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件及其散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747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模具领域,涉及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散热组件,散热组件包括静压腔板,其设置的入风口和出风口,出风口呈水平阵列排布设置若干中部安装板,中部安装板包括设于其侧端的第一汇流腔、对应静压腔板的出风口设置的第一送风口,以及连通第一汇流腔和第一送风口之间形成的第一风道;中部安装板同侧相互连接形成汇流腔通道排风组件,其包括对应汇流腔通道设置的收容风腔和位于收容风腔中的排风装置,第一端部安装板,设于中部安装板与排风组件之间,第一端部安装板朝向排风组件的侧面为闭合面,第一端部安装板侧端设有第二汇流腔,第二汇流腔连通汇流腔通道和收容风腔,因此,电池的散热能力一致,提高了电池模组内的温度均匀性。均匀性。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组件及其散热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组件及其散热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电池模组主要是由多个电池组装而成的,良好的散热系统可以有效地带走各个电池的热量,保证各个电池的散热效果相同,从而维持电池温度的一致性,电池温度的一致性是直接影响电池模组性能和寿命的重要因素。
[0003]目前的电池模组的散热方式主流是采用风冷散热,常用的风冷散热方式主要是采用侧送风中间出风或者后进风前出风两种方式,外部空气经过风道对电池进行散热后,最终通过风机排出,由于电池模组的电池数量较多,排列的方式不同,经过各个电池的风量和风温不同,导致对电池的散热不均匀,在电池工作状态下,电池模组的大温差会降低电池模组的性能和寿命。
[0004]侧送风中间出风的原理是,支路风路经过模组内电池的大面,对各个电池进行冷却,再汇总到中间的风道,最终流出电池模组外。靠近空气流出位置的电池温度低,加上各支路被加热的空气通过中间风道从下至上依次经过电池,会造成两头电池温度低,中间电池温度高的现象。后进风前出风的原理是外界空气从模组一端依次经过风道对电池进行散热,最终从另一端流出,这种方式会造成电池模组温度梯度较大,进风口处电池温度低,远离进风口处的电池温度高,导致对电池的散热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池组件及其散热组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散热不均匀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包括:
[0008]静压腔板,其包括设于侧面的入风口和位于其表面并朝向电池模组方向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呈水平阵列排布设置;
[0009]若干中部安装板,对应静压腔板的出风口的每一水平阵列设置,所述中部安装板包括设于其侧端的第一汇流腔、对应静压腔板的出风口设置的第一送风口,以及连通所述第一汇流腔和第一送风口之间形成的第一风道;所述中部安装板同侧端相互连接形成汇流腔通道;
[0010]排风组件,其包括对应汇流腔通道设置的收容风腔和位于收容风腔中的排风装置;
[0011]第一端部安装板,设于所述中部安装板与排风组件之间,所述第一端部安装板朝向排风组件的侧面为闭合面,所述第一端部安装板侧端设有第二汇流腔,所述第二汇流腔连通所述汇流腔通道和收容风腔;
[0012]第二端部安装板,与中部安装板连接并远离第一端部安装板设置,所述第二端部
安装板远离中部安装板的侧面为闭合面,所述第二端部安装板侧端设有第三汇流腔,所述第三汇流腔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所述汇流腔通道连通。
[0013]其中,所述第一风道在所述中部安装板的板面上形成镂空面,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一汇流腔连接处形成第一排风口。
[0014]其中,所述第一端部安装板还包括对应静压腔板的出风口设置的第二送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汇流腔和第二送风口之间形成的第二风道,所述第二风道设于所述闭合面相对一侧,所述第二风道厚度小于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二风道与所述第二汇流腔连接处形成第二排风口。
[0015]其中,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均呈直角设置。
[0016]其中,所述静压腔板中空设置,所述静压腔板远离排风组件的三个侧面上均设有所述入风口。
[0017]其中,所述中部安装板、所述第一端部安装板、所述第二端部安装板以及所述收容风腔形成的端板上对应设有连接件和连接槽。
[0018]其中,所述排风组件的收容风腔设有安装位用于安装排风装置,所述排风装置的厚度与所述收容风腔的厚度相同。
[0019]为了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还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20]一种电池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组件包括:
[0021]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由多排电池组成;
[0022]散热组件,由静压腔板、若干中部安装板、第一端部安装板、第二端部安装板、排风组件组成。
[0023]其中,所述中部安装板两侧可各安装一排电池,两侧相邻电池共用所述第一风道;每排电池包括两个电池,所述中部安装板对称设置形成两组第一风道,所述中部安装板一侧安装两个电池。
[0024]其中,所述汇流腔通道、所述第一汇流腔、所述第二汇流腔、第三汇流腔以及所述收容风腔与电池分隔开来,以避免经过电池的气体再与电池接触。
[0025]本专利技术电池组件及其散热组件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所述静压腔板的放置位置,设计了一种电池组件的散热结构,由出风口对应的送风口送入冷却气体,沿风道对安装板两侧的电池进行散热降温,再将热风由风道排入汇流腔通道中,并通过所述汇流腔通道将热气排入排风组件的收容风腔中,由所述排风组件的排风装置将热空气抽出,完成散热方式的整个流程,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所述静压腔板、各个安装板上的风道对电池均匀散热,提高了散热效果,再通过安装板两侧的汇流腔连接成的汇流腔通道的腔壁与电池分隔,使热风不会对电池进行第二次加热,能够避免温度级联现象,提高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池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电池组件中静压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电池组件中中部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电池组件中第一端部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电池组件中收容风腔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电池组件中第二端部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电池组件中第一端部安装板闭合面的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识:
[0034]1‑
静压腔板;2

中部安装板;3

排风组件;4

第一端部安装板;5

电池模组;6

第二端部安装板;11

入风口;12

出风口;21

第一汇流腔;22

第一送风口;23

第一风道;24

第一排风口;25

卡扣件;26

卡扣槽;31

收容风腔;32

排风装置;33

安装位;41

第二汇流腔;42

第二送风口;43

第二风道;44

第二排风口;51

电池;61

第三汇流腔;62

第三送风口;63

第三风道;64

第三排风口;211

第一连接件;212

第一连接槽;311

第二连接件;
[0035]312

第二连接槽;41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池模组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静压腔板,其包括设于侧面的入风口和位于其表面并朝向电池模组方向的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呈水平阵列排布设置;若干中部安装板,对应静压腔板的出风口的每一水平阵列设置,所述中部安装板包括设于其侧端的第一汇流腔、对应静压腔板的出风口设置的第一送风口,以及连通所述第一汇流腔和第一送风口之间形成的第一风道;所述中部安装板同侧端相互连接形成汇流腔通道;排风组件,其包括对应汇流腔通道设置的收容风腔和位于收容风腔中的排风装置;第一端部安装板,设于所述中部安装板与排风组件之间,所述第一端部安装板朝向排风组件的侧面为闭合面,所述第一端部安装板侧端设有第二汇流腔,所述第二汇流腔连通所述汇流腔通道和收容风腔;第二端部安装板,与中部安装板连接并远离第一端部安装板设置,所述第二端部安装板远离中部安装板的侧面为闭合面,所述第二端部安装板侧端设有第三汇流腔,所述第三汇流腔一端封闭,另一端与所述汇流腔通道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在所述中部安装板的板面上形成镂空面,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一汇流腔连接处形成第一排风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部安装板还包括对应静压腔板的出风口设置的第二送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汇流腔和第二送风口之间形成的第二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芝李东方陈昊哲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