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防尘散热的BMS保护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372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4 1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防尘散热的BMS保护板,包括:保护板主体,主被动散热组件,设于保护板主体的外壁处,其中:主被动散热组件包括导热板、循环槽、设备架、集中箱、导向壳、加压扇、约束壳、导向管与冷却管,导热板固定设置于保护板主体的外壁顶部处。可以实现最大程度上对保护板主体中的电芯进行两面散热,避免热量堆积导致的电芯产生损坏,随后利用冷却管对保护板主体的内壁进行热量热交换,导致局部设备产生过热损坏,且利用加压扇,可以行驶过程产生的气流进行加压,进一步促进气流通过循环槽,对冷却壳进行散热,同步将冷却管热交换的导热板进行持续散热,最后通过集中箱和导向壳,将气流输送到保护板主体的顶部加速排出。将气流输送到保护板主体的顶部加速排出。将气流输送到保护板主体的顶部加速排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防尘散热的BMS保护板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新能源
,具体为一种方便防尘散热的BMS保护板。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 NE):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0003]电池组是重要的新能源载体,其中电池组是指分串联和并联,并联的电池组要求每个电池电压相同,输出的电压等于一个电池的电压,并联电池组能提供更强的电流.串联电池组没有过多的要求。
[0004]BMS保护板是重要的电池组保护装置,现有技术多数将保护效果作为设计指标,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在充电和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往往电芯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堆积BMS保护板的内部处,进一步使得电芯产生过热损坏可能性增加,采用传统的风冷,会使得BMS保护板的外部附着大量的灰尘和杂物,进一步降低散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方便防尘散热的BMS保护板,包括:保护板主体;主被动散热组件,设于保护板主体的外壁处,其中:所述主被动散热组件包括导热板、循环槽、设备架、集中箱、导向壳、加压扇、约束壳、导向管与冷却管,所述导热板固定设置于保护板主体的外壁顶部处,所述集中箱固定设置于导热板的外壁顶部处,所述冷却管嵌设于集中箱的内壁处,所述冷却管的一端贯穿至保护板主体的内壁处,所述设备架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保护板主体的一端外壁处,所述加压扇嵌设于约束壳的内壁处,所述导向管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加压扇的外壁一侧处,所述约束壳的一端通过软管连通设置于循环槽的内壁处。
[0006]进一步的,所述集中箱的外壁顶部开设有多个透气槽,且透气槽与循环槽相互连通设置,所述集中箱的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导向壳,且多个导向壳分别处于对应透气槽的正上方处。
[0007]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板的外壁底部贴合于冷却管的外壁顶部处,所述导热板的外壁顶部开设有散热孔。
[0008]进一步的,所述设备架的外壁开设有设备槽,且设备槽的内壁固定设置有集中管,且集中管套设与约束壳的外壁处。
[0009]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板主体的外壁底部开设有散热槽。
[0010]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板主体的内壁边缘处开设有密封槽,且密封槽的内壁嵌设有橡胶圈。
[0011]进一步的,所述保护板主体的外壁顶部开设有多个贯穿槽,且每个贯穿槽与冷却
管相互匹配。
[0012]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的横截面呈矩形锯齿状,所述冷却管的外壁的底部喷涂设置有导热涂层。
[0013]进一步的,所述导向壳的外壁一侧开设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壳通过导向孔与透气槽相互连通设置。
[0014]进一步的,所述冷却管的输入与输出端通过软管连通设置于外部水冷循环装置。
[0015]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主被动散热组件,可以实现最大程度上对保护板主体中的电芯进行两面散热,避免热量堆积导致的电芯产生损坏,随后利用冷却管对保护板主体的内壁进行热量热交换,保证内部不会产生死角,导致局部设备产生过热损坏,且利用加压扇,可以行驶过程产生的气流进行加压,进一步促进气流通过循环槽,对冷却壳进行散热,同步将冷却管热交换的导热板进行持续散热,最后通过集中箱和导向壳,将气流输送到保护板主体的顶部加速排出,避免气流附壁效应,导致的散热效果不佳。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视角的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二视角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导热板的立体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冷却管的立体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导向管的立体图。
[0017]图中标记:1、保护板主体;2、导热板;3、循环槽;4、设备架;5、集中箱;6、导向壳;7、加压扇;8、约束壳;9、导向管;10、冷却管;101、散热槽;102、密封槽;103、橡胶圈;104、贯穿槽;201、散热孔;401、设备槽;402、集中管;501、透气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9]实施例一参照图1-图7:一种方便防尘散热的BMS保护板,包括:保护板主体1;主被动散热组件,设于保护板主体1的外壁处,其中:主被动散热组件包括导热板2、循环槽3、设备架4、集中箱5、导向壳6、加压扇7、约束壳8、导向管9与冷却管10,导热板2固定设置于保护板主体1的外壁顶部处,集中箱5固定设置于导热板2的外壁顶部处,冷却管10嵌设于集中箱5的内壁处,冷却管10的一端贯穿至保护板主体1的内壁处,设备架4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保护板主体1的一端外壁处,加压扇7嵌设于约束壳8的内壁处,导向管9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加压扇7的外壁一侧处,约束壳8的一端通过软管连通设置于循环槽3的内壁处,
通过主被动散热组件,可以实现最大程度上对保护板主体1中的电芯进行两面散热,避免热量堆积导致的电芯产生损坏,随后利用冷却管10对保护板主体1的内壁进行热量热交换,保证内部不会产生死角,导致局部设备产生过热损坏,且利用加压扇7,可以行驶过程产生的气流进行加压,进一步促进气流通过循环槽3,对冷却壳进行散热,同步将冷却管10热交换的导热板2进行持续散热,最后通过集中箱5和导向壳6,将气流输送到保护板主体1的顶部加速排出,避免气流附壁效应,导致的散热效果不佳。
[0020]实施例二参照图1-图7:集中箱5的外壁顶部开设有多个透气槽501,通过透气槽501,可以方便热气流快速排出,且透气槽501与循环槽3相互连通设置,集中箱5的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导向壳6,通过导向壳6,可以实现稳定的气流导向,使得气流通过导向壳6向上排出,保证气流的导向效率,且多个导向壳6分别处于对应透气槽501的正上方处,导热板2的外壁底部贴合于冷却管10的外壁顶部处,通过导热板2的外壁底部贴合于冷却管10的外壁顶部处,可以保证热交换的效率,导热板2的外壁顶部开设有散热孔201,散热孔201,可以保证足够的气流流动,设备架4的外壁开设有设备槽401,且设备槽401的内壁固定设置有集中管402,且集中管402套设与约束壳8的外壁处,保护板主体1的外壁底部开设有散热槽101,保护板主体1的内壁边缘处开设有密封槽102,且密封槽102的内壁嵌设有橡胶圈103,密封槽102和密封圈,可以实现稳定的,保护板主体1的外壁顶部开设有多个贯穿槽104,且每个贯穿槽104与冷却管10相互匹配,冷却管10的横截面呈矩形锯齿状,冷却管10的外壁的底部喷涂设置有导热涂层,导向壳6的外壁一侧开设有导向孔,导向壳6通过导向孔与透气槽501相互连通设置,冷却管10的输入与输出端通过软管连通设置于外部水冷循环装置。
[0021]工作原理:首先将保护板主体1安装到指定工作场所,随后车辆行驶的过程中导向管9收集气流,随后通过加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防尘散热的BMS保护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保护板主体(1);主被动散热组件,设于保护板主体(1)的外壁处,其中:所述主被动散热组件包括导热板(2)、循环槽(3)、设备架(4)、集中箱(5)、导向壳(6)、加压扇(7)、约束壳(8)、导向管(9)与冷却管(10),所述导热板(2)固定设置于保护板主体(1)的外壁顶部处,所述集中箱(5)固定设置于导热板(2)的外壁顶部处,所述冷却管(10)嵌设于集中箱(5)的内壁处,所述冷却管(10)的一端贯穿至保护板主体(1)的内壁处,所述设备架(4)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保护板主体(1)的一端外壁处,所述加压扇(7)嵌设于约束壳(8)的内壁处,所述导向管(9)的一端固定设置于加压扇(7)的外壁一侧处,所述约束壳(8)的一端通过软管连通设置于循环槽(3)的内壁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防尘散热的BMS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箱(5)的外壁顶部开设有多个透气槽(501),且透气槽(501)与循环槽(3)相互连通设置,所述集中箱(5)的外壁顶部固定设置有多个导向壳(6),且多个导向壳(6)分别处于对应透气槽(501)的正上方处。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方便防尘散热的BMS保护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板(2)的外壁底部贴合于冷却管(10)的外壁顶部处,所述导热板(2)的外壁顶部开设有散热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锋腾国君张永进侯世泳
申请(专利权)人:天芯电子科技山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