的高度进行调节,提高屋顶框架的使用效率,满足屋顶安装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屋顶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屋顶结构的一侧剖视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屋顶结构的另一侧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A处放大示意图。
[0024]图中:1、房屋主体;2、屋顶结构;21、防水隔层;22、固定板;3、光伏板;31、连接块;4、防水顶盖;5、房屋横梁;51、连接槽;52、固定螺栓;53、顶部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轻巧型的建筑组合型节能屋顶,包括房屋主体(1)、屋顶结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结构(2)的顶部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水顶盖(4),所述防水顶盖(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31),所述连接块(31)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光伏板(3),所述屋顶结构(2)的内侧设置有房屋横梁(5),所述房屋横梁(5)的两端与房屋主体(1)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屋顶结构(2)包括有防水隔层(21)、固定板(22),所述固定板(22)的两侧内壁均固定连接有连接组件(10),所述连接组件(10)的一端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外侧壁活动连接有活动杆(7),所述活动杆(7)的另一端内壁同样固定连接有连接杆(8),所述连接杆(8)的两端均与房屋横梁(5)的内壁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轻巧型的建筑组合型节能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房屋横梁(5)的中部一侧开设有连接槽(51),所述连接槽(51)的内部套设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的底部内壁活动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52),所述第一固定螺栓(52)的两端均与房屋横梁(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6)的外侧壁通过第一固定螺栓(52)与房屋横梁(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燕李保军李想
申请(专利权)人:承德乾源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