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转波形校正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0806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偏转装置,包括一个偏转放大器(Q2),该放大器与诸如二极管调制器之类的偏转波形调制电路(400)耦合。还包括一个信号源(U1),用以产生一个调制信号。该调制信号(E-W,东-西信号)包含扫描周期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相等的对称的周期性交流分量。一个反馈放大器(U2,Q1)相对于回扫周期的第二部分改变扫描周期的第一部分的幅值,从而使交流分量不对称。不对称的交流分量则耦合到偏转波形调制电路,用以对偏转波形进行调制。(*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阴极射线管偏转幅度控制的领域,例如总线受控的集成电路所产生的偏转信号的东-西(E-W)波形校正。兼含模拟和数字电视信号处理的单片集成电路的开发利用大大减少了接收机部件的数目,大大提高了可靠性和大幅度降低了制造成本。这类集成电路往往采用同步分离电路来锁定产生行频和场频偏转信号的基准振荡器。为了便于用最少的电路板电位计控制该I.C.(集成电路)的功能元件,而且为I.C.的插脚减少到最小数目,集成电路可以通过数据总线来控制。汤姆逊逻辑规约是数据总线系统的一个例子,该系统有三条控制线,分别为数据、时种、和启动控制线。I.C.通常装有一些寄存器,储存着对应于调整值、校正值或使用值所确定的特定参数值的数字值。该储存的数字数据由数/模转换器转换成模拟值。该模拟值从I.C.提出之后用来控制外线路中的特定参数。为减少I.C.插脚的数目,某些波形和控制信号可以在公用的I.C.插脚上输出。举例说,水平枕形畸变校正波形(即场频抛物线)可与确定水平宽度的直流电压一起输出。因此两个电路控制功能元件采用单个I.C.插脚。这里选用水平枕形和水平宽度控制参数较好,因为这两个参数可以用普通的偏转电路结构(例如脉宽调制器与枕形二极管调制器相连接)来控制。这样就可以把场频抛物线叠加到确定水平宽度的直流电压上。然而这种复合控制信号须要把直流耦合到电路控制点上。此外,某些偏转线圈或管组件可能要求对控制信号的幅度进行控制,因为该幅度往往会超过多功能I.C.输出电压摆动的允许范围。因此I.C.内有限制两个控制信号最大幅值比的限制线路。按照数字控制范围(即控制数据的位元数目)和由此而来的对控制值存储器的尺寸要求,I.C.内还要有一些另外的限制线路。偏转装置通常有一个水平偏转放大器和一个垂直偏转放大器,用以在电子束偏转的各正程和回程扫描过程中在各偏转线圈中产生偏转电流,从而形成了有不对称枕形畸变的扫描光栅。该水平偏转放大器与一个偏转波形调制电路相连接。使产生一个周期性对称的交流调制信号的一个信号发生源与这样的一个装置相连接该装置可使在各垂直扫描周期第一部分期间的交流信号的幅值相对于在各垂直扫描周期第二部分期间的交流信号的幅值进行有区别地交替变化,从而产生一个幅值交替变化的交流信号。该幅值交替变化的交流信号加到波形调制电路,以形成所述光栅,在这种情况下,不对称的枕形畸变通常即可得到校正。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本说明书所述的本专利技术各种波形校正方案的水平偏转电路的电路图;图2A示出了畸变光栅的校正过程;图2B示出了不对称畸变的光栅;图2C示出了对不对称畸变光栅的对称校正。图3A示出了A点处的抛物线分量;图3E示出了没有网络300时在E点处的抛物线分量;图3F示出了在E点处因网络300而不对称的抛物线分量;图4示出了另一个对不对称抛物线波形整形的实施例;图5示出了图4中网络300产生的效果。图1示出了在采用集成电路U1的基础上的水平偏转电路。该电路含有多个模拟和数字的电视电路的功能元件。集成电路U1产生行频信号Hd,该信号经一个激励级加到水平输出晶体管Q2上。晶体管Q2与输出变压器T1连接。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引出一个抽头去激励偏转绕组Ly。输出变压器T1有两个次级绕组W1和W2,绕组W1产生峰值约30伏的回扫脉冲,绕组W2接超高压电源发生器(图中未示出)。东-西或枕形偏转波形校正由二极管调制器400进行。二极管调制器接偏转绕组Ly,且使通过该绕组的电流以抛物线方式按场频有效地变化。晶体管Q1起饱和开关的作用,与二极管调制器相连接,且对电压比较器U2所产生的行频宽度可变的脉冲作出响应。比较器U2的输入端将场频抛物线分量和来自集成电路U1的直流分量,连同来自变压器T1绕组W1的集成水平回扫脉冲一起加起来。将此复合波形与加到第二比较器输入端的基准电位相比较,从而得出比较器的宽度随场频抛物线变化的行频输出信号。集成电路U1由微计算机系统(图中未示出)通过三条输入线(即串行数据、时钟脉冲和启动信号)控制。其串行数据应用汤姆逊逻辑规约。集成电路U1,含有振荡器OSC20,以32倍行频工作。此振荡器被锁相(图1中未示出)为来自所选定的视频源的水平同步信号,即来自射频调制源的基带视频输入或经解调的同步信号。递减计数电路CD19既产生行频波形也产生场频波形。行频信号Hd从ICU1经电阻器R16耦合到水平激励级11。水平激励器接水平输出晶体管Q2的基极。晶体管Q2的发射极接地,集电极经输出变压器T1耦合到B+电源。变压器T1的初级绕组有一个抽头供激励水平偏转线圈Ly之用。变压器T1的次级绕组W1产生大约30伏的回扫脉冲22,该脉冲经电阻器R8耦合到在比较器U2输入端处的一个加法网络上。变压器绕组W2接图中未示出的超高压阳极电源。水平偏转线圈Ly与“S”校正电容器Cs及线性校正电感器Llin串联连接。枕形或东-西偏转校正作用由二极管调制器400产生。此二极管调制器由二极管D3和D4彼此串联再分别与串联的电容器C9和C10并联构成。二极管D4的负极接晶体管Q2的集电极。二极管D4的正极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两者的接点接线性电感器Llin。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容器C9、C10的接点经电感器L2与电感器L1、电容器C8的接点连接。电感器L2由阻尼电阻器R15桥接。电容器C8将行频脉冲电流与地分隔开,并根据水平脉冲的抛物线宽度调制产生场频抛物线波形电压。晶体管Q1的集电极经串联连接的电阻器R18和电容器C7耦合接地。这个网络也叫做“缓冲器”,起缓和由于电感器L1在晶体管Q1中的电流突然停止流动时所产生的感应切换过渡过程的作用。电阻器R18和电容器C7的时间常数选取成可以延缓晶体管Q1截止时集电极电压的上升速度。二极管D2的正极接晶体管Q1的集电极,负极接电压源。因此二极管D2通常由26伏电源反向偏置。但当晶体管Q1截止时,电感器L1产生的正瞬时电压使二极管D2导通,阻止了过渡过程,并将感应电流引入26伏电源中。因此二极管D2和电容器C7与电阻器R18形成的“缓冲器”网络可防止晶体管Q1功耗过量和失灵。电容器C11和C12将高频旁路,以防止由于晶体管Q1开关而产生的射频谐波。晶体管Q1的集电极也经电阻器R10耦合,以便给电压比较器U2的非倒相输入端处的求和点提供负反馈。电压比较器U2的倒相或负输入端以耦合到产生正基准电位的分压器100为宜。耦合到电压比较器U2的倒相输入端的基准电位是通过对ICU1内的7.6伏的基准调节器进行电位分配获得的。该基准电压可在接在IC与12伏电源之间的降压电阻器R16上获得。7.6伏基准电压耦合到由电阻器R11和R12串联连接、电阻器R12接地形成的分压器上。这两个电阻器的连接点有约3.75伏的电位,由电容器C6将该电位与地隔离。两个电阻器的连接点也经串联电阻器R13耦合到比较器U2的倒相输入端上。比较器U2的正输入端接网络200。网络200连同经电阻器R10来的负反馈一起,加上场频抛物线波形及直流分量,经电阻器R2、R3和电容器C1,与行频斜坡耦合。水平斜坡是通过汇集从变压器T1的绕组W1经电阻器R8耦合的回扫脉冲在电容器C4两端形成的。简单说,求和的结果是叠加到场频抛物线上的水平斜坡。当加到非倒相输入端的波形总和小于加到比较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偏转装置,包括:水平偏转放大器(501)和垂直偏转放大器(502),用以为在电子束偏转时的相应的扫描和回扫期间在各自的偏转线圈(HC,VC)中产生偏转电流,从而形成有不对称枕形畸变的扫描光栅;偏转波形调制电路(500),与所述水平偏转放大器耦合;调制信号发生源(U1),用以产生呈周期性对称交流信号形式的调制信号;其特征在于该偏转装置还包括:调幅装置(300),与上述信号源耦合,用以相对于各垂直扫描周期的第二部分期间的所述交流信号的幅值有区别地改变各垂直扫描周期的第一部分期间的所述交流信号的幅值,使之产生耦合到所述波形调制电路的幅值改变了的交流信号,以形成所述不对称的枕形畸变通常被校正了的所述光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DR杰克逊KJ赫尔弗里希
申请(专利权)人:汤姆森消费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