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动感单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动感单车座椅和握把的升降结构,包括车架,还包括头管和座椅管,所述头管和所述座椅管均为所述车架的一部分;所述头管和所述座椅管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铝壳,所述铝壳内表面的侧边安装有导轨;所述铝壳的内部安装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外表面套设有升降柱,且所述升降柱与所述直线电机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于所述导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使滑块在导轨上滑动,在升降柱上下移动时可以对升降柱进行限制,可以防止升降柱发生偏转,进而防止座椅和握把发生偏转。进而防止座椅和握把发生偏转。进而防止座椅和握把发生偏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感单车座椅和握把的升降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动感单车
,具体涉及一种动感单车座椅和握把的升降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健康生活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这就促进了体育健身器材的快速发展,动感单车就是发展快速的室内体育健身器材之一。
[0003]为了让动感单车适用于不用身高的人群,动感单车的座椅和握把通常设置为可上下调节的状态,现有的动感单车的座椅和把手的高度调节都采用的是机械锁止结构(类似共享单车的座椅高低调节),调节繁琐,男性用户力气较大,锁上后,女性用户想调节的时候往往力气不够,难以调节,体验不佳,另外由于握把的轮廓半径较大,中间的细微偏转也会导致握把发生较大的角向偏转(s=r*θ)。
[0004]因此,需要一种动感单车座椅和握把的升降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座椅和握把调节时容易发生角偏移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动感单车座椅和握把的升降结构。
[0006]一种动感单车座椅和握把的升降结构,包括车架,还包括头管和座椅管,所述头管和所述座椅管均为所述车架的一部分;所述头管和所述座椅管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铝壳,所述铝壳内表面的侧边安装有导轨;所述铝壳的内部安装有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外表面套设有升降柱,且所述升降柱与所述直线电机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柱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于所述导轨上。
[0007]上述一种动感单车座椅和握把的升降结构,所述铝壳的内部安装有两个所述导轨,两个所述导轨对称铆接在所述铝壳内表面的两侧,所述导轨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所述升降柱的外表面通过转接板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所述滑块,两个所述滑块位于所述升降柱的外表面靠近底端的位置,所述滑块与所述转接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转接板靠近所述升降柱的一侧一体安装有限制板,所述升降柱的壁上开设有匹配所述限制板的限制孔,所述限制板插入所述限制孔内;所述滑块呈门字形,所述滑块的内侧对称一体安装有匹配所述滑槽的滑条,所述滑条滑动于所述滑槽内。
[0008]上述一种动感单车座椅和握把的升降结构,所述直线电机的底端贯穿开设有底部穿孔,所述底部穿孔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底部安装杆,所述底部安装杆上卡设有四个底部限制扣,所述铝壳的正面和背面靠近底端的位置对称开设有底部安装孔,所述底部安装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安装孔,四个所述底部限制扣分别紧贴所述铝壳的内表面和所述直线电机的外表面。
[0009]上述一种动感单车座椅和握把的升降结构,所述直线电机的顶端为伸缩端,所述
直线电机的顶端贯穿开设有顶部穿孔,所述顶部穿孔的内部贯穿安装有顶部安装杆,所述顶部安装杆上卡设有两个顶部限制扣,两个所述顶部限制扣分别位于所述直线电机的两侧,所述升降柱的壁上靠近顶端的位置对称开设有两个顶部安装孔,所述顶部安装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所述顶部安装孔。
[0010]上述一种动感单车座椅和握把的升降结构,所述铝壳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顶部盖板,所述顶部盖板的下表面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塑料轴套,所述升降柱的顶端依次穿过所述塑料轴套和所述顶部盖板伸出到所述铝壳的上方,所述升降柱的外表面紧贴所述塑料轴套的内表面。
[0011]上述一种动感单车座椅和握把的升降结构,所述铝壳的底端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底部盖板。
[0012]上述一种动感单车座椅和握把的升降结构,所述铝壳的正面和背面靠近顶部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第一安装螺孔,所述头管和所述座椅管的管壁上靠近顶部的位置均贯穿开设有匹配所述第一安装螺孔的第二安装螺孔,所述铝壳通过所述第一安装螺孔和所述第二安装螺孔固定安装在所述头管和所述座椅管的内部。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1、本技术,通过使滑块在导轨上滑动,在升降柱上下移动时可以对升降柱进行限制,可以防止升降柱发生偏转,进而防止座椅和握把发生偏转。
[0015]2、本技术,通过将塑料轴套采用POM制成,并使升降柱的外表面紧贴塑料轴套的内表面,使其有自润滑作用,升降柱在里面滑动不会有异响,用金属的话会有噪音。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升降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去掉铝壳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铝壳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顶部盖板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塑料轴套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底部盖板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直线电机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底部安装杆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顶部安装杆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升降柱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技术导轨结构示意图;
[0027]图12为本技术转接板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13为本技术滑块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9]图14为本技术转接板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0]图15为本技术滑块正面结构示意图;
[0031]图16为本技术车架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
[0033]1、车架;2、头管;3、座椅管;4、铝壳;5、导轨;6、直线电机;7、升降柱;8、滑块;9、滑
槽;10、转接板;11、限制板;12、限制孔;13、滑条;14、底部穿孔;15、底部安装杆;16、底部限制扣;17、底部安装孔;18、顶部穿孔;19、顶部安装杆;20、顶部限制扣;21、顶部安装孔;22、顶部盖板;23、塑料轴套;24、底部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5]如图2
‑
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动感单车座椅和握把的升降结构,包括车架1,还包括头管2和座椅管3,头管2和座椅管3均为车架1的一部分;头管2和座椅管3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铝壳4,铝壳4内表面的侧边安装有导轨5;铝壳4的内部安装有直线电机6,直线电机6的外表面套设有升降柱7,且升降柱7与直线电机6的伸缩端固定连接,升降柱7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滑块8,滑块8滑动于导轨5上;将握把和座椅分别安装在升降柱7的顶端,需要对座椅和握把进行调节时,启动直线电机6,直线电机6的伸缩端带动升降柱7上下移动,升降柱7在移动时,外表面的滑块8会在导轨5上滑动;通过使滑块8在导轨5上滑动,在升降柱7上下移动时可以对升降柱7进行限制,可以防止升降柱7发生偏转,进而防止座椅和握把发生偏转。
[0036]如图10
‑
15所示,铝壳4的内部安装有两个导轨5,两个导轨5对称铆接在铝壳4内表面的两侧,导轨5的两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感单车座椅和握把的升降结构,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头管(2)和座椅管(3),所述头管(2)和所述座椅管(3)均为所述车架(1)的一部分;所述头管(2)和所述座椅管(3)的内部均固定安装有铝壳(4),所述铝壳(4)内表面的侧边安装有导轨(5);所述铝壳(4)的内部安装有直线电机(6),所述直线电机(6)的外表面套设有升降柱(7),且所述升降柱(7)与所述直线电机(6)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柱(7)的外表面固定安装有滑块(8),所述滑块(8)滑动于所述导轨(5)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感单车座椅和握把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铝壳(4)的内部安装有两个所述导轨(5),两个所述导轨(5)对称铆接在所述铝壳(4)内表面的两侧,所述导轨(5)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9);所述升降柱(7)的外表面通过转接板(10)对称固定安装有两个所述滑块(8),两个所述滑块(8)位于所述升降柱(7)的外表面靠近底端的位置,所述滑块(8)与所述转接板(10)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转接板(10)靠近所述升降柱(7)的一侧一体安装有限制板(11),所述升降柱(7)的壁上开设有匹配所述限制板(11)的限制孔(12),所述限制板(11)插入所述限制孔(12)内;所述滑块(8)呈门字形,所述滑块(8)的内侧对称一体安装有匹配所述滑槽(9)的滑条(13),所述滑条(13)滑动于所述滑槽(9)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感单车座椅和握把的升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电机(6)的底端贯穿开设有底部穿孔(14),所述底部穿孔(14)的内部贯穿设置有底部安装杆(15),所述底部安装杆(15)上卡设有四个底部限制扣(16),所述铝壳(4)的正面和背面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锐,陈婷婷,刘建斌,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地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