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法、含该电解质的正负极、电芯、电池包及制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及其制法、含该电解质的正负极、电芯、电池包及制法。
技术介绍
[0002]全固态电芯的核心部分为固态电解质,固态电解质根据其组成成分可分为无机固态电解质和聚合物电解质两类。聚合物电解质的概念始于1973年,Fenton等人报道碱金属盐可以溶于聚氧化乙烯(PEO)中以形成导电配合物。时至今日,由于具有易燃性低和易于加工等特性,并与液体电解质相比具有更宽的适用温度范围,对振动、冲击和机械变形具有更大的容忍度,加之存在无机固态电解质无法比拟的界面相容性等优点,聚合物电解质已成为替代液态电解液的最具有潜力的材料之一。在此基础上,在聚合物电解质中加入无机填料或无机固态电解质,可以得到复合固态电解质;复合固态电解质中的无机填料或无机固态电解质能有效降低聚合物链段的结晶度,提高聚合物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和锂离子迁移数。
[0003]一种理想的聚合物电解质应满足离子电导率接近液体电解质的电导率(室温下为10r/>‑4~10...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包括无机固态电解质或无机填料,以及共聚物电解质,所述共聚物电解质包括锂盐和如下式C所示的交替共聚物:所述共聚物电解质在所述复合固态电解质中的含量为1~99.9wt%,所述无机固态电解质或所述无机填料在所述复合固态电解质中的含量为0.1~99wt%,所述锂盐在所述共聚物电解质中的含量为0~99wt%,式C所示的交替共聚物在所述共聚物电解质中的含量为1~100wt%。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锂盐选自以下至少一种:LiClO4、LiAsF6、LiTFSI、LiFSI、LiBOB、LiDFOB,以及如下所示结构式中的锂盐:LiP(R
f1
R
f2
R
f3
R
f4
R
f5
R
f6
)LiB(R
f1
R
f2
R
f3
R
f4
)、LiN(SO2R
f1
)(SO2R
f2
)LiC(SO2R
f1
)(SO2R
f2
)(SO2R
f3
),其中,R
f1
、R
f2
、R
f3
、R
f4
、R
f5
、R
f6
为C
m
F
2m+1
(0≤m≤1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固态电解质选自硫系电解质、LISCION型无机固态电解质、Argyrodite型无机固态电解质、Perovskite型无机固态电解质、Garnet型无机固态电解质、NASCION型无机固态电解质、Li
‑
Nitride类无机固态电解质、Li
‑
Hydride类无机固态电解质、Li
‑
halide类无机固态电解、卤素类固态电解质中的一种或多种。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硫系电解质、所述LISCION型无机固态电解质和所述Argyrodite型无机固态电解质的结构式为Li
x
M
’2‑
x
S,M
’
为Si、Ge、Sn、P、O、F、Cl、Br、I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Perovskite型无机固态电解质选自Li
3x
La
(2/3)
‑
x
□
(1/3)
‑
2x
TiO3中的至少一种,其中0<x<0.16;所述Li
‑
Nitride类无机固态电解质选自以下的一种或多种:Li3N、Li7PN4、LiSi2N3、LiPN2;所述Li
‑
Hydride类无机固态电解质选自以下的一种或多种:Li2NH、LiNH2、Li3(NH2)2I、LiBH4、LiAlH4;所述Li
‑
halide类无机固态电解选自以下的一种或多种:Li2CdCl4、Li2MgCl4、Li2ZnCl4;所述卤素类固态电解质为满足结构式为Li
‑
M
‑
X的化合物,其中M为过渡金属元素,X选自F、Cl、Br、I、O、S中的任一种。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固态电解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固态电解质选自以下范围中的至少一种:Li3PS4、Li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威,高磊,常毅,顾晓瑜,梅骜,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