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6209038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4
本申请涉及电池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其中,电池包括:电池单体组件,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多个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并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且每个电池单体沿第二方向的端部均设有电极端子;热管理组件,包括设于多个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第一液冷板,第一液冷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避让孔,多个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多个电极端子对应插设于多个第一避让孔内。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能够避免热管理组件发生断裂,从而提高电池的用电安全;同时还可以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时还可以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时还可以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池模组包括几个至十几个电池单体,电池单体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正极柱和负极柱,再将多个电池单体进行串、并联成组时,在多个电池单体的底部通常设置有液冷板对多个电池单体进行换热。
[0003]但是现有技术中,布局在电池模组底部的液冷板通过胶粘与电池模组连接,作为电池模组结构强度的支撑件,但是,液冷板比较薄,自身强度不够,电池模组对液冷板直接受力,在电池模组振动冲击的工况下,很容易发生断裂的情况,从而造成电池模组失效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能够避免热管理组件发生断裂,从而提高电池的用电安全;同时还可以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括:电池单体组件,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多个所述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且每个所述电池单体沿第二方向的端部均设有电极端子;热管理组件,包括设于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第一液冷板,所述第一液冷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避让孔,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多个电极端子对应插设于多个所述第一避让孔内。
[000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电池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多个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堆叠设置,每一个电池单体均沿着第二方向延伸,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垂直,每一个电池单体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均设置电极端子,其中一端为正极,另一端为负极,多个电池单体进行串并联成组,从而构成了电池单体组件;
[0007]电池还包括热管理组件,包括第一液冷板,第一液冷板位于多个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第一液冷板上设有多个第一避让孔,多个电池单体位于长度方向的同一侧的多个电极端子对应插设至多个第一避让孔内,从而方便第一液冷板与多个电池单体的连接,提高第一液冷板与多个电池单体之间的连接效率,将第一液冷板由多个电池单体的底部设置于多个电池单体的侧部,改变了第一液冷板的安装位置,避免多个电池单体直接对第一液冷板受力,造成第一液冷板出现断裂的情况,提高了电池的用电安全。
[0008]具体的,电极端子为块状结构,第一避让孔与电极端子相适配,为方形,为了使第一液冷板与多个电池单体之间的结构更加稳定,第一液冷板与多个电池单体之间通过导热结构胶进行胶粘。
[0009]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第一液冷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液冷板沿第二方向的两端设有第一凸出段,所述第一凸出段凸伸于所述电池单体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部设置;所述第一液冷板内设有第一液冷通道,两个所述第一凸出段上分别
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朝向多个所述电池单体设置,并均与所述第一液冷通道相连通。
[0010]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第一液冷板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液冷板沿第二方向的两端设有第一凸出段,第一凸出段凸伸于电池单体组件沿第一方向的端部设置,第一液冷板内设有第一液冷通道,两端的第一凸出段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的开口方向朝向电池单体设置,第一出水口与第一进水口与第一液冷通道相连通,使得换热介质可以从第一进水口进入,并经过第一液冷通道,从第一出水口流出,以对多个电池单体进行换热,通过在第一液冷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出段,以对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提供安装位置,方便第一进水管与第一出水管分别与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进行连接。
[0011]具体的,在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的外周分别焊接有第一进水管与第一出水管,水管与泵送装置相连通,泵送装置驱动换热介质循环流动,以对多个电池单体进行换热。
[0012]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开口方向也可以背离电池单体设置。
[0013]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电池单体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且两个所述端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液冷板长度方向的两端相抵接。
[0014]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电池单体组件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端板,端板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两个端板沿第二方向的第一端分别与第一液冷板长度方向的两端相抵接,从而使电池的结构更加紧凑,同时,两端的端板对第一液冷板长度方向的两端起到夹紧作用,使得两端的端板与第一液冷板之间的结构更稳定。
[0015]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端板与所述第一液冷板相抵接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凸出段与所述第一缺口相抵接。
[0016]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端板与第一液冷板相抵接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第一凸出段凸伸于电池单体组件沿第一方向的端部,并与第一缺口相抵接,从而使得电池结构更加紧凑,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
[0017]具体的,第一液冷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一豁口,第一豁口与第一凸出段位于同一平面内,端板沿长度方向的第一端设有搭接台,搭接台与第一缺口处于同一平面内,端板与第一液冷板相抵接时,搭接台与第一豁口相抵接,以使端板与电池单体组件贴合设置,使得电池结构紧凑,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
[0018]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热管理组件还包括对称设置于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第二液冷板,所述第二液冷板上设有多个第二避让孔,多个所述第二避让孔与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多个电极端子相插接。
[0019]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热管理组件还包括第二液冷板,第二液冷板与第一液冷板对称设置,并位于多个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第二液冷板上设有多个第二避让孔,多个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多个电极端子对应插设于多个第二避让孔内,以使第二液冷板与多个电池单体连接,将第二液冷板由多个电池单体的底部设置于多个电池单体的侧部,改变了第二液冷板的安装位置,避免多个电池单体对第二液冷板直接受力,造成第二液冷板出现断裂的情况,提高了电池的用电安全,同时,第一液冷板与第二液冷板相配合,
对多个电池单体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均进行换热,提高电池的换热效率。
[0020]由于现有技术中多个电池单体底部设有液冷板,同时液冷板的面积较大,将第一液冷板和第二液冷板分别设置在多个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缩小热管理组件的占用空间,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
[0021]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中,两个所述端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液冷板长度方向的两端相抵接;其中,所述端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端设有第二缺口,所述第二液冷板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凸出段,所述第二凸出段与所述第二缺口相抵接。
[0022]在上述实现过程中,端板沿长度方向的第二端设有第二缺口,第二液冷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二凸出段,第二液冷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端板相抵接,以使第二凸出段与第二缺口相抵接,从而进一步提高电池的紧凑结构,缩小电池的体积。
[0023]具体的,第二液冷板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均设有第二豁口,第二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单体组件,包括多个电池单体,多个所述电池单体沿第一方向层叠设置,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且每个所述电池单体沿第二方向的端部均设有电极端子;热管理组件,包括设于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第一液冷板,所述第一液冷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避让孔,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一侧的多个电极端子对应插设于多个所述第一避让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冷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液冷板沿第二方向的两端设有第一凸出段,所述第一凸出段凸伸于所述电池单体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端部设置;所述第一液冷板内设有第一液冷通道,两个所述第一凸出段上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进水口和所述第一出水口朝向多个所述电池单体设置,并均与所述第一液冷通道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单体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设置有端板,所述端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设置,且两个所述端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液冷板长度方向的两端相抵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与所述第一液冷板相抵接的一端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一凸出段与所述第一缺口相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理组件还包括对称设置于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第二液冷板,所述第二液冷板上设有多个第二避让孔,多个所述第二避让孔与多个所述电池单体的长度方向的另一侧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刚黄红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